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樂器—編鐘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老規矩,以下內容依舊是弘揚傳統文化,也是寫的十大樂器的第七篇—編鐘。

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編鐘

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

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

鍾架及掛鈎(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

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

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簡介

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

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

由於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

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

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音樂家隨即用此演奏歌頌當代領袖的頌歌《東方紅》。

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占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台。

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鍾共65件組成。

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鍾,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鍾,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鍾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鍾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

鍾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

整套編鐘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

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隻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

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

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如今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代表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

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

鍾架及掛鈎(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

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

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鍾,19件;中層3組為南鍾,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鍾,12件,另有搏l件。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

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鍾架(含掛鈎)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

編鐘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鍾用環掛式,掛鈎為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鍾用鉤掛式,掛鈎為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鍾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鍾鈕。

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

銘文多數錯金。

全部甬鐘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標明鐘的製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

標音明文標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

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

鍾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

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

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

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干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鍾雙音的規律。

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

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

鍾及鍾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

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

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鍾同出。

據此並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鍾;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鍾。

(木架和部分掛鈎系複製,其餘均為原件)。

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代表曲目

《楚殤》

《竹枝詞》

《飛天》

《幽蘭》

《梅花三弄》

《春江花月夜》

《屈原問渡》

《西宮詞》

《關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侯乙墓里都出土了哪些國寶?

歷史文獻里很少有對曾國的記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

曾侯乙編鐘: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

1978年,沉睡於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它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近日,記者前往隨州,跟隨曾參與曾侯乙墓考古發掘的隨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處原主...

編鐘編磬展示樂懸制度

在古代,樂與禮儀的配合形成完備的禮樂制度,禮可以獨立施用,樂附於禮才相得益彰。樂制包含音樂、舞蹈、歌詠、誦諷等,此則有禮制樂章可循,濫觴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由易變繁發展到以少漸多,與...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曾侯乙墓

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由譚維四主持進行發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隨葬品。從出土的縛鍾銘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或稍後。該墓的...

國之重器,神秘的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