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獻保護與整理出版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5年4月,《廣州大典》第一期520冊完成影印出版。

記者駱昌威 攝(資料圖片)

盛世修大典,太平纂鴻帙。

進入21世紀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新一輪規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獻編纂出版熱潮。

經十年磨一劍的《廣州大典》,通過系統搜集整理和搶救保護本土文獻典籍,接續了廣州的歷史文脈,自2015年面世以來便成為傳播城市文化精神的範例。

為促進地方文獻編纂出版與保護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由廣東省文化廳、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指導,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社科聯定於10月11日至12日聯合舉辦「地方文獻保護與整理出版研討會」。

來自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學界名家將聚首廣州,從存史、資政、勵志、育人的廣闊維度,共商何以傳承地方文脈守護中華文化血脈之未來。

放眼全國 各地掀起「修典」熱潮

盛世修典。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特別是在2007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後,「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實施,全國古籍普查登記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工作隨之開展。

此外自2012年起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也在開展,全國各地歷史文獻遺存的「家底」逐漸清晰,相繼掀起了新一輪規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獻編纂出版工作熱潮。

據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編審殷夢霞的不完全統計,最近十數年間,至少有40個地方文獻整理項目陸續啟動。

除了省一級的地方文獻編纂出版,一些副省級城市乃至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地級市也在組織本地的地方文獻編纂出版,以廣東廣州的《廣州大典》、江蘇南京的《金陵全書》、浙江杭州的《杭州全書》、福建泉州的《泉州文庫》等為代表。

個別地方甚至縣、鎮一級亦有本地的地方文獻編纂出版,最為廣州文化界熟知的當數近鄰佛山南海西樵鎮的《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已整理出版近40種100冊)。

學界人士認為,以上這些地方文獻編纂整理保護出版工程項目,為保存地方文獻、延續地方文脈、弘揚地方文化、彰顯地方特色、傳播地方形象、助推地方學形成等方面,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藉助於大型地方文獻編纂出版工程項目,一些地方同時組建起相關的整理研究機構,如陝西師範大學國際長安學研究院、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等。

聚焦南粵 歷史悠久 文獻豐富

廣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代名人名家名作輩出,積澱了豐富的地方文獻。

明清之際「嶺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曾言:「廣東之文始尉佗」 「自漢至明千有餘年,名卿巨公之輩出,醇儒逸士之蟬連,操觚染翰,多有存書」 「始然於漢,熾於唐於宋,至有明乃照於四方矣」 。

漢代楊孚所著《南裔異物志》,開創我國地區性物產志書的先河。

隨著地方文獻的逐漸積累,廣東歷代湧現出了不少熱心搜集地方文獻的人士。

追溯廣東文獻大規模整理,應始於明萬曆年間。

時任廣東提學副使張翼邦編纂《嶺南文獻》。

接踵而至的是明天啟七年(1627年),廣東提刑按察司僉事楊瞿崍推出的《嶺南文獻軌範補遺》。

至清代屈大均的《廣東文集》《廣東文選》、羅學鵬的《廣東文獻》、吳蘭修的《嶺南叢書》、黃登的《嶺南五朝詩選》、溫汝能的《粵東文海》《粵東詩海》、陳在謙的《嶺南文鈔》、吳道鎔的《廣東文征》、陳蘭芝的《嶺南風雅》等,對匯集保存廣東地方文獻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阮元、張之洞先後督粵期間創辦學海堂、廣雅書局等,刊刻古籍叢書,更是嘉惠學林,影響深遠。

十三行富商如伍崇曜、潘仕成,以組織文人雅士搜集、刊刻鄉邦文獻為榮,刊刻的《粵雅堂叢書》《海山仙館叢書》《嶺南遺書》流傳至今。

作為廣東省會,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當仁不讓的嶺南文化中心地。

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建城,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漫長歷史,至明清以來在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多重影響下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

期間所產生的大量珍貴地方歷史文獻成為記錄廣州發展脈絡、見證廣州發展歷程的載體。

承載使命 《廣州大典》二期列入「十三五」課題

為傳承和接續歷史文脈,系統搜集整理和搶救保護廣州文獻典籍、傳播廣州歷史文化,在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策劃並組織下,早在2005年,廣州市先行先試,啟動《廣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編纂工作。

《大典》被列為廣州市「十一五」「十二五」時期的重點文化工程,2007年被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評定為支持項目,2013年率先出版的《廣州大典·叢部》榮獲首屆南粵出版獎。

歷經十載之功,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為代表的75家海內外藏書機構和私人藏書家的支持下, 2015年4月《大典》第一期520冊完成影印出版,將1911年前清中葉廣州府所轄地域範圍內的4064種古籍文獻(總字數約3億)囊括其中,在拓展、補遺的同時,基本上實現了對2000多年來廣府文獻搶救、整理和再生性保護的目標。

