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青海的麵條才能稱作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泊風
當陝西麵館在全中國的美食街都能覓得蹤影的時候,仿佛陝西面就的成了天下第一!許多西北地區的群中看到這個情況感到不服,要是陝西面天下第一,那麼山西人的臉往哪擱?甘肅人的臉往哪擱?新疆人的臉往哪擱?還有青海人的臉!往哪擱?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誰家才有天下第一的麵條?
1、天下第一面
那是2002年的11月的一天,青藏高原上的寒風吹地考古學家們睜不開眼睛,海拔兩千多米的青海民和的冬天,還是讓人有一些吃不消的。
糌粑早都因為天冷在外表裂開了口子,孬茶也不再飄著溫暖的白霧,考古學家手裡拿著的小刷刷卻沒有因為天涼而停下,因為那一個倒扣的陶碗好像總是呼喚著什麼,撩騷著考古人員的心緒。
等著這個陶碗被輕輕地翻過來的時候,考古學家把手上的刷刷扔到了一邊,輕輕說了句:「鬧子個先人哎!」(我的祖宗啊!)
一碗明晃晃地麵條突然在考古學家的眼前出現,根根分明的樣子同水井巷裡師傅拉的二細麵條沒有絲毫差別。
「把這麼個遺蹟挖哈出來溜,鬧今天晚上一定要整哈碗炮仗倆!」考古學家如是說。
(挖出這樣了不得的遺蹟,今天晚上我要吃碗炮仗慶祝一下。
)
喇家遺址的發現了麵條遺蹟,這一考古學發現不久就傳遍了中國大地。
經過鑑定以後專家學者們認定,從喇家遺址挖出來的這一碗麵條最起碼有個4000多歲,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麵條。
它到底是拿什麼做的呢?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和研究之後,學者們認為它的主要成分是小米,這一碗麵條的是拿小米麵做的。
不過有一些人對此進行質疑,認為小米麵的延展性太差,做不成Q彈爽滑如同紅燒牛肉麵那樣精道的麵條的,所以有的學者還認為這種麵條裡面含有麥粉的成分,這就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思考。
因為黍粟是中國本土起源的那一點問題都沒有,涉及到麥粉就不一樣了,因為大麥、小麥現在認為是西亞傳入中國的,如果四千年前都拿麥粉做麵條了,到底麥子是從誰家先種植的那就不清楚了。
最後在多方學者共同確認下,還是確定這碗麵條的主要成分就是小米麵,所以不涉及小麥的問題,文明起源的問題也就可以繼續懸置了。
不過之前關於小米麵不勁道的問題倒是民間的高手們幫著解決了——麵條分拉麵和軋面,只有拉麵對麵條的延展性要求比較高而已,軋面沒那麼多要求。
說了這麼多隻想強調一句:天下最早的第一碗麵條,那可不是陝西的,那是青海的!
【青海乾拌面】
2、天下第二麵條
上世紀80年代末,盜墓賊在新疆地區的流竄讓許多考古工作者感到痛心疾首。
在幾次向上級請示後,上級終於決定開始對今新疆鄯善地區蘇貝希遺址的挖掘。
在挖掘過程中,許多盜洞的出現讓當時的考古隊心灰意冷,「還會有有意義的文物遺蹟出現嗎?」這是當時每一個考古隊員都會虛著心問自己的話,在這次挖掘的過程里很少出現有價值的文物。
可黃沙里不能回頭,考古工作者只能繼續咬牙堅持繼續工作,不然就連剩下為數不多的文物也可能被盜墓賊偷走,之前受的苦也就很可能功虧一簣……
唰唰唰,唰唰唰……一個考古工作者在對著一個器皿加快了手裡的頻率,因為在那個陶盆里有著一些讓人迷惑的東西,隨著沙土逐漸地散去,考古隊所有人都圍了過來,他們面對眼前的這一盆條狀物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惑和前所未有的震驚。
「這是什麼?」
「不會是麵條吧?」
「就是麵條吧?」
「看著疙瘩瓦什的,就是麵條吧!」
麵條!這一碗麵條的出現立即就震驚了整個考古界。
因為人們發現麵條的存在要比傳世文獻早得不知道哪裡去了,在經過碳14鑑定,這一碗麵條最起碼距今2400多年,在當時可是改寫了麵條的發明史(當時喇家遺址的麵條還沒被發現)。
在當地的挖掘中確實發現了大麥和小麥的遺蹟,也發現了黍和粟,這代表著新疆早在2400多年前就已經是為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做出貢獻了,一帶一路的歷史也就不光只該從漢代的絲綢之路寫起了。
蘇貝希出土的這碗麵條只能在時間上算作天下第二了,不過根據周圍出現了的小麥、大麥來看,蘇貝希遺址的麵條,從口感上應該比喇家遺址的精道點。
麵條嘛,還是好吃最重要。
3、天下第一湯
要是談起如何判別一碗麵的好壞,那除了麵條以外最重要的莫過於下麵條的湯。
要是湯熬不好,那面也不好吃。
為啥陝西麵館名揚海內呢?那就是因為有一口銷魂入骨的湯啊!
而且不是吹陝西熬的湯那可是歷千年而不滅的!
