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燕趙之地的古國——中山國 快看這是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山古國

在歷史的長河中,「戰國第八雄」中山國,一直閃爍著神秘的色彩。

中山國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因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國。

絢麗鮮明的中山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平山、靈壽一帶,發掘出的中山國遺址出土文物達到19000多件,其中有三項世界之最,四項中國之最。

具有鮮明石家莊地域特色的中山國文化,正在成為我們傳承燕趙歷史文化根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史書上的中山國,首次出現在公元前506年,最後出現在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滅掉時,著名的《史記》、《左傳》、《竹書紀年》等重要典籍,不時跳出關於中山國的記載。

西漢末年劉向的《戰國策》,更是專門寫了篇《中山策》,把中山國和戰國七雄同等對待。

這個幾經起落的國度,卻未有任何考古發現,能夠證實上述記載。

進入當代,文博大家郭沫若也曾苦苦尋覓過中山國的蹤跡,但直到他去世,這個2200多年前消失的神秘王國依然毫無蹤跡。

難道這個國家永遠失落在了歷史深處?

直到1974年,一個寒冷的冬季。

這年冬天,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鄉農民大規模平整農田,不斷到附近的一些大土丘上取土,結果在刨開的土堆里發現很多大瓦。

挖土農民驚詫不已,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已聞訊趕來,發現挖出的大瓦是戰國時期的,而且——是宮殿建築所用的大瓦!

環顧左右,此地是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的交壤處,西控太行要隘,東連齊、魯,北接雲、代、榆林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可能有戰國遺址,考古人員作出判斷。

當地一位農民向考古隊講起了一件往事:

三十多年前,村裡有個叫劉西梅的老人,夏天大雨把家裡地頭衝垮了,他就在另一塊沒有種莊稼的地里起土填埂擋水,結果挖出一塊「大河光石」,石頭上面刻有文字,「可誰也不認得那是什麼字」。

考古人員隨即來到劉西梅家,看到了這塊石頭。

撫去石面上的塵土,人們驚訝地看到19個字次第露了出來。

雖然當時不能解讀這些文字,但他們隱隱約約意識到,這裡面肯定隱藏著一個大秘密。

監囿守丘刻石

考古隊隊長陳應祺把石頭上的文字描摹下來,寄給了古文字專家李學勤。

經過研究,李學勤肯定這塊石頭是戰國時代的遺物,並對文字進行了翻譯:「監罟有臣公乘得守丘其舊將曼敢謁後俶賢者」。

什麼意思呢?

這是一個叫公乘得,一個叫舊將曼的人,專門留給後人的,意思是:告訴後來的君子們,我們兩個給國王看守園囿、給他捕魚,現在又給他看守陵墓。

石破天驚,2000多年前兩個守墓人留下的這句話,證明此處是戰國時代一個王陵的所在地。

這塊後來被稱為「監囿守丘」的刻石,成為揭開戰國中山國之謎的第一把鑰匙。

監囿守丘刻石上的中山國文字深入的田野調查和考古挖掘同時開始了。

在距古墓群不遠處,考古人員發現了多處製作陶器、銅器和玉器的手工業作坊遺址。

在離古墓群不遠處,人們又發現了古城牆的夯土地基……這個古城遺址,經過隨後多年的持續勘察,範圍不斷擴大,面目不斷清晰,令考古人員興奮不已。

這座城,包括了古城城址、城外陵區以及居民區,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

中山國都城遺址全貌厚50多米的城牆夯土

古城城址北靠東、西林山,南臨滹沱河,形狀像一枚不規則的桃子,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約4.5公里。

城址由七條城垣組成,現城垣早已不存,只余城基。

城內分為東西二城,東城北部是宮殿區,南部為大型夯土建築區。

西城北部為王陵區。

中部為大型官方手工業作坊區,有燒陶、鑄銅、冶鐵、製作骨、玉、石器的作坊遺址,南部為商業活動中心和居住遺址。

城外東部高坡上,則築有軍事小城,來守衛都邑。

西部山腳下為中山貴族墓區。

城外西北、東北部為平民墓區。

根據勘察情況和歷史記載,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裡很有可能是失落2200多年的中山國國都。

