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音樂編鐘演奏經典之作……屈原問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鐘曲 屈原問渡

屈原問渡是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所演奏的曲目之一,是中國古典音樂中編鐘演奏類的經典之作。

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北約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大型木槨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件一萬五千餘件,其中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樂器中,以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編鐘最為壯觀,這套編鐘共六十五件,重2500多公斤,皆為青銅鑄造,設計精巧,氣勢雄偉壯觀。

於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音樂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種樂曲。

編鐘鍾架由銅木結構呈現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

七根彩繪橫樑,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

屈原的生卒年月為前340年-前278年,而據考古發現推定,曾侯乙大約生於公元前475年,卒於公元前約433年。

曾侯乙大約比屈原老了至少一百多歲,另有調查表明屈原問渡的內容參見楚辭中《漁父》一文,該文或為屈原弟子宋玉所作,故年代差度應更大。

所以說屈原問渡為曾侯乙所作,完全是無稽之談。

具體作者及其出處,本人暫時查閱不到相關資料,望相關能者為其更正補充,不要讓歷史被刻意曲解,埋沒。

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北約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大型木槨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件一萬五千餘件,其中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屈原問渡參見屈原文「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

行吟澤畔,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 獨清,眾人皆醉 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中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 3 枚組合起來的。

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 9 枚一組的和 13 枚 一組的,等等。

1957 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

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

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

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音樂家隨即用此演奏歌頌當代領袖的頌歌《東方紅》。

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占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台。

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鍾共65件組成。

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鍾,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鍾,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鍾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鍾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

鍾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

整套編鐘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

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隻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

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

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如今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曾侯乙編鐘用料是銅、錫、鉛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緻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

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

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

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

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

鍾架及掛鈎(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

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

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鍾,19件;中層3組為南鍾,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鍾,12件,另有搏l件。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

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鍾架(含掛鈎)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

編鐘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鍾用環掛式,掛鈎為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鍾用鉤掛式,掛鈎為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鍾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鍾鈕。

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

銘文多數錯金。

全部甬鐘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標明鐘的製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

標音明文標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

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

鍾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

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

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

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干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鍾雙音的規律。

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

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

鍾及鍾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

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

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鍾同出。

據此並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鍾;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鍾。

(木架和部分掛鈎系複製,其餘均為原件)。

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

曾侯乙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編鐘雖作為一種較為古老的打擊樂器,但其音質、音準、音色等方面,絕不遜色於:排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缽等民族打擊樂器,也不遜色於:定音鼓、馬林巴、鋁板琴、大軍鼓、小軍鼓等西洋打擊樂器,更不遜色於架子鼓等爵士打擊樂器。

其地位已在世界打擊樂界中根深蒂固。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而在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

考古人員在編號墓墓壁二層台發現了1個鎛鍾和4個編鐘,5件為1套。

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認為,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編鐘,此次發現的編鐘屬於西周早期,預計有5至6個編鐘,其數量和規模超過同時期已發現的編鐘,在當時屬於較高等級,是西周考古的重大發現。

曾侯乙編鐘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在3日的湖北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編鐘,或將改變對鐘的起源的認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侯乙編鐘: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

1978年,沉睡於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它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近日,記者前往隨州,跟隨曾參與曾侯乙墓考古發掘的隨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處原主...

曾侯乙墓里都出土了哪些國寶?

歷史文獻里很少有對曾國的記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

神秘寶藏——曾侯乙大墓寶藏全程揭秘(一)

一直以來,曾侯乙墓一直是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小編也在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和相關文獻後準備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看法,希望大家多提意見。說起這個故事,就要追溯很久了,據說在很久以前,一個國王死去了。成車的...

編鐘編磬展示樂懸制度

在古代,樂與禮儀的配合形成完備的禮樂制度,禮可以獨立施用,樂附於禮才相得益彰。樂制包含音樂、舞蹈、歌詠、誦諷等,此則有禮制樂章可循,濫觴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由易變繁發展到以少漸多,與...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曾侯乙墓

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由譚維四主持進行發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隨葬品。從出土的縛鍾銘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或稍後。該墓的...

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戰國早期編鐘,鐘體總重量達2567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編鐘之王。鐘體、鍾架及掛鈎上共有3755字銘文,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以及記錄諸如音名、階名、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