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華:建立中國考古學「時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容摘要:1932年出生的仇士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在夏鼐的奔走下,上世紀50年代末,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仇士華和蔡蓮珍被調入到考古研究所,成為這裡的拓荒者。

1965年初冬,考古研究所的史前考古專家佟柱臣給仇士華夫婦提供了四塊木頭樣品做測試。

仇士華夫婦的工作立刻受到了國際考古學界的關注,他們根本沒想到中國能這麼快開展碳14測定。

碳14測年對於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的最大貢獻是在數以千計的碳14測年數據的基礎上建立了舊石器晚期以來史前考古年代序列,使得中國的考古與世界保持了同步。

如今碳14測年已經成為考古人言必稱的常識,但我們不會忘記仇士華他們的開創性探索。

作者簡介:

人物速寫:羅雪村繪

暮春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們來到仇士華先生的家。

暖陽透過玻璃窗照進屋內,腿腳略有不便的他已經為我們泡好了明前綠茶,陽台上的綠色植物映襯著潔凈的客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舊石器考古與遺產論壇在河北陽原舉行

6月11日,中國舊石器考古與遺產論壇在河北省陽原縣舉行,來自北京、天津、湖南、吉林、安徽等15個省市的考古專家、高校學生130多人齊聚泥河灣,共同見證人類文化遺產創造出的光輝燦爛、豐碩雋永。

考古遺產保護推動公共考古學發展

10月11—12日,全國考古工作會在武漢召開。學者提出,考古學界必須向社會闡明考古學的意義和考古遺產的價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考古遺產保護中。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表示,國際上開展了許多面向...

我省《渤海上京城》獲金鼎獎

本報訊(豫文)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1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本次大會為開放式會議,近400名中外考古專家正式出席,另有300名考古學者列席,是中國考古學界的一次盛會。 在本次...

張光直:考古學領域最後的巨人

內容摘要:作為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考古學界最富國際聲譽的學者(曾任哈佛大學人類學主任,榮膺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光直先生這些作品大多寫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在八十年代以來便陸續...

書痴底色:考古人夏鼐

考古人給人的印象一般是駐留在田野間,面朝黃土背朝天,鏟子、耙子、刷子齊上陣,動手動腳找東西的一群人。考古人、考古學專注的是一系列無字天書:陶器、石器、玉器、銅器等等,可以說他們從事著一種「物的...

夏鼐與新中國考古事業

內容摘要:1985),他學識淵博,視野開闊,治學嚴謹,成果卓著,歷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在國內外有著極高的聲譽,享有中國學部委員和國外五個國家的院士稱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