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的起源,歷史,傳承和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錦,專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

四川古稱「蜀」、「蜀國」和「蠶叢之國」,這裡桑蠶絲綢業起源最早,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蜀錦興於春秋戰國而盛於漢唐,因產於蜀地而得名,在我國傳統絲織工藝錦緞的生產中,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

蜀錦在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有幾大歷史時期。

漢代蜀錦

漢代蜀錦的興起有其特有的自然地理因素,溫暖濕潤的氣候及獨特的水資源是蜀錦生產發展的先天性條件,同時,秦及漢政府對巴蜀地區的開發,特別是李冰都江堰的修造,極大改善了巴蜀地區的交通條件,使得隔絕之地,道路縱橫。

發達的交通條件也為蜀地織錦業的生產帶去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絲織品生產技術,在較大程度上改進了該地區的織錦技術,促進了蜀錦商品化生產及蜀錦貿易業的發展,此外,社會上層及地方豪族對蜀錦的消費引導及文人、士大夫的宣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蜀錦的興起。

隋唐時期

隋時,成都織造的綾錦,質量精美。

唐代有「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蜀錦無論生產規模還是技藝都進入到一個鼎盛時期。

蜀錦代表著中國古代絲織技藝的最高水平。

這些精美的蜀錦,通過絲綢之路和其他貿易途徑,廣泛流傳海內外。

蜀錦當時大量流入日本,許多「蜀江錦」被視為日本國寶,至今日本京都正倉院、法隆寺仍有收藏。

宋代蜀錦

宋代時期,成都建「成都府錦院」,主要生產皇室用錦、貿易用錦,南宋後期,政治經濟中心南移,織錦中心隨之轉移,雖然蜀地繼續發展著,但到元朝以後,生產規模等已經不及之前。

宋代蜀錦,技藝之精湛、錦紋之精美,不僅繼承了以前的風格,更有了創新和發展。

較有特色的一點是,在圓形、方形、多邊幾何形圖案骨架中加入幾何圖案的旋轉、重疊、拼合、團疊,繪圖方面採用了牡丹、菊花、寶相花圖案,讓蜀錦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具有特殊風格。

明清時期

明朝後,蜀地絲織業較元代有所恢復和發展。

但在明末清初,蜀地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戰亂。

清代初期,織品花樣只剩下一種。

自康熙起,清初外逃或被擄走的織錦藝人才陸續回到成都,重操舊業,開始緩慢恢復。

清咸豐元年,太平軍占領江寧(今南京),清朝將「織造府」遷至成都,從而促進了蜀錦的發展。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禁止民間穿綢緞和不准用玄黃色的「衣禁」取消,團花馬褂和錦緞鞋帽風行一時,蜀錦出現了「黃金時代」。

據《清朝續文獻通考》記載,光緒年間,「成都有機房二千處,織機萬餘架,織工四萬人;絲織品占全川總額百分之七十,成都以產錦為主」,生產出了並稱「晚清三絕」的「月華」、「雨絲」、「方方」錦。

我國的傳統織物種類繁多,綾羅綢緞之類不勝枚舉,其中就有價值堪比黃金的蜀錦。

這種用桑蠶絲作為原料的絲織品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與貴重畫上了等號,「錦衣玉食」、「衣錦還鄉」都是它作為權貴、地位的象徵,它的出現也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絲織技藝的誕生。

蜀錦,顧名思義就是專指蜀地也就是四川成都地區所產的錦類絲織品。

在講蜀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錦這種織物,錦是用彩色經緯絲線出各種圖案花紋的織物,「織彩為文,多色顯花的絲綢」則為錦,要知道一般的絲織物是先將布匹織好再在布匹上或染或繡做出紋樣的織物,而錦的特點就在於織就的過程中一次性將顏色豐富的圖案織造完成,它必須通過花樓織機來實施多色圖案從紙上轉移到多色綢面上,形成提花織錦。

這無疑加大了製造織物的難度,據說辛勤的織工織造一天也僅僅能織成幾厘米的錦,因此說它與黃金等價可一點都不誇張。

我國光錦這類織物就有南京雲錦、四川蜀錦、蘇州宋錦、杭州織錦等不同種類之分,可見我國此類織物的繁盛程度。

曾在新疆尼雅遺址考古發掘的過程中,發現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圖案的漢代蜀地織錦護臂,這一小塊的錦製品除去文字之外,還有用鮮艷的白、赤、黃、綠四色在青地上織出的漢式典型的圖案:雲氣紋、鳥獸、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紅白圓形紋,尺寸不大但內涵豐富。

它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也是64件限制出境的文物之一。

△新疆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

蜀錦作為錦類織物中的上品,被列為四大名錦之首,也稱為蜀江錦,蜀錦的原料就是蜀地的蠶絲,我們知道四川是古時的蜀國,也是桑蠶絲綢重要的發源地之一,除了蠶絲外,這裡豐富的天然礦物、植物染料比如茜草、藍草、紅花、黃柏、硃砂、石黃等都是織造蜀錦時所必備的原料。

