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重讀海南文物資源 讓散落文物回歸視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館藏數量,海南是不折不扣的文物小省;論文物資源,海南又有令人關注的文化遺存。

海南究竟是文物小省還是文物大省?如何重新解讀海南的文物資源?

文\海南日報記者 馬珂 通訊員徐晶

海南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於2012年10月開始,計劃於2016年結束。

普查開展一年多,眾多散落在南海寶島的文化遺產相繼浮出水面,目前摸底調查工作告一段落,初步理清我省文物收藏總量近10萬件套。

隨著普查的深入,普查人員發現,海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為其架起了一道絢麗的文化彩虹,使得我省文化遺產格調鮮明,文物獨特而豐富,「海南將是下一站文物大省」之說由此提出。

「普查進行至今,讓我們幾多憂愁、幾多歡喜。

」近日,海南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國有單位摸底調查工作基本完成,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海南管理處主任、海南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辦公室副主任陳江用「喜憂相伴」向記者總結了此次調查情況。

4月27日,陳江的車,再次上路。

一年多以來的「探寶」之旅,他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沿著高速公路去尋找海南歷史的印跡。

「普查引發了一些業內新的討論,海南究竟是文物小省還是文物大省,到處看看,你才有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陳江感慨地告訴記者。

顯然,文物大小省之論背後的新期盼,成了陳江在普查中的意外收穫。

可移動文物小省之困

普查過程中,海南館藏數量少、基礎設施差、徵集工作難及一些文物得不到應有的保存和修復,面臨著損壞甚至消失的可能,這些問題牽動著省內普查工作人員的心。

館藏之困

「海南文物館藏數量少,是不爭的事實。

」海口市文物局局長王大新開門見山地說道。

以海口市博物館為例,館藏文物僅1500件套,其中還有一部分並未定級。

「雖然這次普查全海南可移動文物絕對數量有所上升,但省內總體數量可能僅僅是其他文物大省下屬一個縣市的級別,而且上檔次的重量級文物也很少。

」海口市博物館工作了20多年的館員符史雄不無遺憾地說。

在定安縣博物館內,由於僅有的庫房在整修,所以一批文物不得不擺放在展館的地上。

「即使庫房整修好了,34平方米的面積也根本不夠用。

」館長蘇遜嘆了口氣說,每次文物進庫房,都是件「技術活」,館內工作人員不得不化身「空間大師」,精細地將數千件文物「塞」進狹小的空間。

定安縣博物館展廳有500餘平方米,這在省內縣級博物館已經屬於少見的「講究」。

館內一台空調24小時運作,館內張岳崧、王弘誨等名人字畫除潮保持乾燥全靠空調。

「按照標準,應該是有恆溫恆濕的設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好文物,可我們的經費決定無法達到標準。

」蘇遜無奈地說道。

在記者走訪的多個市縣博物館內,庫房小、設備設施不規範幾乎是所有博物館的通病。

甚至有的市縣博物館根本沒有展廳,文物幾乎是胡亂堆放在一起。

修復之困

海口市博物館內,工作人員帶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從庫房裡捧出一卷畫軸,凝神屏氣地輕輕展開。

一幅明代畫家丁雲鵬的羅漢圖展現在記者面前。

只見畫上兩羅漢盤腿對坐,神采煥發,栩栩如生,絲髮之間而眉睫意態畢具。

可遺憾的是,這幅被館內工作人員視為無價之寶的畫已嚴重破損,畫面上裂痕斑斑,甚至出現了掉塊的現象。

「這畫已經極少展出了,它經不起折騰,每一次展開和收起都會對畫造成新的損壞。

」館員符史雄稱,如果不及時修復,這畫很可能無法保存下來。

「省內幾乎沒有這方面修復專家,要送到省外去修復,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畫作在路上會遭受更大損壞,第二是專業修復所需的大筆費用博物館無法承擔。

」符史雄便搖著頭輕輕將畫捲起。

採訪中記者得知,由於我省修復人才緊缺,尤在文物鑑定方面更為缺少,這也給文物管理、執法等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