他們還找到一個更重要的物證---這裡有一座小山,完全吻合史書中關於「中山俗以山在邑中」的記載,說明三汲鄉就是戰國時代中山國都城的所在。

因國中有山,故為「中山」

☝☟玉梳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博物館藏

銀貝

中山王墓出土

青銅鳥

中山王墓出土

☝考古發掘現場

銀首男俑銅燈

通高:66.4厘米

重:11.6公斤

河北博物館藏

男俑頭部用白銀精心製作,兩手持3盞燈盤。

身穿長袍,廣袖低垂,長裙曳地,不僅顯得瀟洒自然,而且有利於器物平衡。

左邊平地放置的燈盤中,一條蟒蛇盤踞其間,吻部高挺頂住男俑左手所握之蛇,保證了全燈重心穩定。

山字形青銅器,最高者143厘米,重50多公斤,一共出土了5件。

這種造型特別,氣勢雄偉的青銅禮器,可列於帳前和帳周圍,十分雄偉,象徵王者權威,為中山國所特有,也是中國考古中前所未有的發現。

它是以山為崇拜的古代鮮虞人精神的凝練,是中山國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可看作是中山國的「國徽」。

☝☟銅山字形器

出土文物中引人注目的還有9件三足銅鼎。

漢語中,常用「一言九鼎」來形容地位權威。

當時,只有尊貴的周王有資格用九鼎,諸侯只能用七鼎,諸侯以下的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平民則不許用鼎。

在中山國王墓中出現九鼎,不僅說明當時已「禮崩樂壞」,還說明鮮虞人在禮制上已開始效法諸侯強國了。

中山王6號大墓出土的列鼎

夔龍飾青玉環

長徑:7.5厘米

短徑:3.8厘米

內徑:1.4厘米

厚:0.35厘米

雙夔耳環,淺翠綠色,純凈無瑕

錯金銀雙翼神獸通長:40厘米

高:24厘米

重:11.45公斤

河北博物館的館徽採用該形象

神獸四肢弓曲,利爪怒張,前胸寬闊而低伏,圓頸挺立,昂首向左作咆哮狀。

兩肋生翼,兇猛有力,身上雲紋千變萬化,增強了雙翼神獸的神秘性。

錯金銀青銅四龍四鳳方案座,造型以龍鳳為主體,4隻神龍頭頸各自伸向一方,昂首挺立在由四隻靜臥的小鹿承托的環形圓盤上,整體造型突破了商周以來青銅器動物造型古板的表現手法,是一件極其罕見的藝術瑰寶。

錯金銀青銅四龍四鳳方案座通高:36.2厘米

寬:47厘米

上框邊長:47.5厘米

環座徑:31.8厘米

重:18.65公斤

「錯」,是金銀鑲嵌的一種工藝;「案」,是古人所用小桌,漆制案面已朽。

此案周身飾錯金銀花紋。

下部有兩牡兩牝四隻側臥的梅花鹿環列,四肢蜷曲,馱一圓環形底座。

中間部分於環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條神龍,分向四方。

四龍獨首雙尾。

龍身蟠環糾結之間四面各有一鳳,引頸長鳴,展翅欲飛。

上部龍頂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飾勾連雲紋。

此案動靜結合,疏密得當,一幅特殊的龍飛鳳舞圖躍然眼前。

案框一側沿口上刻有銘文十二字:"十四祀,右車,嗇夫郭,工疥"。

錯金銀虎噬鹿底座,是一座屏風底座,一隻勇猛威武的老虎正將一隻小鹿送入口中,老虎的勇猛敏捷與小鹿的弱小無助形成鮮明對照,構成大自然中弱肉強食的生動畫面。

十五連盞燈局部。

十五連盞燈。

十五連盞燈,則堪稱是銅燈中的精品。

它的整體造型就像是一棵大樹,由燈座和七節燈架組成,主幹豎立在猛虎托起的燈座上,叉出的樹枝上托起十五盞錯落有致的燈盤。

每節樹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狀各不相同,便於安裝。

樹枝上有遊動的夔龍,有鳴叫的小鳥,還有一群頑皮戲耍的小猴,樹下還站著兩個嬉逗群猴的人。

全燈各盞上下錯落有致,無一重疊,構思奇特造型新穎。

此前戰國時期墓葬中也有連枝型銅燈出土,但裝飾這麼多動物與人物的,鳳毛麟角。

夔龍紋刻銘青銅方壺

中山王方壺刻銘及銘文

中山王鐵足銅鼎、中山王圓壺和中山王方壺,這三大青銅禮器不僅為研究中山國歷史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也代表戰國時代工藝製作的最高水平,故被合稱為「中山三器」。

中山國青銅扁酒壺

兩壺出土於中山王墓中的古酒,屬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最古老的實物酒。

它不僅為研究中國釀酒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並與盛酒器相結合,為研究當時的用酒制度提供了寶貴材料。

