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課 | 漢學群星閃耀哈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這是一部哈佛學人回憶錄,是從民國大家到當代新銳的海外漢學界的集體素描,記錄了趙如蘭、張光直、杜維明、李歐梵、王德威、孫康宜、葉嘉瑩、夏志清、鹿橋等讀者耳熟能詳的學者和大師。

作者張鳳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任職25年,她的記錄極富人情味,側重描畫個人風貌,使學者與大師的個性與人生躍然紙上,讀起來極富風味。

《哈佛問學錄》 (美) 張鳳 著 重慶出版社 2015年10月版

茨威格寫過《人類群星閃耀時》,致敬那些傑出的歷史偉人。

閱讀張鳳的《哈佛問學錄》,一串名字在書間閃亮:葉嘉瑩、趙如蘭、李歐梵、夏志清、張光直、王德威、杜維明、孫康宜……可謂是「漢學群星閃耀哈佛」。

哈佛大學世界聞名,人文薈萃,結集了一批重量級的導師,其中有不少中國學者的身影。

首篇《一懷孤月映清流》,說的是漢學名師楊聯陞教授。

歲暮天寒,追思憶往。

哈佛大學舉行楊聯陞先生追悼儀式。

他的一生如紀錄片在張鳳筆下緩緩展開,他的家庭、他的交友情況,他的學術成就。

張鳳尤其強調了楊先生鑽研政治、但不涉及政治的態度。

她認為,楊先生崛起於20世紀40年代,正是中國思想界從「五四運動」激情蕩漾的救亡時期變得日趨成熟,轉而著眼於對中國文化深沉反思的階段。

由於戰亂,楊先生不得不改變初衷,託身於寧靜的哈佛校園,以另一種方式來完成他的使命。

這一轉變雖未必符合他當年師友陳寅恪、胡適的處世之道,但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形勢發展確如張鳳所言,如今哈佛漢學成就之高,正是楊聯陞等老一代學人東學西漸、播撒文化種子的成果。

斯人雖逝,一點點星火卻化成了燃燒的火把,照亮哈佛中國學人共同的心跡路程。

賀趙元任夫婦金婚,楊聯陞作《子弟書》。

「金樽酒滿賀新婚,三生石上良緣分。

一位是雙修福慧仁山公孫女,一位是管領風騷甌北公後人……打碎了泥人兒,把水泥和合,重捏成男女,你有我,我有你……果然是,各有千秋,平分春色,春色二十分……」這一首打鼓詞,楊先生親唱並製成錄音帶,想來當日必定引出滿堂歡笑,難得這段小詞還鑲嵌了不少典故,《紅樓夢》、元曲「我儂詞」、蘇軾《水龍吟》,寥寥幾句言笑晏晏,點明了趙先生夫婦的身世、伉儷情深以及學問的各有千秋,楊聯陞先生的漢學功底足見一斑。

書中少女葉嘉瑩的閨閣風姿令人愛慕。

葉先生出身滿族書香世家,祖先是葉赫地區納蘭氏,與清代才子納蘭性德是同一族。

葉先生說,「我是關在大門裡長大的」,庭院深深,春鎖閨愁,窗下有個花圃,還有修竹數叢,「瀰漫著詩詞意境」的氛圍漸漸浸淫了一顆詩心,染得一身風情雅致,卻又不為古風所拘,後來又受了西洋教育,成了學貫中西秀外慧中的雅致女子。

書里最後收錄有葉嘉瑩90歲時壽辰的彩照,觀之情不自禁感嘆:老了老了,還是美女啊!

張鳳對青年學者田曉菲的大學回憶更是情深意切。

生於1971年的田教授是這本書最小的「小字輩」。

不同於書寫其他師友時漫溢的崇敬之情,談及田曉菲,張鳳多了幾分呵護和愛憐。

描述田曉菲求學北大,不是著墨於她的刻苦,而是一個亭亭少女面對廣闊世界的悽惶不安。

再到後來田曉菲孤身赴美讀書,全身心地投入中國古典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且覓得佳婿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

張鳳舒了一口氣,那個柔弱無依的小女孩兒終於長大了。

讀這本書,大師們做學問的執著態度令人感佩。

世界很複雜,他們花了很多年的工夫去做學問,才可以把世界看得這麼簡單,我們也應當老老實實地作學問,靜心求索。

張光直先生甘守清寂。

當年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第一屆招生,只有5人考取,後來又轉走了兩個,是不折不扣的「大冷門」,然而張先生卻堅持了下來。

