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說素材:從西方《魔界》談中國奇幻文化簡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爆侃網文訊)西方的奇幻很容易就打開中國的市場,而中國的武俠卻很難躋身西方的文化圈,這種現象很值得國人思考。
經濟強勢造就文化強勢當然是一大原因,但是,這恐怕也與兩種題材的區別有著必然的關係。
對西方奇幻小說或影視有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更強調想像空間乃至是創造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
相比武俠,這種小說更需要想像力。
如果非要尋找和它們相像的作品,中國的《西遊記》、《封神演義》無疑要比《水滸傳》、金庸武俠等更具資格。
這些相像的「因子」甚至大有淵源。
首先,它們都取材自神話傳說。
西方奇幻小說源自古希臘、羅馬、北歐神話,中國神魔小說源頭是上古神話傳說、魏晉志怪。
眾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包括創世、造人、洪水、英雄等等方面,都存在著驚人的相似。
那由這些相似的源頭所衍生出來的「支流」,自然也不會太過大相逕庭。
其次,他們都富含宇宙、自然、宗教、種族、民俗等方面的內容。
《魔戒》有中土世界,《西遊記》有四大部州;西方奇幻有宗教信仰,東方神魔也有三教紛爭;西方有魔法,東方有法術;西方有魔杖,東方有桃木劍;西方有哈比族、精靈族,東方有小人國、君子國;西方有獸人樹人,東方也有動植物修煉成精。
總之,這些表面上看似不同的東西,實際上完全是系出同源。
而這樣的作品,之所以能夠風行世界各地,原因也在於世界各地早就蘊含著類似豐富多彩的文化土壤,它們的碰撞自然會閃現出耀眼的火花。
相較而下,武俠文化無疑更像是我們所「獨有」的東西,它想在沒有武俠文化底蘊的地方立足,終歸是天方夜譚。
但是神魔仙俠不同,如果奇幻魔幻可以風行世界,那麼和它們精神相類的神魔仙俠沒有理由會默默無聞。
而看到奇幻魔幻的走紅,國人也不必自卑,因為我們同樣擁有甚至更深厚的奇幻文化底蘊,我們也不必去寫道格拉斯、甘道夫等蹩腳的西方人名,要堅信中國奇幻文化的魅力,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下面簡單梳理一下中國奇幻文化的源流。
(一)上古神話傳說
上古神話傳說的產生,基本上是源自人類對於未知自然現象的「合理」解釋以及對於過往「英雄」的崇拜和美好想像。
上古神話傳說大致可以分為創世、始祖、洪水、戰爭、發明創造等幾種類別。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鑽木取火、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皇帝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穆天子傳等,是這些神話傳說的主要內容。
這些神話傳說中的主角,有人有神,甚至人神混雜,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已被「人格化」,被賦予很多美好或醜陋的東西。
這些素材散見於《山海經》、《穆天子傳》、《淮南子》、《三五歷記》、《拾遺記》等著作中,是後世奇幻文化的最初源頭。
(二)以「中國第一奇書」《山海經》為代表的地理博物著作
說《山海經》是中國第一奇書,當不為過。
首先,它的成書過程以及作者至今還是謎,有說是大禹和伯益,有說是戰國末年才成書,作者所處的地點也不能確定;其次,它裡面所記載的內容,令今天的人都感到一頭霧水、匪夷所思,再加上原本圖文並存的《山海圖》的遺失,更是讓人無從下手。
在國人想當然的以為它是記載中國的山水地理的時候,又有美國人實地考證出它居然也記載著美洲的很多山脈和溝壑。
能知道的是,它在漢武帝的時候「暢銷」了一把,成為一時顯學。
《山海經》共十八卷,分為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
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五藏山經,記載了東南西北中五大山系的山水、礦產、動植物等等,內容豐富駁雜。
今人王紅旗夫婦按照五藏山經的內容費時多年繪製出了一幅42平米(高5.4米,長7.8米)的《帝禹山河圖》,氣勢龐大,恢弘無比,觀之即可體悟《山海經》的魅力。
