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葬禮習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城平遙地處山西中部,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傳為堯之封地,周宣王姬靜時(公元前827-前782年)築城,發展至明清時期,進入鼎盛。

平遙保存了較為完整的明清城市布局,民間風俗也延續了明清習俗。

平遙的喪葬禮制,自清代一直遵循順治初年制定的「士庶人喪禮」,發展至今,保存較好,禮制嚴謹,主體突出「孝」與「禮」的思想。

茲選當地喪葬習俗中與孝道思想相關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父母亡逝,葬前的準備,以盡挽留之意

1.病篤

在平遙,子女發現父母「病沉」(病入膏肓、無力回天之狀況為「病沉」),須設法讓父母避開不吉利的日子,如「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四離」、「四絕」之日(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一天)。

《孝經・喪親章》中有「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喪事中首要的是壽衣、棺木。

平遙人順從父母之意,多在父母生前就備好壽衣,選父母喜歡之。

忌:一、動物皮毛、革製品,避「六道輪迴」中轉為畜生;二、壽衣有扣子,須用帶子繫結,為後繼有人之意;三、用緞子作衣,緞子與「斷子」諧音;四、雙數件衣,避「重喪」。

「土葬」在平遙沿襲2000多年,棺木是土葬習俗中的主要工具。

「活著有副好鋪蓋,死了有口好棺材」,不少老人生前就置辦好了「壽材」,木材質量依貧富而論,材板前厚後薄。

舊時平遙棺木「夠不夠,六尺六」(長度),寬則一尺八寸,也有說「天下棺,七尺三」。

無論用何種木材作棺,頭、腳部分的擋板(「擋頭」)必用柏木,以防穿山甲吃亡人之腦,保父母全身。

棺木製造定型後,內置一不倒翁,叫「扳不倒兒」,喻意老人長壽不老松,倒不下去。

定型後的壽材要進行漆畫,漆用紅、棕紅、黑色,圖為「五蝠(福)捧壽」、「二十四孝圖」等,棺頭用雲飾木主牌位,書有「清故顯考×翁諱××之靈柩」,腳頭擋頭上畫:男為蛇盤兔,女為蓮花。

平遙人講究在農曆的閏月時節,為父母辦置壽衣、壽材,寓意哪年哪月也輪不上用。

2.衣殮

殮,分大殮、小殮。

小殮――平遙話「裝裹」即為將要死去的親人穿上壽衣。

父母病沉之時,須搶在咽氣之前為其換上壽衣,為讓壽衣「沖喜」;如在咽氣之後才與穿上壽衣,等於讓父母赤身赴陰曹地府,大為不孝。

衣殮之前,要給亡人沐浴、剃頭,讓其乾淨離世。

剃頭只剃去前額及兩鬢頭髮,謂之「留後」。

衣殮畢之,全家老少吊哭於亡人之前,送別亡靈。

後由老伴或年長婦人將亡人之枕撕一小口,置於棺下,盼亡人早超生,待出殯之日,火燒於家門外。

3.報喪

衣殮後,孝子成服須先報喪,以「三五麻紙」張貼於家門上,男左女右,家中若夫婦一方早已亡故,左右皆貼,為報喪紙,示親朋鄰里,家中有人去世。

最重要的是向「人主」報喪(人主,亡人之主。

)男亡報娘舅,女亡報娘家。

孝子須頭系三角白布,穿鞋要偃後並趿拉著走,亡父偃左,亡母偃右,雙亡皆偃。

來到人主家,進門雙膝跪地,泣報喪情,呈上扯下的孝布(白麻布),叩請人主即去探驗,便於入殮。

4.大殮

大殮為「成棺」,即將亡人遺體入棺,做最後的告別。

棺木安放之前,由亡者之兒媳或孫媳,將其生前所用陶瓷碗,在棺前摔碎,大哭,曰「摔十病缽」,用孝情感化亡者,求他帶走各種疾病,以保全家平安健康。

棺木放好後,上鋪布單,擺七枚銅錢呈「北斗七星」狀(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喻為「後背(輩)有錢財」。

