仰取俯拾,稇載而歸——「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1月25日,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與遺址博物館建設啟動大會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普光鎮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參觀考察了在宣漢縣舉辦的「羅家壩遺址出土文物陳列展」,展覽展出了羅家壩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包括青銅鼎、青銅豆、青銅印章、石器等。

啟動大會

參觀文物展

陳列文物

25至26日為期兩天的「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宣漢正式召開。

會議開幕式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高大倫主持。

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胥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星燦先後致辭。

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副局長王瓊,達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瑜華,副市長鬍傑,市政協副主席郝德恆,縣委書記唐廷教,縣委副書記、縣長馮永剛,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逢友,縣政協主席徐代瓊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胥健致辭

受中共達州市委書記包惠委託,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胥健首先對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他強調達州是「巴人故里」,是巴文化的核心區域和文化集中地。

為進一步揭開巴文化的神秘面紗,他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交流探索出更多成果,推動巴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努力做到傳承、引領和弘揚巴文化,使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深植根脈,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凝聚起治蜀興川的強大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致辭

 「我們要加強對羅家壩遺址的調查、發掘與保護,進一步補充遺址的豐富內涵,進一步釐清遺址及其所屬文化的發展序列、與周邊文化的關係,做好已發現的巴蜀文字的整理與破譯工作,推進多學科綜合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星燦如是闡述,作為四川省20世紀末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遺址,羅家壩遺址中發現了包括生活居址、墓地在內的大量巴文化遺存,其中33號大墓出土的青銅禮器、兵器、陶器等珍貴文物為全面了解巴人、巴國和巴文化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和史料線索。

他強調,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大變革時期,而巴文化也是戰國時期諸多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在歷史上產生的影響值得充分重視。

另外,巴文化研究是一項長期工程,隨著羅家壩遺址的發掘和探索,國內外對巴文化的研究必將進入嶄新的階段。


走進羅家壩遺址

羅家壩遺址位於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地處秦、楚、巴、蜀交界地,距今約5300—3000年,是四川省20世紀末所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巴人文化遺址。

經先後四次聯合考古發掘,揭露面積1300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1400餘件,2015年《宣漢羅家壩》發掘報告出版。

與會學者發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在研討會上提出:若與成都商業街船棺墓的墓穴進行對比,詳細計算葬具長寬之比,則羅家壩遺址33號大墓方形坑裡埋的是船棺。

另外,在M33出土的器物中,數量多、品級高的銅器最引人注目。

他強調明確巴蜀的區域界線對研究四川的巴文化意義重大。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鄭萬泉介紹羅家壩遺址新石器遺存中從早到晚均有細石器出土,其技術工藝一脈傳承。

此外,中河流域的考古調查表明羅家壩遺址細石器的石料資源應來自本地。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鄭哲軒對羅家壩遺址出土的石器原料、類型、功能進行了詳細解說,判斷漁獵在經濟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

達州市博物館研究館員袁磊則介紹了羅家壩遺址出土的陶器,各時期陶色、陶質、紋飾的演變為川東及渝東峽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格局的發展與演變提供了重要依據。

羅家壩遺址M33號墓出土一件銅豆,其主要內容為採桑、宴樂、弋射、武舞、水陸攻占圖和攻城圖,宣漢縣文物管理所鈕珊珊通過墓葬年代、器形和紋飾的對比,將銅豆年代定位為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並對不同地區的採桑宴樂弋射攻戰紋銅器進行了對比分析。

與會學者發言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古系助理教授向明文對羅家壩M33的概況、年代、地位及學術意義作了簡要介紹,通過對比新都馬家墓、宣漢羅家壩M33、成都青羊宮墓三座巴蜀文化墓葬,他認為羅家壩M33大墓宜為高級貴族墓地,對其賨王說、首領說存疑。

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張俊娜對羅家壩遺址的古環境樣品進行了土壤微結構、孢粉、粒度、磁化率、色度、化學元素等沉積物分析,總結出羅家壩人生活的古地貌和古環境特點。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彭邦本探究了羅家壩遺址與巴地侯王的相關問題。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魯茂則回憶了第一次對羅家壩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的種種經歷,介紹了發掘羅家壩遺址的緣起,基本考古隊伍的建設,申報國保的過程。

特別講述了那些曾經為羅家壩遺址做出貢獻的考古人及關心考古發掘的地方領導班子。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姚軍則對羅家壩遺址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策划進行價值評估,強調要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打造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的特定公共空間,並詳細闡述了羅家壩遺址考古遺址公園的具體構建、展示利用和宣傳策劃內容。


巴人、巴國和巴文化

作為目前發現時代最早、規格最高的巴文化墓地,羅家壩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和東周時期房屋基址,對研究川東地區巴文化早期居民建築形制、結構提供了考古學依據。