《山海經》是《山海圖》的圖片說明文字。
《山海圖》據說是大禹鑄九鼎時刻在鼎上的,以便更好得治理天下。
因此,無論《山海經》的真實與否,它作為地理博物著作是毫無疑問的。
而在志怪小說中,地理博物也是一門獨立的分類。
《穆天子傳》、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十洲記》,張華的《博物志》,前秦王嘉的《拾遺記》,都屬於這一類。
它們所記載的內容更多是對自然、地理、天文、歷史的認識,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和其他的志怪小說明顯不同,《山海經》有無數的山水,《十洲記》記載海內有十洲三島,《博物志》有很多未知地名,這些內容已經無法考證,但它反映了當時人類對自己所處的世界的認知。
從中也可以推測,這些著作的產生時間,要比《搜神記》等志怪小說要早一些。
(如果把這些著作看作是虛構的話,那它們不就是異常精彩的架空小說麼?對於今天寫手們的啟發和作用,地理博物著作明顯要比其他的志怪傳奇大得多。
)
歷代對於《山海經》的文體歸屬爭論頗多,有歷史地理,有巫術宗教,有醫藥礦產,有民族民俗,甚至還看作是科技書。
其中歷史地理著作,是較為中肯的論斷。
《山海經》因為其豐富多維的內容,影響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
以文學而論,後世無論傳奇、小說還是詩詞,都從中汲取了無數的營養。
清代小說《鏡花緣》裡面的海外諸國盡數取自《山海經》,《誅仙》裡面的黑水玄蛇、黃鳥和夔,也是出自《山海經》的記載。
至於《十洲記》,對於後世道家的洞天福地理論有著直接的影響和啟發。
(三)以《搜神記》為代表的魏晉六朝志怪小說
魏晉六朝是奇幻文化和素材積累和沉澱的時期,主要表現是志怪小說的盛行乃至泛濫。
這一時期佛教西來,和中國的道教相互交融,再加上社會上普遍流行的鬼神風氣,使得宗教、鬼神、怪異成為志怪小說的主要內容。
這和之前的地理博物著作有著明顯不同,而「想像力」,顯然是不如了。
「志怪」二字,最早出現在「齊諧者,志怪者也」(《莊子》)。
莊子的想像力很了不起,「莊周夢蝶」就非常富有奇幻色彩。
墨家也有《明鬼》一篇,富含鬼神思想,這些都對後世志怪小說的產生極有影響,也說明春秋戰國時期,鬼神思想已經較為常見。
有人從秦簡《墓主記》推測志怪小說秦時即已出現,從而將志怪小說的歷史提前到戰國末期,也未嘗沒有道理,只是學術上還沒有承認。
年代確定最早的志怪小說是曹丕的《列異傳》,但已散佚。
最有名的志怪小說,非干寶的《搜神記》莫屬。
(樹下野狐的小說也取名為《搜神記》,其實幾乎是兩碼事。
)
干寶,283-351,字令升,新蔡人,時任晉散騎常侍。
他撰寫的《搜神記》共三十卷,今本二十卷,但確定已非原文。
今本中每一卷都有分類,大致每一卷記載著同一個類別的故事,都是社會上比較離奇古怪的故事「實錄」。
魏晉志怪小說的故事,幾乎不出《搜神記》的分類範疇。
在《搜神記原序》中,干寶提出了幾個觀點,很值得今人思考。
一是「聞見之難,由來尚矣」,干寶說正史的記載往往都有不同,對於真實性的確認,實在是難上加難,因此怎麼能說他寫的東西就一定不是真的呢?這無疑是干寶在替自己辯解,但這也是那個時代所有志怪小說家都在思考的問題:就是他們記載的東西,究竟真實性如何。
因此有些「認真」的作家會在文後寫上「等待那些大有見識的人,來驗證這些靈異的事到底真假如何」(「俟諸宏博,驗斯靈異焉」——《拾遺記》),這些都反映了作家自身的迷茫。
但干寶在真實性探討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所存者大,所失者小」,認為存在的意義更大。
這一點無疑是正確的,志怪小說記載的故事真假如何,今天的人都很清楚,但這些即算是假的故事,也能讓我們看的津津有味,如果僅僅是因為它們是假的,就放棄記錄或創作,恐怕人類的文化就要失去多半了吧?
當然,干寶還是認可他筆下的故事都是真的,這是當時創作觀念的限制。
但「存而不論」,干寶還是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甘寶似乎已經觸摸了小說的娛樂功能,他最後說到「幸將來好事之士,錄其根本,有以游心寓目,而無憂焉」,意思是說僥倖將來以後,會有一些好奇心強的人來看這本書,從而獲得消遣、忘卻煩惱。
干寶所說的,不就是我們今天這些嗷嗷待哺的廣大奇幻讀者麼?而《搜神記》,也成為後世傳奇、神魔鬼怪、仙俠小說的營養寶庫,不正說明了它存在的「真正」意義麼?