2010年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在咸陽機場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戰國秦墓時,發生了驚人的一幕。
考古學家在搬運銅鼎的時候,聽著鍾里咕咚咕咚傳來一陣似乎是液體的東西,可是在現場並沒有發現有漏水的情況。
這讓考古學家們後脊樑一冷,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說著他們便停下了搬運的腳步,把銅鼎放下仔細查看。
在他們把銅鼎的蓋掀開的時候發現鍾的底部竟然有一股不明覺厲的液體。
「你說,這是個啥麼?」
「額看,有點像尿……綠不唧唧的。
」
「瓜慫,咋能是尿捏?你聞聞,一點都不像尿。
」
「那這是個什?」
「好像是塊骨頭。
」
「額滴神,這不四一大鍋骨頭湯吧?」
考古隊的劉呆運之後就拿了個鑷子,把裡邊的東西拿起來觀察,發現鍾裡邊的確是有類似於雞的禽類的骨頭。
骨頭已經被浸漬得呈現銅綠色,數量應在10根以上。
這真的是一鼎味道醇厚的千年老古湯!在場的人都恨不得拿個勺來一口,但一想想要保護文物,都壓下了這個念想。
【劉呆運在查看骨頭湯】
在成語裡有「鐘鳴鼎食」這麼個詞,意思是大戶人家飯點敲鐘,拿鼎吃飯,諷刺或者形容別人生活奢侈豪華。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都覺得這個成語是種誇張的說法,鼎應該是種禮器嘛,怎麼會用來煮肉?「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這些詞不都表示鼎是一種重要的禮儀的象徵嘛?
其實在周鼎里主要有三種鼎,鑊鼎形體巨大,多無蓋,用來煮白牲肉。
升鼎也稱正鼎,是盛放從鑊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
羞鼎則是盛放佐料的肉羹,與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陪鼎」,這三種鼎都是用來煮肉的。
【大骨熬湯誰家強?】
陝西出土的這一鼎2400年前的骨頭湯確實佐證了文獻里關於鼎的說法,也證明了陝西人煮湯的本領那可是從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練起來的。
今天討論誰家的麵條做最早,誰家的湯煮得早,好像對國內外的資深食客來說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到今天為止哪個省的麵條做的最好吃!
您說呢?中國哪的麵條最好吃?
中國最早的麵條是在哪兒發現的
文/泊風當陝西麵館在全中國的美食街都能覓得蹤影的時候,仿佛陝西面就的成了天下第一!許多西北地區的群中看到這個情況感到不服,要是陝西面天下第一,那麼山西人的臉往哪擱?甘肅人的臉往哪擱?新疆人的臉往...
青海發現4000年前的一碗麵條,竟然把中國歷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說起麵條,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吧,我們幾乎沒幾天都要吃一次,但是麵條的來歷,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在2002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青海省民和縣境內出土了一碗4000多年麵條。
民工在磚廠挖土,不小心挖出人類無法解釋的歷史,獎勵一百元
中國古代文明在世界歷史上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不過對於歷史研究除了古籍之外最直接的就是挖掘古蹟,不過我們國家是禁止主動外出尋找古墓以及古蹟的,所以現代發掘的很多古蹟以及古墓都是靠著百姓偶然發現,然...
陝西農村挖出中國最大古墓,破多項中國記錄,專家:是秦始皇祖宗
在一九七五年的五月份,陝西當地的考古部門派出來一部分老虎專家前往寶雞市的鳳翔縣,接到的指令是要尋找出這裡的歷代君王所在的秦皇家陵園。翻過很多資料查閱了不少書籍最終考古隊來到了靈山附近,在這裡他們...
隨著民工一鋤頭,「世界第九大奇蹟」被發現,文物局長:這是天意
其實有很多的考古遺蹟都是由百姓偶然發現的,就像是修房子啊,工地施工之類的。畢竟中國的歷史太長了,各種王侯將相的墓更是數不勝數。現在許多人都會去批判考古學家,這其實是很不嚴謹的,因為歷史需要考古來...
20年前,中國發現了一處特殊遺址,看過的人無不熱淚盈眶
災難來襲,地動山搖,母親環抱著嬰兒,跪坐在地上,用自己羸弱的身軀對抗災禍... ...雖人力在天災面前於事無補,但是,千百年後當母子的遺骸重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為我們傳遞的人性光輝有多麼偉大!喇...
為什麼盜墓賊總比考古隊先找到古墓?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概念,考古是近代才有的概念,作為文物保護設立的部門。也就幾十年的時間,而盜墓,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自從挖了萬曆皇帝的陵墓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之後,就明文規定不許主動挖掘古墓,以...
揭秘中國麵食的起源與發展(上)跟著考古學家穿越歷史
麵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餅……說起我國的傳統麵食種類和做法,有些人不但能如數家珍般脫口而出,更是在技藝上精湛了得。但是,如果追溯其發展歷史,比如古代的饅頭是什麼樣子,麵條的歷史有多久,麵...
中國出土4000年前麵條,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做工技藝比現在還高
考古學家在中國一個古老的居民地進行挖掘,當翻轉過來一個陶土製成的碗後,發現裏面居然安靜地「睡」著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麵條,這堆「植物化石」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
民和中川考古發掘有重大發現挖掘各類遺蹟48處 出土各類器物300餘件
青海新聞網訊 9月6日,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美一村鄂家東遺址的發掘工作結束。35天的時間內,實際發掘面積逾500平方米,發掘出土各類遺蹟共計48處,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水晶等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