由長子抬頭端,次子抬腳端,屍殮入棺。

將亡者生前喜愛之物置入棺中,手中握有少量銅錢之類。

亡者身上置桃樹一枝,便於途徑「惡狗村」時防身。

入殮後要釘棺。

役人釘棺時,孝屬皆跪於棺前說「××躲釘子!」孝屬們要吊哭一番,放置「長命燈」於棺上,大殮完成。

5.靈堂喪棚

靈堂喪棚多設於自家堂中,棺木頭東腳西放置後,用「避沙珠」(棺前置四扇窗格式的木架,上有彩畫玻璃)隔開靈堂,前為祭堂,後放棺木。

棺木兩頭置地面若干穀草,孝子跪哭於頭端,孝女、孝婦坐哭於腳端。

「避沙珠」前放靈前山,中有紙戲台,為亡者演戲。

6.行魂(燒紙)

傳說人死後,進入「六道輪迴」之前,先到「望鄉台」上,回眸生前的世界,注視子女的孝行。

所以在亡人死後的第三天夜裡,孝子為首,全體孝屬進行行魂禮。

約21點時,孝屬沿預定的「送殯」路線行進,白紙燈籠領路,孝屬各持供香一支,孝子沿途大聲哭泣,讓亡者感其傷悲。

7.弔祭

親友弔祭亡人,講究孝子重孝在身不便送客,親友尋問是否需要幫忙就寒暄告退了。

如出殯日期為第七天或第九天,一定要在第五天停止弔祭,謂之「避孝」。

親友弔喪,門外必有人恭候報之「來客!」院中奏鼓樂,客行香奠祭,孝子孝女跪哭,吊者行四叩首起立,由孝子跪行而出,將哭喪杖橫置面前,行二叩首,後為賢孫,次為孝女、孝媳,均要「還禮」。

