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不解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是一個神話的國度,無數神奇而壯美的古老神話,反映出中華民族撼天斗地、蓬勃奮發的精神,激勵世世代代中華兒女鳳舞九天,勇猛精進。

千古奇書《山海經》,堪稱無數可歌可泣的上古神話的總匯,但幾經滄海桑田,一些著名神話漸漸散落於歷史的星空,廬山真面逐漸變得模糊而淪為絕唱,於是,《山海經》也就成了荒誕不經、難以解讀的巫書。

是三星堆的偉大發現,才使《山海經》所記逐漸變得明朗清晰,書中那些散落的神話,又再一次閃耀出灼灼光彩,重新流動出撼人心魄的生命樂章!

讓我們來看看三星堆是怎樣解讀千古奇書《山海經》的吧!

《山海經》中記載著東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等神樹,說是在東方一個叫湯谷的地方,生長著一株高大的神樹——扶桑,上面棲息著十個太陽,九個居住在下面,一個居住在上面,十個太陽由太陽鳥背負著輪番出行,給世界帶來光明。

後來,十個太陽趁母親羲和生病時,一起跑到天上搗蛋,造成人間草木焦枯,民不聊生。

於是,天帝叫天神羿降臨到人間,並賜給他神弓神箭。

羿來到人間,為振救蒼生而一氣射殺了九個太陽,人間才又恢復了平靜,人們才又過上安居的生活。

而建木則生長在天地的正中央成都平原,高極雲天,樹上結滿天花地果,還有龍蛇等攀附其上,是各路天神上天下地的天梯。

西方的若木則和扶桑一樣,也棲息著十個太陽,太陽的光華普照大地。

傳說中的這三棵神樹,其地理空間分布位置實際代表了太陽東升西落的運行軌跡,反映了我們祖先對天地自然的認知和神話宇宙觀。

但因時代邈遠,後世雖較多扶桑、若木等神樹的畫像,終究只是一種意象圖畫,上古神樹究竟是什麼樣子,卻是誰也沒有見過。

恰恰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群,為我們解讀這些上古神樹提供了參照。

三星堆一共出土了八株青銅神樹,最高者達395厘米,是目前國內出土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也是全世界範圍內體量最大的青銅文物之一。

樹的底座為圓盤狀,樹座呈現穹窿形,猶如一座高矗的神山。

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

每層樹枝皆彎曲橫斜,旁逸向下者枝端結著豐碩的果實,向上者枝端則站立著一隻雄視四方的太陽鳥。

這種形態構造幾乎就是《山海經》中扶桑和若木的翻版,而樹座上鑄造的一條極富特色的龍,其遊動的身體與樹幹串連,又恰似天降神龍的實景雕塑,整株神樹造型高大奇美,布局嚴謹,渾然一體,巧奪天工,又分明具有建木的特徵,這表明它是扶桑、建木等神樹的一種複合型產物,不僅發揮著連接天地,溝通人神的功能,而且形象地再現了美麗而古老的「十日」神話,成為中國宇宙樹偉大的實物標本。

《山海經》中還記載著一個叫燭龍的神,人面蛇身,直目正乘,傳說他的本領很大,只要他一張開眼睛,黑暗的長夜就成了白天,一合上眼睛,白天就變回黑夜。

他吹口氣就烏雲密布,大雪紛飛,成為冬天,呼口氣又馬上赤日炎炎,流金鑠石,成為夏天。

它不吃不飲,不睡覺,不呼吸——因為它一呼吸,就成為長風萬里。

這樣的形象真可謂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然而,三星堆青銅器中,有一件被人們稱為「千里眼」、「順風耳」的大型面具,其眼球呈柱狀外凸達16厘米,儼然就是能觀千里的高倍望遠鏡。

其整體造型形象威嚴,氣凌八方,真是曠古絕今的神物,這難道不是「直目正乘」,主陰主明,具有無邊威力的燭龍的形象寫照?

