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遺址的發現與中華文明探源的進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內容摘要:以石峁遺址的發掘與石峁玉器研究為契機, 2013年
6月,中國玉石之路與玉兵文化研討會在陝西省榆林市召開。
本文就該會議的核心議題進行再思考,試圖從石峁遺址的發現出發,結合對玉石之路、玉石文明的考察,在考古學和文學人類學相結合的視域勾勒出中華文明探源的一種進路。
中華文明探源【基金】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10&ZD100).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在實證與闡釋之間:文學人類學多重證據法的理論與實踐」( 11YJCZH209 )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摘要】2012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中,一個中國史前最大的城市遺址——石峁遺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以石峁遺址的發掘與石峁玉器研究為契機,2013年6月,中國玉石之路與玉兵文化研討會在陝西省榆林市召開。
此次研討會開啟了考古學與文學人類學的跨學科對話,在學術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
本文就該會議的核心議題進行再思考,試圖從石峁遺址的發現出發,結合對玉石之路、玉石文明的考察,在考古學和文學人類學相結合的視域勾勒出中華文明探源的一種進路。
【關鍵詞】石峁遺址;玉文化;中華文明探源
【基金】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10&ZD100);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在實證與闡釋之間:文學人類學多重證據法的理論與實踐」(11YJCZH209)階段性成果
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不宜混淆
2016年4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載了王東峰的《王國維「二重證據法」辨析》(以下簡稱「王文」)一文,作者認為「王國維在繼承宋代金石學、清代乾嘉考據學基礎上,在羅振玉大力幫助和引導下,對...
實證中華文明,腳步不會停歇
「我們也沒有預料到,這次評選出的六大考古發現居然有4項都是史前遺址,秦漢之後的只有洛陽的曹魏大墓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所長王巍說,「不過,六大考古發現的評比從來都不講究什麼比例或者平衡,完...
良渚古國遺失後,中原漸成史前東方文明中心
從啟動於1996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到啟動於2002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隨著探索過程不斷深入,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認識也不斷豐滿起來了。我們今天可以對這段歷史做一個大致的描述。」2月26...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陝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榆林訊(記者 陸航 舒建軍)石峁遺址是中國目前已知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被譽為「石破天驚」的考古發現。8月16-18日,由陝西省文物局、榆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美國...
從神話學角度探源中華文明
光明網08-30 00:45顯示圖片●歷史:《中華文明探源的神話學研究》作者:葉舒憲定價:138元評分:8.5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自20世紀末國家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以來,21世紀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