如今,淡綠色和深綠色的兩種酒體封存在河北省博物館的庫房內。

中山王墓出土的五指形活動窗架依據中山王璺墓帳架復原的帷幄

卷龍黃玉佩

長:23.6厘米

銅版兆域圖長:96厘米

寬:48厘米

厚:0.8厘米

重:32.1公斤

兆域圖板正面為金銀鑲嵌王陵布局平面圖,具有地圖的特點。

中山國夾居燕、趙、齊三大國之間,是個「方五百里」的小國,雖然疆域不大,但是武力強勁。

從桓公開始,中山兩代君主「身勤社稷」、「憂勞邦家」,自強自立,富國強兵。

當時,列國以戰車數量衡量國力,中山國被稱為僅次於戰國七強的「千乘之國」。

這些史實足以證明,中山人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如果以桓公時期的勢頭髮展下去,小國是可以利用強國之間的矛盾,爭取時機謀得生存壯大的。

2000多年過去了,2017年,中山古城中國考古遺址公園正式立項,中山古城又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來到位於平山縣三汲鄉的中山古城遺址王陵區陳列館的中廳,就好似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古中山國,這裡真切還原了中山國國君上朝議政以及接待外來使臣的場景,從中,我們也可略略窺見當時古中山國的風貌。

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區域總面積3339公頃,展示區總面積1130公頃。

精美的青銅器具、靜靜佇立的編鐘及十五連展燈,古中山國的萬千氣象仿佛在這裡凝固。

古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分東、中、西三廳,分「神秘王國中山國陳列」和「中山文化、源遠流長」兩部分。

製作了「中山國都復原景觀」大型沙盤,為來訪者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山古城的簡易平台。

走進「神秘王國中山國陳列」展廳,一件件精巧絕倫的出土隨葬品便映入眼帘。

隨著兩座中山王墓昭明於世,累計出土隨葬品1萬9千餘件,其中「銅字山形器」,就是出土的隨葬品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件,銅字山形器作為一件禮器,顧名思義,形制是非常工整的山字形,可以想見,古中山國是一個非常崇山的國家。

中山古城遺址管理處工作人員說,王陵出土隨葬品造型精緻,工藝超前,如鐵足大銅鼎,鼎身為青銅材質,鼎足材質則是鐵,整個鼎以青銅與鐵兩種材質連結在一起,說明當時冶煉技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另外,從雙翼神獸及其他許多的文物,都採用了「錯金銀」的工藝手法,「錯金銀」也是種非常先進的工藝,說明當時中山國器物製造的水平是非常高的。

中山國文化作為具有鮮明石家莊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是石家莊地域文化的根基和靈魂,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更是我國乃至世界的珍貴文化遺產。

發掘好、保護好、傳承好中山國文化,對我們弘揚中山精神,傳承燕趙歷史文化根脈,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故 國 在 夢 中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MV

詞:張志平 曲:劉禮民

演唱:趙蕾 監製:張軍鋒

田營月隱

中軍帳外胡笳聲聲

角樓鐘鼓已黯

大軍早圍城

橫槊飲酒

半壺悲歌人慾醉

還是慷慨舊風

留下千古恨

彎月弓刀

鐵騎狂飆

英雄血流盡

濺血斷骨

地裂天崩

故國在夢中

綜合:石家莊發布、無線石家莊、中山國微信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石家莊數千名中小學生踏尋神秘中山國

2015年12月22日,中山國王陵文物陳列館被命名為石家莊市中小學生命教育實踐基地。生命教育實踐基地從關注全體師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質量的角度出發,以優秀傳統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為特色...

中山如何美?簡牘中山|最後的戎狄(第三集)

編者按隨著中山王墓的洞開,神秘王國重新世人眼前。豐富的考古成果令人振奮,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舉世震驚。中山國的藝術融合了遊牧民族與華夏族各自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今天跟隨作者一起了解,中山如...

神奇的中山之地

神奇的中山之地谷紅肖夕陽西沉的傍晚,西方連綿的太行山以及大地萬物都沐浴在美麗的霞光中,仿佛童話中的世界。我和兒時的小夥伴們,或在林山腳下,或在滹沱河畔,或在黃山、牛山、黑山之間,追逐著,嬉戲著…...

爆炸性消息 定州發現戰國中山國「顧」都城遺址

中山國「顧」都城遺址找到了!就是定州王村西堡遺址!爆炸性的消息!定州論壇獨家發布!太贊了我是定州人我驕傲!定州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山國「顧」都城遺址找到了!爆炸性的消息!定州論壇獨家發布!...

首博京津冀展——戰國時期的中山國

公元前414年,一個在北方大山深處逐步壯大起來的古老民族——白狄鮮虞,建立起中山國,因城中有山得國名。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心腹大患。魏國樂羊、吳起統帥...

神秘的雙翼神獸

長城網8月24日訊(記者 張欣 劉春亮 鄭光昊)近日,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美麗河北·最美旅遊景物」推選展示活動最終評定雙翼神獸等10個旅遊特色商品為「最美旅遊特色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