如果就此說三星堆解讀了千古奇書《山海經》,還有點不令人信服的話,那麼,我們再看《山海經》中對龍、鳳凰、鸞鳥和治水英雄鯀的記載,結合三星堆文物以探究竟。

神話中的龍可細可巨、能短能長,自在往來於水、陸、空,興雲布雨,澤被萬物,神變莫測,往往是天帝天神的駕乘,《山海經》中即說天神如祝融、顓頊等都是乘龍飛行遨遊的。

我們說龍翔九天,但飛翔總是離不開羽翅的。

但是,中國上古時期絕大多數龍的造型是沒有羽翅的,這很讓人懷疑其是否是傳說中能夠自在飛翔的龍,由此也就愈增加了《山海經》的荒誕性。

但情況卻並非如此,荒誕的迷霧因三星堆而消退,得見原始神話龍的本真面目。

三星堆出土的龍蛇,在身上都飾有象徵飛翔能力的刀狀羽翅,其造型正與《山海經》中作為天神駕乘、能遨遊四海的龍的形象相吻合。

鳳凰、鸞鳥則皆是傳說中的神鳥、瑞鳥,能昭示吉祥,帶來平安。

《山海經》中記載說鳳凰、鸞鳥的形狀像雞,滿身飾有華麗的羽毛,是所謂的「五彩鳥」,人們一旦見到,就會天下安寧。

後世的很多鳳凰類圖象大抵皆源於《山海經》的記載,但上古時期立體的鳳凰實物卻極為罕見。

無獨有偶,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即有眾多的青銅鳥和一件青銅雞。

除了神樹上的太陽鳥而外,其他的鳥或飾有如旌旗般的冠羽和長垂的尾羽,或背部的羽翅高高聳起,華麗的冠羽、翅羽與上翹的尾羽相映成趣,雞的形象雖頗具寫實風格,但它那長而豐滿的尾羽也堪稱華麗之極。

這些形象,不是《山海經》中羽飾華美的「五彩鳥」又是什麼?

不僅如此。

歷史上關於鯀的傳說可謂流布甚廣,人皆耳熟能詳。

問題是,不少典籍都說鯀治水無功,死後化為熊。

唯獨《山海經》肯定了鯀治水的功勞,並說鯀是白馬所化。

而在上古神化意念中,神龍天馬是一回事。

這分明是說治水英雄鯀的真實面目其實就是龍馬的形象。

然而數千年來,這種龍馬形象早已失落在歲月的時空中而脫離了人們的視野,直到三星堆的重大考古發現。

這不,三星堆神樹上那條從天而降的龍,其造型是「馬面頭、辮繩身、人手爪、刀狀羽翅」,其它龍及龍形飾的造型也多具有頭似馬面、飾刀狀羽翅的特徵,與其它地區同時期文化龍的形象迥異,表現出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徵。

這顯然是將龍頭刻意鑄如馬面,似乎在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三星堆的龍原本就是天馬的化身,而人手爪,又分明帶有人性化的色彩。

這種龍的形象,兼具天馬與人性特徵,所表征的不就是治水英雄鯀的形象嗎?

夠了,例子我們無須再舉。

因為三星堆有著太多的神奇,其對上古神話的例證與解讀,並不僅僅限於《山海經》,還有《淮南子》、《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等眾多典籍。

我們只能說,蜀史邈遠,其世系傳承及其他重大歷史事件僅散見於漢晉時期方誌、筆記的零星記載。

加之詩仙李白「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的浩嘆,使古蜀史千載以來雲遮霧繞,撲朔迷離。

而三星堆的重大考古發現,再現了業已消逝的三千多年前無比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讓神話色彩濃郁的古蜀史成為信史。

而其神奇精美的文物,冥冥之中又有不少與千古奇書《山海經》暗合,使人們不得不在驚嘆古蜀先民睿智與創造力的同時,重新審視《山海經》的神話史料價值。

三星堆,這一方人神共舞的靈土,這一個青銅鑄就的人間神國,這一則神秘夢幻的人間神曲!詭怪荒誕的《山海經》,因之而明晰,那些古老的神話,因之而彌新,那曾經失落的記憶,因之而永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五大神樹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諸多神樹,下面選取最著名五種介紹給大家。一 不死樹《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有不死之國,他們那裡有不死樹,只要吃了書上的果實人就不會老!

盜墓筆記中青銅神樹的靈感來源,原來這麼厲害

今天我們講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記得幾年前在喜馬拉雅聽周建龍講《盜墓筆記》,第二集裡就講到了秦嶺的青銅神樹,一聽就知道作者的靈感來自三星堆。這個三星堆啊,是三座長約數十米至百米、高約5米至8米,...

這棵神樹,催生了一本盜墓筆記

南派三叔的系列小說《盜墓筆記》中有一本《秦嶺神樹》,裡面虛構出了一棵位於秦嶺腹地深處的青銅神樹:坑中間豎著的,是一根直徑十米左右的大青銅柱子……青銅柱之上還有很多細小但是粗細不一的銅棍……密密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