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詞條」新石器時代 · 大溪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大溪遺址

大溪遺址位於長江瞿塘峽南側,1959~1975年曾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發掘,總發掘面積達57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08座,出土文物1250餘件。

主要有石斧、石錛、石杵、石鐮、紡輪、骨針、蚌鐮、網墜等生產工具。

▲ 大溪文化陶簋

陶器以紅陶為主,黑陶、灰陶次之,三足器極少。

彩陶文飾和戳印紋頗具特色。

器形有豆、曲腹杯、碗、罐、盤、瓶、盆、缽等,其中筒形瓶、高圈足深腹豆和曲腹杯是大溪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裝飾品有玉、石、骨、象牙、獸牙等幾種,主要有耳飾、項飾和臂飾三類。

還有空心石球人面浮雕懸飾等藝術品。

▲ 大溪文化彩陶罐

與大溪遺址出土遺物具有相同特徵的文化遺存分布在長江中、上游一帶,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

考古學家將這些具有相同特徵顯示出來的有別於其他文化特徵的考古學文化,命名為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的發現,揭示了長江、中上游一帶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3300年。

▲ 大溪遺址合葬墓

在大溪遺址墓葬中,死者均埋在氏族公共墓地,頭向一般為正南,早期以仰身直肢葬為主,同時也有俯身葬和側身葬。

絕大多數墓有隨葬品,女性墓一般教男性豐富,最多有30餘件,有的石鐲、鑲牙鐲,出土時還佩帶在死者臂骨上。

▲ 大溪文化筒形彩陶瓶

在幾座墓里還發現整條魚骨和龜甲,以魚隨葬的現象在中國新石器文化中尚屬少見。

另外,還有以狗為犧牲的。

早晚兩期墓葬所反映的社會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專家們初步認為,大溪文化分為連續兩個階段,早期為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晚期為父系氏族公社的萌芽階段。

▲ 大溪文化黑陶曲腹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南陽淅川溝灣遺址

溝灣遺址原名下集遺址,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文物保護項目之一。2007年7月~2008年8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委託,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

考古揭秘——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距離現在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因其歷史時期實在遙遠,故現代人大多不了解這一文化,不過了解這一文化對於加深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了解,和陶冶人們的審美是有很大幫助的,就算不談這些虛的東西,起碼吹起...

「奈曼文化360」奈曼「文化圈」之紅山文化

關注【奈曼文化360】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將為你介紹奈曼「文化圈」。紅山文化 距今6000—5000年的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