羅家壩遺址處於秦、楚、蜀之間,出土器物文化因素複雜,是巴文化與周邊文化交流的集中反映。

其出土的巴蜀符號(文字)數量較多,為研究巴蜀文字提供了新的資料;出土青銅器紋飾複雜,國內少見(如壺、豆),是東周時期巴人意識形態和審美藝術的代表;新石器時代遺存是目前發現川東北地區序列最完整、文化內涵最為豐富、連續堆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有助於巴文化起源的探索。

另外,根據羅家壩遺址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器、墓葬形式、陪葬品規格判斷,極有可能是巴王陵所在地。

與會學者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徐良高談論了巴國、巴文化與巴地文化的定義與內涵、巴國起源及其位置、巴國南遷與戰國秦漢巴地複雜社會的形成問題,他認為巴文化是一種基於「我者」認同和「他者」區分的文化認同體,巴地文化概念更多是一種地域概念,巴國、巴文化和巴地文化之間既有關聯,也有異同,不能混淆。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羅二虎對巴文化進行了回顧與再思考,闡述巴文化研究中的史學貢獻、考古學貢獻,釐清巴文化概念、巴人與巴文化關係,他強調對巴文化的研究,無論持有何種觀點,研究何種問題,學術界對於巴文化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取得共識是十分必要的。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趙炳清介紹了先秦時期巴文化的形成與演變,在巴國境內,晚期巴文化無疑占據著主導地位,是巴國各族群文化交流融合而形成的。

儘管巴國各族群沒有結成穩定的政治共同體或文化共同體,但從文化面貌和特徵來看,還是文化的共相大於其殊相。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施勁松分析了羅家壩與成都平原的青銅文化的相互關係,成都平原的墓葬從春秋時期開始出現一系列完全不同於早期墓葬的新特點,反映出當時文化與社會發生重大變化。

羅家壩墓葬作為聯繫成都平原與長江中游及中原地區文化的重要節點,正是探索上述變化的重要線索。

與會學者發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陳衛東從歷史文獻、出土文獻、考古視野角度解釋了巴的國家形態應是一種部落聯盟國家及其對外戰爭遷徙情況。

另外,巴國作為早期的國家之一,為了解早期國家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材料。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鄭祿紅結合文獻資料介紹了最後的巴國—城壩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情況。

他認為巴文化逐漸消亡,中原及楚等文化的顯現過程是在歷史潮流下,大一統帶來的最終結果。

達州市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王平通過分析羅家壩遺址出土遺物,結合文獻記載,判斷出羅家壩遺址文化特徵是由新石器晚期土著文化和晚期巴文化兩部分構成。

宣漢縣文物管理所廖娟比較了巴人與賨人在地域、圖騰、姓氏文化方面的異同,發現賨人尚武、崇奉道教、能歌善舞且初具美學觀。

與會學者發言

四川省巴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研究員馬幸辛回顧了30年的田野調查、考古收穫,探索研究,一代考古文物工作者為巴文化的考古發掘、保護利用奠定紮實基礎。

四川文理學院巴文化研究院教授劉長江肯定了「巴文化」在達州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分析了關於開發巴文化的現實困境,提出巴文化發掘與打造需著重整合各方資源並重視相關人才培養。

四川文理學院原副校長、教授成良臣認為巴文化歷史厚重,精神內含豐富,傳承弘揚巴文化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大力傳承弘揚巴文化,必須實現其當代型轉化,方能為巴地廣大區域思想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出更大的潛能,做出更重要貢獻。


攜手雲貴川渝,助力巴蜀研究

與會學者發言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江玉祥通過分析址出土文物即狩獵紋銅壺和水陸攻戰紋銅豆探討了巴文化和蜀文化的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嚴志斌綜合整理羅家壩遺址的巴蜀符號,集合川渝地區發現的巴蜀符號,探討了羅家壩遺址符號的特徵、組合、及與其他遺址的相互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以錞於上鑄刻的「巴蜀符號」為切入點,著重分析了出現在青銅器與印章上的不同紋飾的功用,他強調,巴人將畫面符號化,是一種特別的創造,也是巴人符號與巴人文化意境相通的體現。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郭明在考古學視角下,結合典型巴蜀墓葬的材料,對巴蜀印章與船棺葬的關係、使用者身份等問題展開論述。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方剛介紹了重慶涪陵小田溪墓葬的發掘情況及年代等相關問題,他認為M1和M12是歷年來巴文化墓葬出土器物最豐富的墓葬之一,出土器物類型豐富,為了解晚期巴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冉宏林介紹了蜀墓、巴墓的辨別,對比分析蜀族、巴族青銅器,藉此探究「巴蜀青銅器」的族屬問題。

與會學者發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孫智彬介紹了四川閬中靈山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情況,其為研究四川盆地及其周邊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的東西交流提供重要實物資料。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劍介紹了四川地區史前時期人祭現象的考古發現,認為四川地區史前時期的人祭現象與夏商周時期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用於祭祀的跪狀石人之間可能存在某種淵源關係。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改課對黔北赤水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存進行探索介紹了主要發現及遺存的分期與年代問題。

