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文化」命名40年來,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上海三大考古文化之一,馬橋文化命名今年正好滿40周年。

10月11日,閔行區馬橋鎮舉辦紀念「馬橋文化」命名40周年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38位考古學家、研究員齊聚一堂,從馬橋文化的考古發現、相關考古學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角度,進一步研究「馬橋文化」的歷史內涵,積極推進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利用。

當天,馬橋文化展示館正式對外開館,馬橋文化叢書之《馬橋文化探微——發現與研究文集》、《追尋馬橋文化》也在現場進行了新書發布。

馬橋文化展示館開張,激活上海地區數千年前的記憶

「馬橋文化」因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遺址的發現而命名,代表了夏商時期分布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一個區域文化類型。

在1978年召開的「南方印紋陶學術討論會」上,學者們首次提出了「馬橋文化」的命名。

這也是上海三大考古文化中最早命名的一個。

據介紹,馬橋遺址位於今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現在的北松公路橫穿遺址中部。

馬橋遺址發現於1959年12月。

1960年,由於上海重型機械廠在遺址區上施工,對遺址造成了嚴重破壞,為此各方開始了馬橋遺址第一次搶救性發掘,之後先後多次進行了考古發掘。

根據碳十四測年數據,馬橋文化存在於公元前第二千紀以內,絕對年代為距今3900—3200年之間,對照中原地區文化發展的序列,其年代大致相當於夏代和商代。

考古專家介紹說,到目前為止,上海是三大考古學文化的命名地,最早為崧澤文化,大約在5500年前後,遺址位於青浦境內;其次是廣富林文化,大約在4300年前後,遺址位於松江境內;馬橋文化最為年輕,位於閔行境內,是「這一時期遺址中資源材料最豐富的文化遺址」。

新開放的馬橋文化展示館,以「天、地、人」為創作理念,「以馬橋文化的歷史發展」為主線,讓文物說話,再現馬橋遠古人居生活,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將「創新媒體設計體驗」的亮點,貫徹整體設計當中,凸顯馬橋文化骨子裡的「海納百川」、「和諧人居」、「開拓創新」。

新開放的馬橋文化展示館。

皮特 攝

展館內還設有沉浸式體驗空間、VR虛擬現實眼鏡、透明屏、AR增強現實拍照互動、體感制陶互動、虛擬考古學家、360°全息、二維碼等互動展現,運用了高科技新媒體手段,使沉睡的歷史「活」起來,呈現馬橋古先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同時,這裡還打造一座「可以帶走」的現代智慧展示館,服務於「上海文化」建設,力爭使「馬橋文化」成為上海一張標誌性文化名片。

馬橋文化命名40年,主要形成了三項成果

在研討會現場,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宋建介紹了馬橋文化發現、命名的過程在他看來,40年來,馬橋文化研究主要有三項成果,在考古領域具有重大學術成果並引領研究進程。

首先,在一次次考古開掘中,人們對於馬橋文化的認識和研究不斷深入。

1960年代馬橋遺址的發掘,著重解決了年代關係、文化內涵及其屬性的問題,填補了環太湖地區夏商時期的空白。

1990年代,則以聚落研究為抓手,回答了遺址編年和分布的問題。

馬橋遺址坐落於一道被稱為「竹岡」的貝殼砂堤上,之前人們並未掌握聚落與沙堤的相互關係,而1990年代的發掘揭示了遺址的分布規律,將遺址面積由原來的5000平方米擴大到10多萬平方米,是原來的數十倍。

其次,2000年的廣富林遺存的發現是對馬橋文化探源的突破。

1978年以來,馬橋文化的來源成為了一項關鍵研究。

絕大多數學者將良渚文化因素作為馬橋文化的來源之一或「影響」之一。

但宋建認為,「馬橋文化替代良渚文化,只延續了一部分良渚文化因素,卻融入了大量非當地傳統的新文化因素……他與良渚文化有相當大的差別,形成了文化缺環。

」2000年,廣富林文化得到確認,之後的一系列發現使早於馬橋文化的年代關係更加清晰,為探討同一地域文化的關聯性找到新的切入點。

另外,2009年以來的「瓷之源」課題被列入國家重要計劃,由此而發現了一批窯址遺存。

夏商時期,原始瓷在長江、黃河流域均有發現,學術界為尋找其產地而不懈努力多年。

考古人員以「瓷之源「課題為統領,通過調查在浙江湖州等地發現了不少馬橋文化窯址,它們以燒制原始瓷為主,也燒制硬陶。

藉此,研究人員終於確認了馬橋文化原始瓷的生產地點,其產品不僅供應環太湖地區,而且銷往寧鎮地區,甚至很可能遠銷中原。

這一發現為在更廣闊區域尋找原始瓷產地和物流方式找到了新的出發點,在馬橋文化和原始瓷領域的學術價值不言而喻。

研究無止境,馬橋文化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馬橋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的轉變?馬橋文化與後續吳越文化是怎樣的關係?馬橋文化如何影響了本地區歷史發展的方向……專家們認為,到目前為止,關於馬橋文化的研究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仍需要人們去不斷挖掘、探索。

這一個個疑問,也成為了學者們研究的方向。

在新出版的《馬橋文化探微發現與研究文集》中,田正標就在《關於馬橋文化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探討了馬橋文化與吳、越(國)的關係。

通過對各類出土遺物的比照研究,他認為,湖熟文化後期,看不出馬橋文化因素的影響成分,因此,有學者認為「馬橋文化與湖熟文化融合共同構成了吳(國)文化」這種說法似難成立;而以壺瓶山遺址商周遺存為代表的越文化,在較大時空範圍內與馬橋文化屬於同一文化體系,「越國文化應是在馬橋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馬橋遺址和馬橋文化,是先民留下的寶貴印跡,是時空傳遞的文明密碼,是來時路上回首的閃光坐標,值得我們好好珍視、細細品讀。

」閔行區政協主席祝學軍在研討會上坦言,希望本次研討會能夠成為馬橋文化更加深入研究的台階,成為馬橋文化探究進程的重要節點,從而推動馬橋文化更加鮮明可親、更加觸手可及地展示於世,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和記憶中,也讓上海江南文化更加清晰地尋覓到遙遠的源頭。

欄目主編:黃勇娣 文字編輯:黃勇娣 題圖來源:李仁浩 攝 圖片編輯:朱瓅

題圖說明:新開館的「馬橋文化展示館」里,模擬重現了遠古馬橋先民的生活。

內文資料圖來自"馬橋文化"系列叢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舞陽賈湖文化,燦爛中原文化!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澱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賈湖遺址呈近圓形,...

從廣富林文化遺址尋秘上海早期文明

說起上海的歷史,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一個小漁村,在19世紀開埠後逐漸繁華,成為現在的經濟之都、時尚之城。事實上,上海有一種距今約4000年的考古學文化——廣富林文化,印證了上海早期移民特色的歷史變...

走進廣富林文化遺址 穿越時空尋秘上海

新華社上海6月25日電題:走進廣富林文化遺址 穿越時空尋秘上海新華社記者姚玉潔、龔雯說起上海的歷史,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一個小漁村,在19世紀開埠後逐漸繁華,成為現在的經濟之都、時尚之城。事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