除了《搜神記》,比較有名的志怪小說還有很多,基本上可分為鬼神、怪異、宗教(主要指道教和佛教)等類別,以下說幾部。
《漢武洞冥記》,漢代郭憲著。
內容如題,「洞心於道教,使冥跡之奧,昭然若著,故曰洞冥記」,書共有四卷,專記鬼道冥界之事。
《列仙傳》,西漢劉向著,《神仙傳》、《抱朴子》,晉葛洪著,這三部記載了歷代神仙的故事,是道家修煉成仙的代表作。
不知道今天寫修真類小說的寫手們有沒有看過這些資料。
《幽明錄》,南朝宋劉義慶(即《世說新語》作者)著,其中幽明二字分別代表鬼怪和神仙世界,探討二者之間的關係。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很少採用舊籍記載,多為晉宋新出的故事。
他還創作了《宣驗記》,是佛教色彩很濃厚的志怪小說。
《後搜神記》,託名陶淵明著。
著名的《桃花源記》即出自此書。
正史也有涉及,班固的《漢書-五行志》便是一部志怪百科全書。
可見,故事的真實性的確不是最重要的。
其他還有梁人任昉的《述異記》,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晉荀氏的《靈鬼志》、顏之推的《冤魂志》等等。
很多小說已經散佚,魯迅先生的《古小說鉤沉》中有專門的輯錄。
(四)唐傳奇和宋總集
小說發展到唐代已經完全趨向成熟,奇幻小說自然也不例外。
唐傳奇中不僅有很多武俠小說,奇幻小說的比重更大。
最早的唐傳奇《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和《遊仙窟》便屬於奇幻小說的範疇。
其他比較有名的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沈既濟的《枕中記》,李朝威的《柳毅傳》,白行簡的《李娃傳》,都是佼佼之作。
這些小說已經不僅僅是記錄和堆砌奇幻素材,而是對利用奇幻素材來傳達離奇之美、抒發心中感悟。
「上承六朝志怪之餘風」,是說它們的素材乃是啟發自六朝的志怪小說。
「下開有唐藻麗之新體」,是說唐傳奇已經自成一家,成為優秀的小說。
武俠寫手在推崇《虬髯客傳》、《紅線傳》和《聶隱娘》的時候,奇幻寫手們也可以拿出《南柯太守傳》等小說來一較高下。
其實《聶隱娘》中的剪紙為驢,就有些奇幻氣息。
宋代是話本小說的天下,但這期間出了幾部奇幻志怪文化的總集,一是李昉主編的《太平廣記》,一是洪邁所編的《夷堅志》。
前者共五百卷,目錄十卷,專收野史傳記和小說。
其中以鬼神志怪比重最大。
魯迅先生曾說:「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在內,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
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又厭,對於現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
」但我想,那些致力於奇幻寫作並想鬧騰點名堂出來的寫手們,是不能不看的。
《夷堅志》題名出自《列子-湯問》:「《山海經》為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
」意思是《山海經》是夷堅聽說後記載下來的。
洪邁以此為書名,可見是以夷堅自謂,也是把《夷堅志》比作《山海經》。
原書四百二十卷,今散佚已多。
內容繁浩富雜,而且「搜集眾書所成者,其出於一人之手而卷帙遂有《太平廣記》十之七八者,唯有此書。
」但也有人評價該書「貪多務得,不免妄誕」。
不管如何,《太平廣記》和《夷堅志》一起,是中國古代奇幻志怪文化發展到頂峰的產物。
(五)明清神魔小說和筆記
明清是小說走向長篇成熟的年代,作為神魔小說的代表,《西遊記》也在四大奇書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從此開創神魔小說的先河。
從承上來說,《西遊記》主要繼承的是上古神話和六朝志怪中的宗教素材,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的世界架構:佛教有西方如來、觀音和龍王閻王,道教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十萬天兵等。
行文過程中多數崇佛抑道。
而和《西遊記》並立的《封神演義》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味的崇道抑佛,甚至把佛教看成是老子入胡後創立的。
它寫的三教之爭是人道、釋教和闡教,這時還沒有佛教。
同樣以道教或佛教為素材根基世界的小說數不勝數,比較有名的包括《綠野仙蹤》、《鏡花緣》、《東遊記(上洞八仙傳)》、《西遊補》、《平妖傳》、《禪真逸(後)史》、《女仙外史》、《東度記》、《三寶太監西遊記》以及兩部宗教著作《歷代神仙通鑑》和《三教搜神大全》。
這些都是圍繞佛道的神仙世界而展開的。
現在的修真小說,基本上不出這個範疇。
清代出現的文言鬼狐小說《聊齋志異》是一個異數。
它的主要素材世界卻只集中在鬼怪和狐狸等的身上,神仙已經很少見。
但這個異數只是相對《西遊》、《封神》等神魔小說的,不難看出,《聊齋志異》和六朝志怪、宋總集是一脈相承的。
在這期間,明代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和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是奇幻文化筆記類的典範。
