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詞條」新石器時代 · 三元宮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三元宮遺址位置示意圖

中國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遺址。

位於湖南省澧縣城北16公里處,地處洞庭湖沉積區──澧陽平原的最北邊緣。

▲ M16發掘現場圖

1967、1974年湖南省博物館主持發掘。

該遺址對於了解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分布、地區特點以及相互關係,提供了重要資料。

▲ 盂形器

遺址的早、中期是大溪文化遺存,發現有紅燒土建築殘跡、灰坑和4座墓葬。

經燒土塊里常夾有稻稈、稻殼的痕跡。

出有豬、牛、羊等家畜骨骼。

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中期泥質灰陶顯著增多,還出現了彩陶和白陶。

這裡有單耳杯、圈足碗等大溪文化的典型器物,而有些彩陶圖案和施於敞口陶碗腹壁上的複雜印紋,則表現出一定的地域特色。

▲ 壺

遺址的晚期是屈家嶺文化遺存,主要有墓葬19座。

人骨已朽,葬式不明。

各墓均有隨葬品,一般在10件左右,最多23件,最少4件。

大部分是實用陶器,也有少量明器,以鼎、豆、壺為最普遍。

小鼎上一般放置甑並加蓋。

還隨葬有穿孔石鏟、斧、錛和陶紡輪等少量工具,包括製作精細的玉質小型斧、錛。

▲ 石鏟

陶器中泥質黑陶很多,內有相當數量的薄胎黑陶以及朱繪黑陶。

除雙腹豆、盂形器、侈口圈足杯等屈家嶺文化的典型器物外,形制多樣的高直領圈足壺、侈口高領折肩尖底或小平底尊等,具有較強的特點。

▲ 豆

▲ 鼎與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南陽淅川溝灣遺址

溝灣遺址原名下集遺址,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文物保護項目之一。2007年7月~2008年8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委託,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