(二)喪葬的過程,詮釋孝悌之心

儒家提倡「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

在平遙,葬的過程莊重,講究。

其中,點主和出殯最為重要。

1.點主

《清稗類鈔》喪葬類有「因武王載文王木主以伐紂」。

點主是給亡故的祖先建立木主,家鬼依木不依墓。

平遙人家多有孝子報祠堂人員寫入「神則」上(神則為宗祠祀祖圖),春節初一到初五,各家供掛神則,家屬叩拜,年年如此。

  出殯時將神主放入喜轎中,神主盒披黑紗,插柏葉枝,為「神主轎」,隨棺木到地頭,下葬後神主由孝子抱回端坐轎中,直至家中,為「移魂」。

有主,後人便能祭祀祖先,不忘祖本,是儒家孝道中不能忘本的突出體現。

2.出殯

出殯,入土為安之日,多由陰陽先生推定,須從亡日數起,取單日出殯,防「重喪」。

若亡者已為耄耄之年且「四世同堂」,可延至第四十九日安葬,便於子孫能更好地盡孝悌之心。

在平遙,為讓鄰里鄉親知道子女的孝道,出殯當天,家門外擺放一大枝柳樹,謂「掩魂杆」,待父母下葬後栽於墓上,以保佑家中香火旺盛。

此外,「掛包頭,別帔金」之俗,體現喪者福壽雙全、兒孫滿堂。

出殯時,前為孝子白布拉靈,為「拉御車」,後有孝媳孝女「托靈」,以表達對父母的孝心。

行至地頭,孝屬要「辭靈」(對靈柩四叩首)表達父母對其養育之恩。

(三)葬後的祭,以表追憶之情

孝要求「祭則觀其敬而時也」。

春節對聯的要求:喪祭期中用白紙,喪後當年用淺灰色紙,次年為藍色紙,三年過後,才可用紅紙門聯,且要求孝子孝女三年內不能外出拜年。

葬禮結束的第二天上午,孝屬要同赴墳地祭叩添土,為「園墓」,不准哭壕,以慰父母在天之靈。

逢七祭。

喪日起每七天祭祀一次,五七、盡七(七七)要去墳前,燒紙活。

每七日,孝屬哭泣,求得閻王對父母亡靈的開恩。

祭期依子女數來定,每人順延一天,以表對父母的戀戀不捨之意。

盡七祭要多燒金箔錁子,百紙日祭燒紙制糧斗,寄往冥間,讓艱苦生活、奮鬥一生的亡者在陰間莫受貧窮之苦。

<br> 百紙。

喪祭後百日之祭,祭於墓前。

不按百天之日計算,依喪者子女數,每人從百日中減去一日,提前祭祀,表達子女迫切祭奠亡故父母之情,是「長盡七,短百紙」習俗中儒家教化的真實體現。

祭祀活動多燒紙活,各種紙活的底面須由孝子、孝女親自糊,平遙講究焚燒無底面的紙活等於未燒,實為未盡孝之舉。

孝屬親自動手做紙活,實為一片孝情,難用錢買。

《孝經・喪親章》載:「孝子之孝也,哭不 ,禮無客,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平遙習俗,從父母逝去到喪後的祭,孝女、孝媳多用哭腔訴說父母生前的好,表達父母逝去的傷痛。

平遙的喪葬習俗比較完整的體現出儒家「孝子事親也,……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的要求。

孝道流傳千百年,滲入中國人的一切生活之中,中國社會徹始徹終皆為孝道所支配。

民間習俗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行為習慣的直接體現,滲透到其中的文化思想也延續下來。

喪葬習俗作為中國民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體現出來的孝道思想,既有「善事父母」的倫理意識,也有對祖先崇拜、宗法性、人文性的禁忌思想。

中國傳統喪葬中有重孝道、重血緣、重倫理的突出特徵,反映到最根本的仍是一個「孝」字。

可以說孝道最初就是由喪葬之禮產生而來。

出 殯

出殯是喪禮的關鍵程序,是入土安葬之日,許多民俗內容要在這一天進行。

出殯的日期選定,多由陰陽先生推定,但有一條原則,要從死亡當日數起,取單日出殯,以防「重喪」。

至於日數,如果死者還不到60歲,且有父母健在,最多在第七日安葬,甚至第五日安葬。

特別是晚年喪子女者,停柩過長,只能更多地刺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父母慈心。

平遙民俗以年滿60歲亡者稱「老喪」,30歲以上為「夭折」,20歲以上為「殤折」,20歲以下為「少亡」。

對於「少亡」、「殤折」者,甚至有第三日入土者,且無隆重儀式。

如果死者已耄耋之年,而且「四世同堂」,則最多可延至第四十九日安葬,以便使子孫們能更多地盡孝悌之心,表現了漢民族以孝為本的儒教傳統文化特色。

當然,舊時貧富不等,要視家景而異。

 出殯之日晨,即於大門前擺放一土坯,上置陶盆和金箔紙貼的菜刀狀紙片,平遙人稱「撈飯盆盆切菜刀」,旁邊再把死者枕頭中的蕎麥皮倒出點著,讓其自燃。

近年來由於燒枕頭時煙霧嗆人,多已廢此俗。

大門外懸掛「歲紙」,張貼白紙對聯。

靈前擺供自家製作的祭菜。

門外還要放一大枝柳樹,謂之「掩墳杆」,下葬後栽於墓丘上,柳樹易成活,寓意輩輩留根。

 早飯後,吹鼓手及從賃鋪租來的棺架、龍槓、棺罩、招魂幡、神主轎、銘旌樓及其他執事(儀仗)都已到位,人役也都由賃鋪僱請,統一服裝,也有由喪家組織一部分親友抬棺、舉儀仗者,以減少開支。

