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中談《侯馬盟書》出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65年,《侯馬盟書》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然而,因為「文革」的原因,《侯馬盟書》整理研究工作多年陷入停頓狀態。
直到1973年8月,我省重新成立由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三人組成的整理小組。
他們在一起苦戰兩年零四個月才完成書稿編寫任務,《侯馬盟書》得於1976年12月出版問世。
三人小組中的張守中,全程參加了《侯馬盟書》的編撰,與張頷共事多年。
張守中先生今年已經82歲高齡,退休前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員,長於戰國文字研究,是我國古文字工具書編撰專家,現居住在石家莊市。
1月19日下午,記者輾轉聯繫到了張守中先生,通過電話,請他回憶與張頷先生的生前往事,悼念逝者。
張守中先生儘管年事已高,但身體硬朗,耳聰目明,思維敏捷,半個多世紀前的事,他都能非常有條理地清楚講述。
張守中先生回憶,張頷先生1958年從山西省委統戰部調到省考古所,後合併至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任副主任。
張頷先生的工作特點是親自抓業務,橫下心來搞學術,工作很快受到文化部文物局領導的重視,戲稱其到文物系統是自投羅網。
1962年,文化部文物局調集北京及全國各省的文物考古力量支援侯馬,而張頷先生當時兼任侯馬考古隊隊長。
在文獻知識方面,張頷先生本來就有多年的積累,但對田野考古卻十分陌生,他下決心從頭學起。
當年進入整理小組工作的時候,張頷先生54歲,比張守中和陶正剛年長,但精力旺盛,正是搞科研工作最好的時候。
張頷先生在政治上未獲徹底平反的情況下,先期參加盟書整理,很快撰寫出《侯馬盟書叢考》。
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張頷先生不能用實名刊發。
「長甘」與張頷二字形音比較接近,只能以這個筆名發表在1974年《文物》月刊上。
當時,張頷先生非常刻苦用心,在盟書整理中,他負責盟書文字的考釋、盟辭的解讀以及斷代。
他依據盟辭內容的不同,將盟書劃分為六類,確定了主盟人是晉國六卿之一的趙鞅。
1976年,張守中先生完成《侯馬盟書》的整理工作之後,就調回老家河北工作。
在之後的40多年中,二位先生一直通過書信保持聯繫。
從張守中先生2003年出版的著作《守素集》中可以看出,他對張頷先生非常尊重,而且友誼深厚。
他在書中寫道:「我和張頷先生分居太行東西兩地已近30年……先生1920年生人,長我15歲。
如今我們都已離開工作崗位,往日工作中的密切協作已成過去,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師生間的情誼長久留存。
」
張守中先生在電話中對記者說,得知先生離世的消息之後,「我很平靜」。
但他還是很關切地問張老,是幾點鐘在哪個醫院去世的。
張守中先生說,張頷先生已經98歲高齡了,人的生老病死,誰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
再者,他們都是搞文物考古的,發掘過很多古人的墓葬,看淡了生死。
死亡並不可怕,在世一天,就要快樂一天,工作一天,像張頷先生一樣活得有意義。
2015年1月6日,年逾八旬的張守中先生從河北專程趕到太原,看望了臥病在床的張頷先生。
「沒想到,那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張守中先生遺憾地說。
劉江
人淡如菊 落筆成珍|中山篆參展名家風采錄(二)走近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張守中先生
中山國編者按:被稱為「中山三先生」之一的張守中先生自20世紀70年代中山國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時,便與中山國結下不解之緣。他編寫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編
人淡如菊 落筆成珍,走近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張守中先生
編者按:被稱為「中山三先生」之一的張守中先生自20世紀70年代中山國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時,便與中山國結下不解之緣。他編寫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編》一書,成為研習中山篆和中山國歷史的入門工具。得知...
河北博物院展出張守中師生書法作品
3月14日,由河北博物院主辦的「乙未迎春——張守中師生書法展」在該院對觀眾免費開放。此次展覽共展出張守中、魯金城、韓大星等13人的書法作品120餘幅。他們的年齡、職業各不相同,在長期的書法藝術活...
甲骨文、侯馬盟書、秦簡和漢簡,這位老爺子全都會寫張守中:讓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文字活起來
「甲骨文、侯馬盟書、秦簡和漢簡,這位老爺子全都會寫,他怎麼這麼有才呢」、「看晚報報導說老先生今年80歲,從事文物考古60年,他的人生肯定有故事」……「乙未迎春——張守中師生書法展」正在河北博物院...
侯馬盟書的發現與整理
中國網山西 綜合編輯 1965年侯馬盟書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侯馬盟書》考古報告的及時出版,也曾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侯馬盟書是幸運的發現,也是偶然中的必然,1956年成立的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