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死後幾百年陵墓被人當做練手對象挖開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
萬曆可能是明成祖朱棣的忠實粉絲,就連陵墓,也要修的和朱棣的長陵一般模樣。
當然,為了表示對朱棣的崇敬之前,規模上是要小很多的。
萬曆萬萬也沒有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的這般舉動,讓他的定陵在幾百年後遭遇了滅頂之災,連本人也被剉骨揚灰,令人唏噓不已。
之所以會這樣,源於一個人的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唱歌。
郭沫若先生的愛好比較特殊,喜歡考古!
考古,就免不了要掘墓!作為一個考古有著近乎狂熱愛好之人,普通的帝王陵墓已經滿足不了郭沫若先生的胃口,只有傳奇的帝王陵才是郭沫若的目標,比如說,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葬了李治和武則天兩個皇帝的乾陵;《永樂大典》主人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這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郭沫若就將目光投向朱棣的長陵。
不過,長陵規模宏大,郭沫若也不貿然動手,於是郭沫若決定拿萬曆的定陵練練手。
萬曆的定陵,在建制上和長陵非常類似,只是規模小一號,因此郭沫若才決定拿定陵練手!
1955年,由郭沫若、吳晗等人牽頭,在經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時候,定陵的發掘工作終於開始了!
定陵的發掘工作非常的順利,考古隊員們沒有耗費多大的功夫就來到了定陵的主墓室當中。
在那裡,考古專家看到了萬曆皇帝和他兩個皇后的金絲楠木棺槨,並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
然而,災難開始降臨!
定陵的發掘是非常順利,但是由於當時缺乏相應的文物保護手段,在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當中,很多絲織品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氧化,失去了本來的面目!下圖是萬曆的龍袍,在出土後變成了如今這般樣子!
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
在那一段特殊的時期里,以夏鼐為首的考古學家們被迫離開了崗位,正在挖掘的定陵也被擱置起來,很多珍貴的文物直接暴露在空氣之中而被損壞!
更倒霉的是萬曆皇帝本人!
作為明朝的帝王,萬曆已經幾百年了,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了,但是還是被瘋狂的人們給從棺槨中丟了出來,扔進了熊熊烈火中。
而那金絲楠木製作而成的棺槨,也被人推下了山崖,被當地農民撿回去當柴火!
一直到幾十年後,政府斥資3000萬元,修建了一個地下文物庫,把定陵出土的文物重新運回地下,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了2015年才宣告完成!而這些文物,也早已經不是剛剛出土那般模樣了!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令中國考古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為何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墓?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定陵一口棺材害死七條人命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郭沫若苦巡朱棣長陵墓口無果,轉戰定陵挖出文物盡數被毀
導讀: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剛明是我國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沒有之一」這句話。是的,明朝不僅對外剛,而且對內也剛;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的這些帝王仙逝後,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其餘兩皇帝...
明十三陵挖掘後靈異事件不斷,邪氣重重,至今無人能解釋
提及考古發掘,向來是個熱門話題。原因就在於,我國很多陵墓都遭受過盜墓賊的光顧,搶救性發掘也是一種保護。然而,我國在對被盜不多的明十三陵發掘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離奇怪事,至今都難以解釋。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了
在60年前,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重大的消息轟動世界:中國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明定陵發掘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帝王陵...
萬曆皇帝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郭沫若掘開定陵發生了什麼?周總理下令十年內不開帝王陵
明朝在中國古代算是一個比較特殊朝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使中國又回到漢人的統治之中,到明成祖朱棣時期,經過兩代君王的努力。掃平邊患,四海臣服國力空前強盛,大明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之後便...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結果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
考古史上匪夷所思的一幕 墓門剛打開一陣黑煙飛出 所有人無一倖免
說起郭沫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僅次於魯迅的文豪,他博學多才,他精通五國語言,是新詩的奠定人,有是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之一。考古是個冷門的學科,但意義非常重大,一不小心還能發...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史上最離奇的一次考古,參與人員全部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郭沫若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文物一件也沒保存下來
大家都知道,我們想了解歷史,除了可以觀閱歷史遺留下來的史書外,還可以去現在博物館裡面存放文物中進行觀閱,說到文物,那我們就得提到帝王古墓。現在很多文物曾經都是從一些帝王墓葬裡面發掘出來的,這得奈...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為什麼國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樣的教學!
在中國的考古,有一種難以忘懷的痛叫做 「明定陵考古發掘」為什麼這麼說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明定陵考古發掘」事件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