早飯後即開弔,最先到的是各姻親女親家(男親家一般不來),平遙民俗講究親家出殯要爭先到,以示親近,抬送的祭菜也很隆重,多同時備有挽幛、花圈等。

靈前從一大早就有司禮人等恭候了。

其他親友也間雜著前來弔孝,「人主」家則姍姍來遲,常延至中午才到,一則表示高貴矜持,二則表示痛苦無比,也有藉故攪鬧喪主者,以泄平時積攢之各種矛盾之憤。

弔孝之禮全部行完,平遙還有「掛包頭,別帔金」之俗,老喪者生前福壽雙全、兒孫滿堂者,多用此俗。

兒孫按輩分進行,成年人要夫妻同時進行,跪在靈前,孝女、孝媳把提前用淡色綢、布縐成的帽戴到頭上,再別上黑呢布花(下以金紙襯底),孝子則把布料折起,披於肩上,父亡帔左,母喪帔右,雙亡雙帔,還要頭插紙制「果子花」和柏樹葉,懷揣小圓鏡等。

男女兒孫所用的「呢布金底花」,圖案各有不同。

這一程序由司禮婦女及眾女親家協助操作。

「掛包頭」時,鼓樂改用喜慶樂曲,表示子孫後代已把喪晦之氣丟棄,從此化悲為喜,精誠團結,振興家業,以慰亡靈。

中午開飯,宴請人主和眾親友及幫忙之人,司禮人領孝子敬酒跪謝。

孝男孝女們則要在靈前八仙桌上吃飯,為「送別家筵」,要多放筷子一雙,以示與死者一同就餐。

 出殯時間一般在下午3時左右,由陰陽先生擇定,同時也擇定了入土吉時。

出殯前先統一跪吊一次,焚香燃燭,奠酒燒紙,隨即又在喜慶樂曲中「請主」,即孝子抱死者神主盒或遺像出門外,放置於神主轎中。

再在親友哀哭中「起靈」,即4~8名役人用短杆綁好靈柩抬出,起靈後,下面支放的木凳要立即踢倒。

靈柩安放於木架上,上加龍杆,扣上「幡罩」(棺罩),清代規定士庶人等喪禮,「柩輿上竹格垂流蘇,槓飾紅碣。

輿以布衾復棺,不施幃蓋」。

而士庶喪禮,棺木最多允許24人抬,五品以上方可用32人抬,但清代的捐納制度,使這些禮制早巳成為一紙空文,平遙富商濟濟,捐納官品者隨處可見,所以清末時期,百姓中只要有錢,任你鋪張排場,無所謂什麼「禮規」了。

多用「三十二抬獨龍槓」,棺罩裙上的彩繡做工精良,圖案華麗,多為「二十四孝」、「五蝠捧壽」等吉祥內容,上有大玻璃頂,閃閃發光。

有賃鋪的抬棺領隊人,手敲小銅鑼吆喝著,使32名抬棺人步調一致。

前面孝子以白布帶拉靈,平遙人稱「拉御車」,後面有孝媳孝女「托靈」。

送殯隊伍很長,前導為開道旗鑼,金童、玉女,招魂幡8~16支,還有飛龍旗、飛虎旗、飛豹旗、飛鳳旗、三尖刀、偃月刀、象鼻刀、金立瓜、金鉞斧、金天鐙,數量很多,有的分好幾組,分段插在行進隊伍中。

