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一座奇蹟之城--聚焦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國內外專家的開封之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5月21日至23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鄭州召開,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內外著名考古學家、文物保護專家相聚中原,共話當代考古學發展的前沿問題。

在此期間,一些國內外著名考古專家來到古都開封,舉辦數場公共考古講座,在北宋都城新鄭門遺址感受開封「城摞城」奇蹟。

講座帶你走近考古學

「距今5000年之前,是否真的有一個稱作『中國』的實體?是否初步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可以『中國』命名的文明?」

5月22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新偉教授做客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舉辦了一場名為《最初的中國、共識的中國和理想的中國:考古學證據和推想》的講座。

李新偉教授提出的幾個特別的問題,頓時吸引所有觀眾去思考何為最初的「中國」和最初的「中國夢」。

李新偉,考古學博士,曾主持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發掘,獲得「十大考古新發現」和田野考古獎等。

在演講中,李新偉教授介紹說, 回望5300年前的中國史前文明,從遼西地區的紅山文化到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化,從中原的廟底溝文化到長江中下游的凌家灘文化,各種古文化交相輝映。

它們之間必然發生過更多如紅山文化和凌家灘文化之間長距離交流的現象,正是在這一次次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不同文化的古代先民突破了地域限制,開始逐漸形成共同的宇宙概念、與天地溝通的方式及包括墓葬禮儀在內的禮儀制度。

各種文化的基因逐漸具有廣泛的相似性,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了一個相互作用圈,就是最初的「中國」。

在演講中,李新偉教授抽絲剝繭、縝密有序,以豐富翔實的文獻和圖片資料展示出史前時期的聚落生活形態,進一步挖掘史前生活中的文化聯繫,從整體墓葬形態到具體出土玉器、人骨,提煉出「社會上層遠距離交流」的概念,層層深入、言簡意賅,論述了「最初中國」「共識中國」「理想中國」的構建過程。

「從考古視角看史前『中國』,李新偉教授從一個考古學家的角度,為我們描繪出中國奠基時刻的畫面,這比古史記載更真實、更生動、更壯麗。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一位學生聽完講座後不禁驚嘆。

在開封期間,幾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考古專家為與會者帶來一場場深入淺出的專題講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袁靖教授以《風吹草低見牛羊 ——中國古代黃牛和綿羊的動物考古學研究》為題,簡要介紹人類在開發家養動物獲取穩定的肉食來源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家養動物用於精神寄託、建立禮制和強化軍事力量之中,家養動物與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進程密不可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魏堅做了以《元上都——擁抱著文明的廢墟》為題的學術報告。

魏堅教授認為元上都作為元王朝的夏都,是在兼容並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在總體布局上體現了多元開放、草原氣息濃厚的個性,既具備了中原城市的傳統模式,又體現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特色,我們應保護好元上都遺址,使破碎的殘片可以變成人類文明的教科書。

文化遺產的發現、保護與利用,說到底是為了公眾。

一位熱衷於考古學的河南大學教師說,許多人認為,考古學非常呆板和枯燥,認為考古只是扛著鐵杴去挖坑,這是非常大的誤解。

他說,中華文明有著豐富的資源,需要解讀和宣傳。

考古學是小眾,但考古事業則更寬泛。

魏堅教授說,現在考古學正在經歷著更加大眾化的變化。

考古學家應更加主動地走出象牙塔、走近民眾,通過向社會開放考古工地,舉辦出土文物展覽、考古講座等方式,讓公眾更加了解考古。

感受開封「城摞城」奇觀

5月23日上午, 參加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的國內專家及英國、俄羅斯、德國、日本、韓國、宏都拉斯和印度等國家的200多位同行來到開封新鄭門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感受「城摞城」奇蹟。

「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開封城摞城,龍亭宮摞宮,潘楊湖底深藏幾座宮……」這是民謠傳說,還是歷史?

1981年,開封園林部門準備在龍亭大殿前的潘家湖中間堆築一個湖心島。

在龍亭湖底清淤過程中,推土機意外地推出了許多殘磚碎瓦,後經考古發掘證實,這些殘磚碎瓦是明代周王府遺物。

據史書記載,周王府是在北宋、金皇宮遺址上修建起來的。

周王府的下面是什麼?真的埋藏著一座千年皇城嗎?大規模的宋城考古從此拉開帷幕。

歷經20多年的考古發掘,2002年,我國考古學家宣布,在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兩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

考古發掘證明,在地下10餘米處有魏國國都大梁城,距地面10米左右為唐汴州城,約8米處為北宋東京城,約6米處有金汴京城,5米至6米處是明開封城,3 米左右處建有清開封城,包括3座國都、兩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形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

疊壓層次之多、規模之大,在中國5000年文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為重現開封「城摞城」歷史奇觀,我市2012年正式啟動開封「城摞城」新鄭門遺址項目。

