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詞條」新石器時代 · 北辛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黃河下游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位於山東省滕縣東南約25公里處。

面積約為 5萬平方米。

1978~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滕縣博物館兩次發掘。

有人認為該遺址的主要遺存屬於青蓮崗文化,有人則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

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大約在公元前5400~前4400年。

遺址的發掘,對於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淵源和探索山東中部、江蘇淮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存,具有突出的意義。

▲ 陶缽

▲ 陶鼎

北辛遺址出土物中最能反映文化特點的是陶器。

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前者多呈黃褐色,陶質較軟;後者以紅陶或紅褐色陶為多,陶質較硬。

紋飾有堆紋、篦劃紋、壓劃紋、乳釘形紋、指甲紋、錐刺紋,還有少量的帶狀彩紋。

其中堆紋頗具特色,常以數條窄短的泥條成組排列,構成各種紋樣。

代表性器形有釜形錐足鼎、敞口淺腹釜、小口短頸雙耳罐、深腹圜底罐、淺腹圜底或平底缽、 深腹紅頂碗和支座等。

打制石器占相當數量,製作雖較簡單,但造型規整,有敲砸器、盤狀器、斧、小鏟和刀等。

磨製石器有鏟、刀、鐮、磨盤、磨棒、磨餅、斧、 錛、鑿、匕首和杵等。

完整石鏟以長方形的居多,磨盤以平面呈圓角三角形無足的為主,罕見帶矮足的。

骨角牙器豐富,有鏃、鏢、鹿角鋤、鑿、錐、針、匕和笄等。

還有蚌鏟、蚌鐮、蚌鏃和陶銼、陶網墜等工具。

從北辛的文化遺物和在一些陶器底部發現粟糠印痕來看,當時以原始農業為主,還飼養豬、雞,狩獵和採集經濟也占一定比重。

▲ 陶釜

▲ 石磨盤、石磨棒

與北辛同類的遺存,有山東的滕縣孟家莊、兗州王因底層、泰安大汶口底層和江蘇邳縣大墩子遺址下層等。

根據在有些遺址中大汶口文化墓葬打破或疊壓北辛文化遺存的地層關係,可以確定北辛文化早於大汶口文化。

北辛一類遺存中,某些釜、盂形鼎、小口雙耳罐等,與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同類器物有演變關係。

大汶口文化當淵源於北辛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滕州歷史:北辛遺址

北辛遺址位於官橋鎮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區約28公里。遺址地處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臨水,這裡是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相對平坦,土地肥沃。海拔高度127~131米。遺址東西長500多米,...

寧陽的歷史文化有多悠久,你知道嗎?

泰山巍巍,汶上湯湯。寧陽境內山巒起伏,丘陵連綿,河流縱橫,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片地方成為人類起源較早、較先進入文明、創造悠久歷史的地區之一。根據李登高(曾任寧陽縣博物館館長,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