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在石家莊展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生們正在中山篆作品前駐足 曹永剛 攝

中新網石家莊9月19日電(俱凝搏 曹永剛)由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河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舉辦的「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正在石家莊對外展出,展期一周。

據介紹,中山篆來源於「中山三器」器身銘文。

「中山三器」是中山王鐵足大銅鼎、夔龍飾刻銘銅方壺、胤嗣刻銘銅圓壺的統稱,出土於河北平山縣三汲鄉的中山王厝墓。

銘文字形修長、橫平豎直、筆畫挺秀,整體風格端莊華麗,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書法藝術體。

銘文中承載著大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信息,填補了史書文獻之不足。

不僅直接讓考古工作者能推斷出王墓以及器物製作的準確年代,還使我們明確得知當時中山國至少有文、武、桓、成、厝共五代國君。

不僅是青銅器刻銘之絕品,更是非常獨特的書法藝術體,被當今稱之為「中山篆」,具有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

除此之外,銘文也填補了歷史空白,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資料。

本次展覽以弘揚中山國文化為宗旨,以傳承中山篆書法篆刻藝術為主題,以追求「高端、精品、學術」為目標。

展覽籌備歷時八個月。

來自中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台灣、日本的共328位書法篆刻家參加了活動。

入選書法作品123幅,篆刻212方,參展作品還有青銅、木雕、刺繡等多種表現形式。

參展者年齡最大的97歲、最小的9歲,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代表性。

本展覽從9月16日至22日對外展出,展期一周。

中山國是白狄族鮮虞部建立的諸侯國,發源於陝西,經山西遷至河北中南部。

中山國春秋始立,戰國中期遷都靈壽(今平山縣三汲村一帶),達到極盛,成為七雄之外最為強盛的「千乘之國」,並有「戰國第八雄」一說。

20世紀70年代以來,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縣三汲鄉一帶開展田野發掘。

中山王族墓和靈壽古城遺址共出土文物兩萬餘件,揭示出2000多年前戰國中山的歷史、經濟、軍事、文化面貌,是20世紀中國的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付梓成書

編者按:2016年9月14日,「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黃嘗銘中山篆刻書法展暨中山篆書法交流會在河北野生原度假村隆重開幕。中山國公眾號在之前曾專門報導過此次交流會。活動結束後,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

中山王三器,戰國晚期金文書法的代表

戰國時期的中山,即春秋時期的鮮虞,本是戎狄部落的一支,過去有關的史籍記載很少。1974年以來,在河北省平山縣發掘出中山國重要遺址,遺址座落在平山縣三汲公社東靈山和西靈山的南麓。出土了大量青銅器,...

首博京津冀展——戰國時期的中山國

公元前414年,一個在北方大山深處逐步壯大起來的古老民族——白狄鮮虞,建立起中山國,因城中有山得國名。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心腹大患。魏國樂羊、吳起統帥...

中山王三器欣賞

戰國時代中山國王所作銅鼎與方壺。一般將其與同出的的嗣王所作圓壺合稱"中山三器",1977年出土於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三器均有很長的銘文,記載中山國的歷史,補充了文獻中的缺佚。現存河北省文物研...

「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參會嘉賓活動感言

編者按:「金石筆韻 尋源中山」活動結束後,參會嘉賓們紛紛給我們發來了精彩的活動感言。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中山國文化走出去,傳播的更廣;讓喜愛中山國文化和中山篆的人們有更多的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