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陶寺和湖北石家河遺址獲「世界考古論壇」大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社上海12月9日電(記者屈婷)記者從8日開幕的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獲悉,中國兩個史前遺址山西陶寺遺址和湖北天門石家河聚落遺址分別獲得「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

本次論壇主題是「水與古代文明」,獲獎的這中國兩個史前遺址都恰好與水關係密切。

比如,石家河聚落遺址地處湖北天門市石河鎮,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知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史前聚落遺址。

「不是說它們因為與水有關才入選,而是它們都有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共同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水,環境、人類生活和文明的關係研究。

」世界考古論壇秘書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

他說,「世界考古論壇獎」的學術含金量很高,它代表了過去三年來45個國家和地區的一流考古學家公認的重大田野考古發現和考古學研究成果。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山西考古隊隊長何駑還披露了一個考古新發現,陶寺遺址可能隱藏著距今4000多年前水網系統的線索,甚至還包括一個坐落在汾河邊的碼頭遺址和宮城內的「池苑」。

「山西的母親河是汾河,陶寺距此不遠。

」何駑說,陶寺城址坐落在汾河一條不大的支流邊上,「這樣的地理選址既遠離水患,又能利用水力運輸國家所需的戰略物資,比如糧食、木材。

在汾河岸邊,考古學家發現唯一一個碼頭遺存——東鄧遺址。

在這個碼頭的北邊,有一個出土大量玉器的下靳墓地。

從陪葬的玉石器種類和數量分析,墓地主人很可能就是管理碼頭的官員。

「這說明距今4300到4100年間,中原人對水的利用已步入專業化,甚至有些可能是政府行為。

」何駑說。

在石家河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這裡的文明化進程分為4個階段。

其中,在距今4500年的第二個階段——石家河文化時期,十餘座規模不等的城址各有分工,社會階層明顯分化,顯示出一個具有文化引領和輻射力的長江中游地區文明中心已經形成。

有趣的是,到了距今4000年的第四個階段——後石家河文化時期,考古學家發現這裡的文化譜系發生了斷裂和突變:非本地文化傳統的瓮棺葬俗、中原風格的陶器等,顯示出這一曾生產出史前中國最高水平玉器的繁盛聚落逐步瓦解。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孟華平說:「這一現象表明,長江中游地區早期文明的發展進程遭受黃河文明的強烈衝擊被迫中斷,到了後期已被整體納入黃河文明的進程中。

他進一步指出,多元一體是中華文明進程的重要特點,石家河遺址的價值在於它深化了對區域文明中心形成及中華文明一體化進程的認識。

王巍點評,這兩個遺址的入選反映出國際考古界高度關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問題,「中國考古學界用數十年的紮實研究和考古實證,有力地回應了那些對中華5000年文明的質疑」。

「世界考古論壇·上海」(SAF)是創建於2013年的國際考古交流平台,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推動世界範圍內考古資源和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保護與利用。

本次論壇規模空前,來自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和埃及、墨西哥、印度等國家考古研究機構的150位學者聚首交流。

論壇評出9項「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和10項「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並將傑出貢獻獎授予世界著名考古雜誌《古物》編輯克里斯·史卡瑞、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的瑪莽·阿布杜凱如博士,以表彰他們在公共考古傳播、保護文物古蹟方面的卓越貢獻。

著名考古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布萊恩·費根,獲得論壇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他曾較早將眼光投向中國,使得國際考古界開始了解和重視中國的考古新發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國兩處史前遺址獲世界考古論壇獎

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8日,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開幕並舉行授獎儀式,我國兩處史前遺址——湖北石家河聚落遺址和山西陶寺遺址分別獲得「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和「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

屈家嶺遺址,金字招牌如何擦亮?

近段時間,天門石家河遺址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掘取得的一系列成...

長江中游的「史前聚落」

——湖北天門石家河考古再放異彩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2017年1月,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石器時代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新發現的譚家嶺古城被認為是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這一遺址...

回望2016中國考古

入冬,一場洋洋洒洒的大雪,給石峁遺址蓋了一層灰白的冬衣,使這個原本就很有氣勢的石頭上的王國更顯宏闊。石峁自2011年橫空出世後,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因為瓮城、內外城牆以及牆體上的...

探尋紅山文化與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頭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社會發展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東北亞地區同期或稍晚階段的史前文化曾經產生過...

盤點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中國年度考古新發現公布。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蹟、新疆尼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