(六)開千古未有之奇觀的仙俠巨著《蜀山劍俠傳》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武俠」紅遍天下的熱潮中,有一部作品出類拔萃,矯矯不群,睥睨天下,傲然獨立。
可是只要了解奇幻文化的人都知道,那部小說怎麼也不能算是武俠小說,它只能是仙俠,或者說是,奇幻。
《蜀山奇俠傳》的創作,和《魔戒》的創作,幾乎處於同時,但是這東西方的兩部巨著卻綻放出截然不同的藝術色彩,或許是有文化隔膜吧,對魔戒,雖然也感慨它的氣勢恢宏,但總沒有一種植根於內心深處的文化親切感,但是對於《蜀山》,一切都是那麼的親近和喜愛。
《蜀山》雖然長篇巨著,雖然包羅萬象,雖然無奇不有,但是,它也不是無跡可尋,整體來說,《蜀山》繼承的是唐代劍仙的「飛劍之術」和神魔小說的素材世界,包括神魔鬥法(《蜀山》中是正邪鬥法)、名山洞天福地寶物(《蜀山》和《封神》一樣,人物都是什麼山什麼洞什麼法寶,要說新的,就是多了個門派)、珍奇異獸、武器丹藥等等。
還珠樓主雖然天賦奇才,想像力超人,但他是自小受傳統志怪傳奇神魔文化薰陶的,他也不可能超脫這個文化範疇。
客觀而論,《蜀山》並不是一流上乘之作,不然不會到今天看者寥寥,但不能否認的是,它是一座豐富異常的奇幻寶藏。
金庸等武俠作家們借鑑的東西雖然數不勝數,但畢竟像是隔靴撓癢。
而奇幻寫手們,如果你們不想看或者看不懂《太平廣記》,至少《蜀山》是一定要看的。
寫到《蜀山劍俠傳》,中國奇幻文化的歷史幾乎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在今天這個時代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奇幻可能都是通俗文學的主流,我們當然希望奇幻文學也可以誕生出像金庸、古龍那樣的大師級人物,但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富含中華文化的奇幻文學,而不是有著文化隔閡的西式奇幻。
當然,並不是西方的不好,我相信,西方同樣有著悠久深厚的奇幻文化傳統,同樣值得借鑑。
除了《西遊記》,這些古典神話IP也能撐起一片天!
西遊記絕對是國產最強IP之一,特別是最近幾年又掀起了一陣西遊熱,《西遊降魔篇》、《大聖歸來》、《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等無論影片質量如何,票房都得到了很好的回報。那麼除了《西遊記》,我國古典神話文學...
從志怪小說看中國人的神鬼觀
志怪小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特色,它的興起與社會風氣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當時盛行的讖緯神學影響深遠久而久之與文人筆墨結合就形成了志怪小說的風格。而不同的社會時期對於志怪小說的價值觀也有不同的看法...
古代經典鬼怪小說——原來古人才是腦洞之王
鬼怪小說集結了古人的各種腦洞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裔射日》等我們已經熟諳而各種狐仙鬼怪和書生的故事,也在當下也成為火熱的影視素材人們愛聽鬼故事,文人也愛寫鬼故事,或許因為鬼神自由無束縛...
中國古時候7本聞名的志怪書籍,每一本都令人拍案叫絕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或許便是神話傳說、牛鬼蛇神之類的故事,甚至有些人聽各種鬼故事,即便是被嚇得哇哇大叫,依然樂此不疲。古人的想像力直衝雲漢,讓人不得不佩服,中國古典志怪書籍眾多,優秀作品也不乏其...
《搜神記》是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品
志怪小說起於魏晉,魏時的著作可考者極少。晉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和《搜神記》,南北朝較著名的是《異苑》、《幽明錄》、《續齊諧記》、《拾遺記》。這些作品都對後世小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博物...
中國古典小說發展脈絡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莊子•外物篇》: 「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漢書•藝文志》: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
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美人魚」?周星馳應該沒有騙我們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新年之初叫座全國,票房一路飆升逼近30億,創下了華語電影票房新紀錄。這部電影的成功,除了周星馳的個人影響力、精湛拍攝製作等因素,還在於人們對海洋人魚文化充滿莫大的神秘...
在外國叫美人魚,在中國叫鮫人,《山海經》中的記載揭曉答案!
對於美人女,人們都抱有十分美好的幻想,特別是在小時候看過的童話故事中總是給人一種美好的嚮往。尤其是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徹底的將美人魚這個神秘生物賦予了更美好的色彩。那麼,美人魚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