「銘旌樓」類似碑亭狀,轎式四人抬杆,亭中旌布上書死者的官品、功名等。

神主轎在靈柩前,之間有僧、道隊伍誦經者,有鼓樂隊,分班間行於送殯隊列,鼓樂多者有「三班」。

男客步行跟隊,女客分坐馬車若干輛。

平遙富商家出殯,各種紙人紙馬等紙活花樣很多。

<br>  送殯途中,也有親友攔靈路祭者,臨時擺放矮桌供祭,孝子應還禮以謝。

<br>  送殯隊伍行至「行魂」的結止地,即全部停止前進,鼓樂停奏。

以孝子牽頭,全體送殯親友一齊向靈柩跪倒,四叩首,謂之「辭靈」。

然後撤去棺罩頂及繡花罩裙、流蘇等,僅留罩架和灰色罩襯,各種執事及僧道都返回,只留一班樂隊和神主轎隨行,「銘旌布」放入轎內,銘旌樓退回。

行至墓地,孝子先供拜后土神,再按時下葬,墓穴引道下先放短圓木若干,靈柩以數條大繩緩緩吊下,再從圓木上推靈柩入墓窯。

窯內放入磚瓦墓誌、「服侍」、長命燈、遺飯缽、銘旌布等,孝子以衣袖把棺蓋從頭抹到腳部後即退出,再以磚砌堵墓門,用土填坑,並築墓丘,孝子把柳木掩墳杆栽到墓丘中央,並背著用雙手往上象徵性拔兩下,並吆喝:「X X,起!」寓意期盼後世起家,先人早轉世。

子孫們用過的柳木哭棍全部插入墓丘前,期待柳木生根發芽,象徵家族香火旺盛。

最後,孝子們供拜於墓前,焚燒全部紙活。

入土安葬儀式畢,孝子捧神主端坐轎內,返回家中,鼓樂吹奏伴行,謂之「移魂」。

到家後將神主及遺像奉供於桌上,擺供品祀之,孝子焚香叩拜,謂之「上飯」,然後孝子脫去孝服,出殯之禮宣告完畢。

家中院內,起靈後立即有役人拆棚收拾,扯去各種白楹聯等喪事標誌。

眾親友辭靈後一般不返回,就地告別返回自己家。

返回喪主家者,進門後要有人問:「都回來啦?」答:「都回來了!」也是一項趨吉民俗,進門後每人都要喝一碗豇豆米湯,取義主家祝各參與者強強健健。

夜間司帳、司禮人交帳、宴請辦事受勞人,許多人家須藉助辦事人員,連夜分家,分割家產,安排在世老人的生活撫養照料,也頗費口舌。

分家要寫分單,每個兒子一張,並各執其業。

(西河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逝者安息——喪葬禮儀

大家好,這裡是品茶喝酒嗑瓜子的小談文化。今天跟大家聊聊喪葬禮儀。古代按照周禮「生有所養,死有所葬」的原則,把對死者的安葬當成莊嚴、肅穆的大事。喪葬禮是表示死者脫離人生和社會,,同時寄託生者的哀悼...

裝老入殮,安床報喪——漢族舊時的喪葬禮俗

漢族的喪葬禮俗,是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漢族在全國範圍內所實行的葬禮習俗。當然,如今社會也只有和我老家一樣的山村裡邊還在實行,今日我將其講述給大家,是希望將其記述下來。目的是讓後人知曉,我們的...

慶陽喪葬習俗,這些傳統一定不能忘!

慶陽喪葬習俗以農為本的慶陽經濟,決定了漢民族自遙遠的古代以來就形成了視土地為生命,講究人死之後「入土為安」的思想意識,土葬成為漢民族數千年以來的標準葬式。董志塬一帶自漢代以來的墳墓形式為長方形豎...

農村的喪葬習俗

在農村人死後,首先立喪主(死者的長子或長孫,無孫則以次子)、喪婦(死者之妻,無者為喪主之妻)和司禮,買棺材和幫他穿壽衣,棺槨多數用松柏。棺木的板數須要雙數。外形一頭大、一頭小。棺材外面全部刷黑色...

運河沿岸的殯葬習俗

舊時德州實行土葬,禮俗相當繁雜,重於婚嫁之禮。倒頭。俗稱咽氣。病人垂危之際,為他梳頭、洗臉、穿好壽衣,抬到靈床上,靈床搭在正房堂屋的明間。壽衣一般里外單棉三至五套,有的多達十三套,女的戴鳳冠或首...

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你知道有哪些嗎?

喪葬禮儀,既是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也是最後一項「脫離儀式」,它表示一個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長期以來,民間普遍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人死後,靈魂不僅仍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