另外作為道教發源地之一的蜀地也受到道教「五行」文化的影響,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都以五方正色:赤、黃、青、白、黑這五種色彩作為蜀錦的主色調。

蜀錦生產工藝繁瑣,生產效率低,因此在古代有「寸錦寸金」的說法,而在當時,蜀錦是皇室與達官貴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多被用作絲綢被面或書畫裝裱。

△左:蜀錦複製品:戰國晚期的舞人動物錦。

中:蜀錦複製品:唐代的聯珠鹿紋錦、黃地對 鹿紋錦、飲水馬錦。

右:蜀錦複製品:「晚清三絕」之一月華錦。

△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中拍攝織造蜀錦的片段

值得一提的是織造蜀錦時,蜀錦的的正面與好在織工視野的反面,織工在織造蜀錦時需要通過織機底部的鏡面才能看到蜀錦的圖案,這一點與日本的「西陣織」相同,沒錯,其實在世界織品界久負盛名的日本西陣織的前身正是咱們的蜀錦。

西陣織也和蜀錦的特點相同,就是在織造的過程中使用染色線織出圖案。

△織造時底部是正面,織工需用織機底部的鏡子來反覆查看紋樣

△日本西陣織

蜀錦圖案的取材十分廣泛、豐富,諸如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千百年來不斷發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藝術水平。

蜀錦圖案即使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變化也有一個貫穿始終的特徵,就是廣泛而巧妙地應用寓合紋樣。

蜀錦匠人善於巧妙選用動物、植物、器物、字紋、幾何紋、自然景物以及各種祥禽瑞獸作題材,用其形,擇其義,取其音組合成含有一定寓意或象徵意義的紋樣圖案。

從東漢以來出現絲織物加金技術,三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技術首先用於蜀錦,但其基本圖案和織造方法仍然是漢代的延續,以動物圖案以安祥的靜態為主。

隨著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來,通過「絲綢之路」帶來的東西方文化和貿易交流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蜀錦大量遠銷南亞、西亞和地中海沿岸許多國家和地區,同時也接受了外來文化的影響,這時期的蜀錦,大量呈現了波斯最流行的圖案紋樣。

這些由內地織造,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新形紋樣的織錦圖案比同時期其他紋樣的總數還要多,可見蜀繡外銷的興盛。

唐代的蜀錦花鳥題材大量增加,如忍冬、葡萄、牡丹、芙蓉、海棠、蓮花等。

宋代的蜀錦則以紋樣秀美雅致著稱,為了適應書畫等文化藝術裝飾的需要,宋代蜀錦發展了一類以滿地小花紋作地,或以幾何骨架作地再添花的蜀錦。

這類裝飾性較強的錦紋不如唐代蜀錦那樣豐腴、艷麗,而更顯得規整、古樸,是宋以來比較流行的蜀錦圖案。

從漢代的飛雲走獸、日月星辰、鳥獸合一的和諧的世界到每個時期的蜀錦紋樣,既具有傳統文化的特性,又有時代的特徵,各有不同。

蜀錦因織造工具龐大精密、工藝繁複嚴苛等原因影響了它的傳播度,蜀錦織造技藝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絲織工藝,技藝傳承靠口傳心授,並要在長期的磨練中,才能掌握花樓織機的使用方法。

蜀錦以桑蠶絲原料為經緯線,按蜀錦生產的過程及規範,經過若干工序的組合,改變桑蠶絲之間的結構形態,使絞裝生絲變成了精美細膩、色彩艷麗的蜀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非遺Time|蜀錦織造技藝

蜀錦,又稱蜀江錦,是指起源於戰國時期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成都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漢族手工織錦技藝在這片土地上已延續了兩千多年。它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

中國絲綢工藝—— 3 織造

說到織造二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寧織造。好像這四個字早就僅僅的連在一起,就像是織成的絲綢那樣緊密。古代各朝代的江寧織造都是個萬人渴望的好差事,就因為監管皇商富可敵國啊。

失傳千年的漢代蜀錦織造技藝在成都「復活」

新華社成都9月16日專電(記者童方)穿著漢服的織女,從容自如地一腳踩踏板,一手拋梭引緯,梭過之後,居然花現,錦面上出現「世毋極錦宜二親傳子孫」錦圖案……15日晚,失傳千餘年的漢代蜀錦織造技藝在成...

成博絲路展:巧奪天工的蜀錦是怎樣煉成的?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2日訊(記者 江瑤)這段時間,成都博物館的絲路大展持續火熱中,不少觀眾來成博知道了好多馳名商標:作為敦煌名片的「飛天」,出品必屬精品的「翟家窟」。但是,你們聽說過「蜀郡造」嗎...

中國四大名錦之蜀錦|西行探寶

原創 西行 蜀錦,專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蜀錦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錦是「織彩為文」的彩色提花絲織品...

如果你了解了蜀錦,就了解了中國歷史!

春秋戰國至更早春秋戰國至甚至更早,就已經初步形成了「南方絲綢之路」,這條路上商人們把蜀錦和其他貨物銷往印度、緬甸,繼而又轉運中亞。從成都出發至印度的一段被稱為「蜀身毒道」,由於它始於絲織業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