其中,他認為商代晚期是貴州赤水河流域古文化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至遲在這一時期,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的因素已進入到赤水河流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雷雨介紹了廣漢三星堆遺址青關山土台發現的6座戰國時期船棺葬和土坑墓,認為其對沱江上游晚期巴蜀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學者發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李水城教授主持座談會

中國人民大學魏堅教授主持座談會

學術座談會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水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魏堅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趙志軍、葉茂林、劉國祥、徐良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周科華,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輝,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孫英民,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西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趙叢蒼,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田旭東,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鄒後曦等專家學者相繼發言,圍繞羅家壩遺址的發掘研究、保護利用、文化內涵、文化發展序列、與周邊及各時期文化關係、巴蜀文字符號的探究、多學科交叉合作等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劉國祥主持閉幕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做會議總結,本次學術會議共四大主題活動: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與遺址博物館建設啟動大會、參觀羅家壩遺址陳列文物展、學術研討及座談會、提出宣漢共識。

與會專家學者匯集老中青三代,具備「老當益壯」、「如日中天」、「朝氣蓬勃」的特點,多位女性學者的參與更為研討會增色添彩。

本次學術研討涉及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概況及保護利用、巴文化內涵及其相關各時期文化聯繫等問題,此次理論探討更深厚、問題更具針對性、研究更具體、以小見大、認識全面,並且隨著出土資料增多,研究方法更具科學性、多樣性和進步性,以多學科合作為框架,研究方向也逐漸拓寬。

他強調,一定要匯總多方意見、汲取眾家經驗,全方位提取各類信息,通過多種形式合理保護利用並展示考古成果。

他希望巴文化研究受到全社會關注,並號召大家拼盡全力保護文物、熱愛文物,做到巴蜀並重、川渝攜手、鄰里互助、全國參與,以致共同跨界攻關,構建巴文化領域考古學體系,助力宣漢打造全國巴文化高地,使其真正走出歷史、融入當代,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達州市文體廣新局、中共宣漢縣委、宣漢縣人民政府承辦,四川省巴文化研究會協辦。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巴文化研究會、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達州市博物館、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陝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考古文博研究機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大學、四川大學、河南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湖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文理學院等高校,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新華社、中國文化報、中國文物報、人民政協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考古網、中國新聞社四川分社等媒體參與了此次會議。

  附:

  宣漢共識

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來自北京、重慶、湖北、貴州、湖南、陝西、河南、甘肅和四川的專家相聚於歷史悠久、風光秀美的宣漢,共同研討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

巴文化由古代巴地各族人民共同創造。

巴文化源遠流長,是多元一體的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巴人及其文化,文獻雖有記載,但對巴人的起源與族群、文化面貌、社會形態等,需由考古學並聯合多學科來共同探索。

宣漢羅家壩遺址是我國目前所知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巴文化遺址之一。

1999年以來的考古工作,發掘出巴文化的大型墓地與高規格墓葬,表明羅家壩是巴文化的中心遺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點。

這一考古發現有助於揭示巴的文化與社會,反映長江中上游各區域及其與中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族群遷移,由此突顯了羅家壩遺址在中國西南乃至南方地區青銅時代文明圖景中的重要地位。

與會專家高度評價宣漢縣委、縣人民政府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推進考古遺址公園與遺址博物館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宣漢地處巴文化的中心區域,今後應依託羅家壩遺址的考古發掘,深化巴文化的綜合研究,加強遺址的保護與利用,應努力建設成為研究、展示和傳承巴文化的高地,以推動宣漢地區文化、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與會專家願為此給予學術支持,獻計獻策,共同努力!

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國•宣漢)全體專家學者

2017年11月26日

本文轉載自「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公眾微信號,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M1MDIyMA%3D%3D&mid=2653536917&idx=1&sn=d857e25dfc5be41f549361ff6c37fc6d&scene=45#wechat_redirec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 楊陽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楊陽)中國四川有巴山蜀水之稱,古代巴文明是四川地區區域...

以標識性成果引領巴文化研究新格局

以標識性成果引領巴文化研究新格局——《宣漢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研究》新書發布會及學術研討會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關鍵詞:巴文化;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墓葬

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25日宣漢開幕

近日,記者從宣漢縣有關部門獲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達州市文體廣新局和中共宣漢縣委、宣漢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將於11月25日在宣漢開幕。...

央視《考古中華·宣漢羅家壩》紀錄片開機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8月21日,《考古中華·宣漢羅家壩》紀錄片開機儀式在宣...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紀要

10月14-15日,在為期兩天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上共有近50名專家學者發言,其中10位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主題報告會和三組分組討論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何駑、葉...

四川首個巴文化遺址公園啟建

11月25日,四川省首個巴文化遺址公園——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建設啟動,標誌著我省巴文化保護與傳承邁出重要一步。羅家壩遺址距宣漢縣城約30公里,總保護面積103萬平方米,是我國2...

行唐故郡遺址入選國家級考古發現

去年6月8日,本報整版刊發一篇題為《行唐故郡考古發掘出春秋戰國貴族墓葬》的報導,帶領讀者近距離了解了近年來河北省考古界的一次重大考古項目的進展。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