如今考古人類學如繁花盛開,張先生功不可沒。

更為重要的是,張光直是一位傑出的「架橋人」,他把中國考古學的成就介紹到了西方,又把西方的考古學理論和方法帶到了中國,為中西方考古學的接軌作出了很大貢獻。

在張光直之前,中國的考古學幾乎不被西方學界所承認,張先生可謂是改變這一局面的第一人。

而他晚年深受帕金森症折磨而教學不輟,尤其讓人可嘆可佩。

陳幼石教授不拘成見。

陳教授執著於女性研究,她與李昂等人創辦的《女性人》雜誌在北美影響極大,引起熱議。

因為陳幼石強調獨立思考,雜誌鋒芒畢露銳意進取,不僅直指社會習俗中壓迫女性的各種陋習,更剖析社會某些機構如何運用截然不同的性質規範及言辭,來剝奪他人不同意的權益。

她拒絕成套的話語模式,比如,她批評把張愛玲的日常生活傳奇化是一種對女性的「架空」。

她的文章多樣創新且理性深刻,如張鳳所說,「大家都承認陳教授的思路難以學習」。

鄭培凱先生博學多才。

左手詩歌、右手史學,鄭培凱先生可謂是學貫中西的又一典範。

鄭先生回憶小時家中沒有多少書,除了幾本古典著作及一套《資治通鑑》及《續通鑑》,其餘就是一些母親買給他的青少年讀物。

他如饑似渴地從有限的資源中獲取能量,後來在中學期間又對法國象徵派興趣極濃,此後在台大外文系他開始熱衷於前衛性實驗劇場,再後來又赴美攻讀史學。

他先後受教於朱立民、葉嘉瑩、周夢蝶、余光中、史景遷等諸位恩師,廣泛的興趣讓他在各個領域自如穿梭,在中國藝術史和晚明文化研究方面尤其影響甚廣。

張鳳引用朱熹的對聯讚美他:「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沉。

本書所論及的中國學人,大多出生於20世紀上半葉,深厚的國學素養鍛造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君子不器,氣度翩然,且歐風美雨的洗禮,讓他們視野開闊,思想充滿洞見。

我們贊慕他們的才學品德,追憶他們的大家風範,不能忽略的重要一點是,這與哈佛提供的良好環境密不可分。

哈佛校旗以紅做底,中央印有盾形的黃色校徽,裡邊寫著拉丁字「VERITAS」,意謂「真理」,這是哈佛自1643年以來的校訓。

我國哲學家賀麟在1929年的《哈佛日記》中寫道:「以後務須隨時隨地犧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內心自由和selfrespect(自尊心),要無一時忘掉了以誠待物,更要無一時忘掉了求真理說真理的使命。

」賀麟那個時候的中國學人對哈佛精神的體悟,與本書的後來者並無二致。

哈佛還有「費正清中心」等漢學研究機構,以及一大批知名的漢學專家,對於中國文化與世界的交流,哈佛功莫大焉。

蔡元培先生曾說,他所強調的「大學」,是「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作販賣知識之所,學者當有研究學問之興趣,尤當養成學問家之人格。

」對真理的追求,是一切好的大學的宗旨,也是一切好的學人的嚮往。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哈佛中國緣

說起哈佛大學,這座始建於1636年、比美國歷史還早140年的高等學府,絕對是眾多學者渴望而又止於無望的學術重鎮。近百年來,眾多華人學者,諸如趙元任、胡適、梅光迪、陳寅恪、湯用彤、吳宓、李濟、梁實...

看漢學如何推陳出新

日前,由孔子學院總部暨國家漢辦與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第五屆世界漢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文化交流意義上的漢學(Sinology)是外國人對中國,尤其是古典中國研究的通稱。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提...

曹喜蛙:讀《哈佛問學錄》有感

這輩子估計不會出國留學治學了,所以在王府井書店看見一本《哈佛問學錄:與哈佛大學教授對話30年》(張鳳著),就直接買了。這裡說的哈佛教授,都是華裔,沒想到哈佛已經有這麼多華裔教授了。書的作者張鳳夫...

孔飛力:開創「他者」中的華僑研究

□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美國著名漢學家、暢銷歷史書《叫魂》作者孔飛力於2016年2月11日逝世,引發國內學界、讀書界對他的追思熱潮。日前,孔飛力生前最後一部專著《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