新鄭門是北宋東京城外城上的4個正門之一,位於今開封市區的漢興路以北、夷山大街以西區域,城牆保存較好、埋藏較淺。

該遺址規模宏大,整個門址是一個呈長方形的瓮城,南北長約160米,東西寬約100米,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

目前,新鄭門遺址考古發掘面積為3000平方米,清理深度最深處已超過8米,先後揭露兩層洪水淤泥層和5層不同時期的文化層,發現並清理了宋、金、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大量文物及考古遺存,直觀地展示了古代開封城「城摞城」現象奇觀。

除了「城摞城」「牆摞牆」,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很多「路摞路」「門摞門」「馬道摞馬道」的奇特現象。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王三營向專家介紹,繁華的中山路是開封市舊城的中軸線, 其地下8米處,正是北宋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一條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間,分別疊壓著明代和清代的路面,這種「路摞路」的景觀意味著從古代的都城到現代的城市,層層疊加起來的數座開封城南北中軸線沒有絲毫變動。

為探明宋、金城牆的結構和疊壓關係,考古工作者在宋內城北牆西段進行了考古發掘。

發掘情況表明,明、金、宋3座城牆自上而下疊壓在一起,城牆雖系夯土版築而成,但夯層、夯窩均有明顯區別。

明周王府蕭牆遺址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淤埋於地面下3米至5米處。

從周王府紫禁城北牆的城牆解剖情況看,發現城牆分為兩部分,上層為明周王府紫禁城北牆,下層為北宋皇城北牆,兩牆相互疊壓在一起,證實了明周王府確係利用宋宮舊基建造而成。

層層疊壓起來的6座城池,立體地展現了開封2000多年古代城市變遷史。

眾多考古專家認為,新鄭門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規模宏大、操作規範、價值突出,是研究北宋都城的重要平台。

歷史饋贈,應該好好珍惜

開封,歷經幾千年的沉浮滄桑,創造了一座城市數次消亡又復甦的歷史奇蹟。

「新鄭門遺址,絕對是世界奇觀。

」聽完會場專家的簡單介紹,來自宏都拉斯人類學與歷史研究所的專家維吉里奧·佩德雷斯·特拉佩羅顯得很興奮。

維吉里奧·佩德雷斯·特拉佩羅對開封新鄭門遺址很感興趣。

他說,無論是院落、水井、草舍、雞舍都是古城開封「城摞城」奇觀的真實呈現。

雖然還沒有完全建好,但是已經可以看到其恢弘的氣勢和別具一格的架構。

他指著正在遺址中忙碌的工作人員說:「我現在想穿上工作服,與開封的考古工作人員一起工作。

與泥土打交道,我非常享受。

印度考古調查局考古所所長桑傑·庫瑪爾·曼紐爾向承擔該項目考古發掘工作任務的王三營介紹了他們近期的工作,在薩拉瓦提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手工業聚居區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發掘了3層文化堆積,發現了規整的手工業作坊、銅的冶煉、珠飾的製作、陶器的製造等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我們的考古發掘工作與開封新鄭門遺址竟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大自然的歷史饋贈,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和遠東民族研究所的專家伊夫里耶夫用流利的中文表示,現階段應高度重視對我們多樣且具創造性的藝術形式及豐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廣闊的視野、明確的目的以及多種資源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在考察新鄭門遺址期間,很多中外學者把鏡頭對準了挖掘現場,留下了珍貴的影像。

一位來自杭州的考古學專家說,能在新鄭門遺址挖掘過程中進入現場是一個很值得回憶的經歷,如果不多拍些照片就太可惜了。

據了解,新鄭門遺址整個發掘工作將在兩年後完成。

屆時,沉睡地下上千年的北宋東京城新鄭門遺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屆時,中外遊客就可以欣賞到「城摞城」疊壓奇觀,進一步感受開封這座城市的無限魅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都開封「城摞城」

「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龍亭宮,『宮摞宮』,潘楊湖底幾座宮……」一段流傳於開封民間的順口溜,道出了開封地下驚天的秘密。 開封地處黃河中下游,地勢平坦,常遭水患。史料記載,歷史上開封...

逆過程的考古學:信息學視野下的考古埋藏學

考古是對人類歷史的逆探索過程——已經消失的歷史,通過對其物質性遺存的考古學處理,可以重建、復原並進行研究,這是現代科技賦予人的獨特能力。張立東先生的《手鏟釋天書》,以訪談的形式披露一批著名學者關...

堅守之路——中國公眾考古走向何方?

格林.丹尼爾(英國考古學史專家)認為含義有二:①、人類歷史時期物質遺存的研究;②、人類史前時期物質遺存的研究。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認為考古學的定義為:①、考古學研究所獲得的知識或繼續使用這種知識的...

考古學家唐際根:想讓商朝「活」起來

新華社記者劉雅鳴、桂娟「激情」「富有想像力」「熱血青年」「闖勁」「意識超前」「性格鮮明」……描述一位考古學家,這一系列詞彙通常是並不多見的。但在唐際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