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同年掛牌成立,辦公地設於城市CBD的廣州圖書館。

中心負責人介紹,其主要任務除推動《大典》一期文獻續征拓展和研究外,重點是整理編纂出版自1912年至1949年民國時期廣東(含海南和廣西欽州、廉州地區)文獻工作。

《大典》的出版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對《大典》給予評價:「由地方政府出巨資,地方文化部門主持編纂的大型文獻叢書,在全國尚屬首創。

《廣州大典》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值得倡導。

自2013年起,廣州市委宣傳部設立《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課題專項資金,鼓勵海內外學術界充分利用大典豐富的文獻資源開展相關領域研究,積極發掘大典歷史文化價值。

自2013年至2018年,課題資助立項151個,資助博士論文35篇。

從申報單位分布範圍來看,除廣州地區高校和社科研究機構外,還吸引了中國社科院、國家圖書館和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省外高校(研究機構)的專業研究人員申報,其中部分課題研究成果已正式出版並獲學界好評,「這說明《大典》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目前,《廣州大典》二期(民國篇)編纂出版已列入2017年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重大課題。

廣州大典研究中心正持續推進《大典》有關後續編纂工作。

包括《總目》於2017年完成編纂出版,《概要》即將出版,《大典》曲類文獻有望於2019年出版,《書志》撰寫任務協議簽訂全部完成並開始收到部分書志稿件,《大典》第二期(民國篇)編纂工作已啟動,並如期開通《大典》網絡服務平台。

《廣州大典研究》集刊第一輯由社科文獻出版社於今年8月出版,今後每半年推出一輯。

會議前瞻 全國200名文獻專家廣州聚首

本次「地方文獻保護與整理出版研討會」由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具體承辦,為期一天半,參會人員來自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至截稿前已提交論文60餘篇。

「研討會報名情況非常踴躍,直至會議召開前三天還有一些外地的專家學者希望獲允參會,最終參會人數達到了200人的規模。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形容,盛會猶如地方文獻相關事業人士的一次「大會師」,其中既有知名專家學者,也有尚未畢業的碩博研究生;既有出版界人士,也有圖書館界人士;既有廣東本省專家,更多的是外省專家。

從70、80歲的知名專家學者,到20歲出頭學術新進,老中青三代雲集。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以本次研討會參會年歲最長、年屆80高齡的陽海清老先生為例,曾任湖北省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圖書情報論壇》雜誌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編委、《中國古籍總目》常務編委、《中華大典》明清文學分典副主編等職,凝結其數十年心血的《現存湖北著作總錄》於前年出版,為《荊楚文庫》「文獻編」古籍部分和「方誌編」書目的編纂、厘定奠定了基礎。

「文史學者要充當智庫,即要發揮自身所長,嚴肅認真整理、發掘地方文獻,為地方文化建設提供支持,而不是改變自己所學,削尖腦袋去搞所謂時髦的東西。

」國家圖書館原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詹福瑞指出,近年來在高校、研究機構、政府中存在兩方面的深思:一方面,政府希望高校、研究機構成為政府的智庫,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研究機構也在想方設法成為政府支持的智庫。

他認為,智庫不僅要出思想、方略,智庫的內容也包括知識、文化,有這基礎方為「大智」。

(文/記者何道嵐 通訊員穗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傳統典籍「上得殿堂,進得書房」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不斷升溫,古籍出版漸顯繁榮。不論是面向大眾的普及讀物,還是面向學界的大型古籍叢書,都層出不窮。然而,山東大學近日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面對市場上眾多古典文學讀本,有33....

浙江歷代文獻經典 500冊《浙江文叢》集體亮相

南金存范,浙水敷文。3月10日,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古籍出版社協辦的「浙江文叢」編輯出版研討會在杭州舉行。這也意味著,歷時7年多,作為浙江省大型文化出版工程的「浙江文叢」第一期正式完工,...

《廣州大典》4月底全部出版

廣州大典研究中心編纂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成立廣州日報訊 (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府信)昨天下午,廣州大典研究中心編纂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正式成立,並召開了兩個委員會的首次全體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編纂委...

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出版工作將於2014年年底完成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耿雪)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華再造善本續編》展示與文獻保護利用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隆重召開。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利、國家...

從這裡走近西夏——我與國家圖書館的西夏緣

【來自國家圖書館的報告·西夏文獻】作者:史金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追憶我與國家圖書館半個多世紀的西夏之緣,感慨良多。國家圖書館在西夏文獻收藏、保存、整理、服務和研究方...

大典大成 根魂永續

《廣州大典》昨日首發揭幕 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同時成立揭牌「開拓者」十年磨一劍 再覓舞劍人在昨天的《廣州大典》出版首發座談會後,89歲高齡的原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岑桑手捧大典,心情激動地站在一套《廣州...

《廣州大典》4月30日首發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周秋敏 實習生 張利萍 通訊員 穗宣) 昨日,《廣州大典》十年編纂總結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由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新主持,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華,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

建議設立地方文獻編纂整理專門委員會

南方日報訊 (記者/昌道勵)「建議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中華古籍保護協會等單位,在條件成熟時設立地方文獻編纂整理專門委員會,加強對這一事業的指導。」12日,地方文獻保護與整理出版研討會閉幕,與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