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王剛:最有敬畏心的守護人(附:曾侯乙編鐘細節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剛老師在《國家寶藏》

第二期國家寶藏,由湖北博物館推薦三件國寶,其中就有「曾侯乙編鐘」,湖北省博的鎮館之寶,它的守護人是王剛老師。

許多觀眾看完節目後,深覺王剛是最有敬畏心的護寶人!而由他守護的國寶「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編鐘,埋藏在底下2400多年仍然能演奏出優美的樂曲!

1978 年的夏季,我國考古工作又取得一項舉世矚目的重要發現,這就是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西北約3公里的擂鼓墩,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的曾國國王曾侯乙的墓葬,出土各類文物7000餘件,其中最珍貴的是124件各種樂器,計有巨型編鐘一套65件,編磬一套32件,排簫2件,竹簧笙5件,橫吹竹笛2件,建鼓1 面,短柄雙面鼓2面,懸鼓1面,十弦琴1張,二十五弦瑟12張,五弦樂器1張。


這批樂器數量巨大,品種多樣,製作精緻,保存完好,是考古發掘史上所罕見,更是古音樂研究的極其難能可貴的收穫,而編鐘便是其中最具影響的一組樂器。

鍾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木槌敲擊演奏。

最初的鐘大約是由商代的鐃發展而來,由於形制不同,有甬鍾、鎛鍾、鈕鍾等不同稱呼。

是宗廟祭祀和宴請賓客時使用的樂器,《王子鍾》銘文有:「用享以孝,於我顯祖文考。

」「用宴以喜,用樂嘉賓父兄,及我朋友。

」說明了鐘的用途。

編鐘使用時,依大小次序成組地懸掛在稱為虡(jù據)的鐘架上,鐘的大小與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鐘為三枚一套或五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八枚一套的,東周時期增至九枚一套或十三枚一套。

也有單獨一枚的,稱為「特鍾」。


鐘的部位名稱圖

曾侯乙編鐘包括鈕鍾19件,甬鍾45件,外加楚惠王贈送的一件鎛鍾,共65件,總重量達2500多千克。

按形制之不同,全部編鐘以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八組,懸掛在銅木結構的三層鍾架上。

鐘上均有篆書銘文,絕大多數是錯金文字,共2800餘字,全面地反映了公元前5世紀我國在樂律學上所達到的高度。

銘文內容除「曾侯乙乍(作) (持)」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上層的19 件鐘銘文較少,一般僅標註音名,中下層的45件鐘則不僅有標音銘文,而且有較長的樂律銘文,共記樂律名稱53個,其中有35個是過去所不知道的。

將標音銘文與實際測音對照證明,編鐘音律準確,每個鐘都能奏出兩個樂音,其基調屬現代的C大調,總音域包括五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個半音齊備,全部音域的基本骨幹則是五聲、六聲以至七聲的音階結構。

樂律銘文中還有春秋戰國之際楚、晉、齊、申、周等國和曾國各種律名、階名、變化音名之間對應關係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各諸侯國間在文化藝術領域裡相互交流的情況,為我們研究先秦音樂史提供了珍貴的文字資料。

這套編鐘雖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音樂性能仍然很好,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變化音較完備,古今中外的樂曲均能演奏,用來伴唱,效果亦佳,令人叫絕。

曾侯乙編鐘的鐘虡為銅木結構,由兩列三層漆繪木質橫樑聯結成曲尺形,全長10.79米,高2.73米。

橫樑兩端裝飾有浮雕及透雕龍紋或花瓣形紋飾的青銅套。

中下層橫樑各有三個佩劍銅人分別用頭、手頂托,並通過橫樑的方孔以子母榫牢固銜接。

在中部,還各有一銅柱承托橫樑以加固。

佩劍銅人身著長袍,腰部束帶,面容肅穆,立於銅質雕花圓形附座上,是青銅器人像中難得的佳作。

由於用人的模擬像來承托,就更加突出了編鐘,使得編鐘處於至為隆貴的位置。

繪有編鐘演奏情景的畫像石拓本

全套鍾架由245 個構件組成,可以拆卸,設計精巧,歷經兩千多年,出土時仍矗立如故。

就這套編鐘的冶鑄技術而言,亦有其獨特的突出之處。

首先是數量多,體型大,集中地反映了戰國初期青銅冶鑄業的生產能力,編鐘(包括楚惠王所贈鎛鍾)共65件,總重達2500多千克,其中最大的一件甬鍾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器形大小和重量都超過了以往出土的編鐘。

其次是造型、紋飾、加工工藝達到了新的高度。

編鐘的製作嫻熟地使用了分范合鑄、複印花紋等技藝,把古老的渾鑄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鐘體製作精細,花紋清晰,富有立體感,鐘體內外很少出現鑄造缺陷。

形制的精確,保證了音律的準確,這在現代技術條件下也不是輕易能辦到的。

每件編鐘表面銘刻所代表的音階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編鐘。

這套編鐘的發現,為我們研究先秦曾國的歷史、樂器的冶鑄技術、製作工藝、先秦樂律學及當時音樂的發展水平等,都有著極高的價值。

編鐘深埋地下歷經二千四百餘年而不受侵蝕,至今仍能進行樂律準確的演奏,實為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是我們祖國優秀的民族音樂的寶貴財富。


如今,曾侯乙編鐘陳列於湖北省博物館,每天迎送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

曾侯乙墓里都出土了哪些國寶?

歷史文獻里很少有對曾國的記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

行見錄:湖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東湖之畔武昌區東湖路。省博總占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餘件(套),有中國規模最...

國之重器,神秘的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戰國早期編鐘,鐘體總重量達2567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編鐘之王。鐘體、鍾架及掛鈎上共有3755字銘文,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以及記錄諸如音名、階名、八度...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曾侯乙墓

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由譚維四主持進行發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隨葬品。從出土的縛鍾銘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或稍後。該墓的...

戰國墓葬出土10噸樂器!豪門墓主究竟是誰?

1978年,在湖北隨州西郊發現了一座戰國早期墓葬。出土了重達10噸的上百件青銅樂器及其他大量隨葬品,尤其是全套編鐘、編磐等樂器還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懸掛狀態,有如今天的大型樂團正在演奏交響樂的壯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