一些博物館館藏文物徵集上來後,有時不能及時地予以鑑定和定級,使這些文物在藏與不藏、護與不護之間暫無界定。

徵集之困

蘇遜2002年接任定安縣博物館館長,12年來,博物館裡僅新增一件藏品———木化石。

這件藏品是修路時工人發現,博物館聯繫當地派出所,徵集而來。

「目前館裡藏品大多還是1983年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時徵集上來的,那個時候還有一些人樂意捐獻,或者低價賣給我們,可現在人們市場意識強了,開口都是大價錢。

」蘇遜記得,不久前有人帶來了一副張岳崧的對聯,開口要20萬元,最終博物館沒能收藏。

海口市博物館的符史雄告訴記者,每年博物館有20萬元的徵集經費,可這筆錢只是杯水車薪。

「近幾年來,幾乎無人捐獻藏品。

多年前曾在外省發現文昌籍書法家潘存的作品,可因費用問題沒能徵集到。

」符史雄至今感到可惜。

文物徵集工作,每個博物館幾乎是各顯其能。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館長陳榆林告訴記者,館內有一些藏品是靠工作人員與當地百姓喝酒喝來的。

而這個館內北京收藏家王鳳和捐獻出的多件花梨木生產工具,讓陳榆林倍覺珍貴。

可移動文物大省之盼

這次普查中有問題,也有期盼。

有的專家找到了新脈絡,提出了新觀點。

普查至今,隨著眾多文化遺產浮出水面,刷新了人們對海南歷史文化固有的認識。

「不是海南缺乏文物,而是我們關注得太晚。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傅憲國說。

豐富的海底文化遺存

美麗富饒的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由於珊瑚礁盤密集,眾多古代商船因觸礁而沉沒在這片蔚藍的土地上,形成了豐富的海底文化遺存。

2013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這對於海南文物保護單位來說,無疑是個讓人振奮的消息,三沙市建立後,作為地方文物管理機構,將承擔起更多的水下文物遺產保護重任。

西沙群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巡查和文物執法督查工作報告於同年8月份出爐。

這項巡查活動歷時20餘天,對西沙群島各海域的23處水下文化遺存進行了細緻的巡查和勘探。

海南省文物局局長王亦平是自己駕駛著執法督查船參加了這次活動的。

此番首航西沙,意義非凡,展示了海南省對西沙文物保護的決心和力度。

「分布在南海各處的水下文化遺產如同一粒粒珍珠,要將其保護好、串聯起來,就是絲綢之路的璀璨航跡。

」王亦平告訴記者,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不僅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價值,更是中華民族世代經略南海的重要實物史料。

海南自1996年至今,一直在加大對水下文化遺產方面的保護,目前對南海水下文化遺產的分布規律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可移動文物的普查不僅僅局限於陸地文物,三沙市的建立,讓海洋水下文物成為我們另一個界定海南文物資源的依據。

」陳江說,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南海沉船量為124艘,按船貨平均運載量計算可達5萬件。

而目前發現的沉船總量還在不斷增加,據國外的數據不低於1000艘。

「如此豐富的海底文化遺存,足以讓海南成為當之無愧的可移動文物大省!」陳江說道。

省文體廳廳長朱寒松曾表示以「華光礁I號」的發掘保護為基礎,海南的文博事業將迎來新的一輪發展高峰。

據了解,目前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和國家南海博物館選址已經完成前期對接工作,兩個項目落戶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內。

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印證海上絲綢之路的璀璨的航跡。

中國西沙水下考古隊供圖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調查隊,在陵水橋山遺址進行發掘工作。

海南日報記者武威程范淦攝

保亭民族博物館的花梨木槍。

朱緯攝

影青篾紋缽。

中國西沙水下考古隊供圖

西沙出水石雕。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攝

西沙北礁出水的銅盤器座。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攝

考古專家傅憲國在整理修復後的出土陶器。

海南日報記者武威攝

獨特的民族文物

4月28日午後,一場大雨,將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沖刷得潔凈耀眼。

這座經過四次搬遷落戶在保亭七仙廣場的博物館,擁有700多平方米的展廳,收藏570餘件文物,其中絕大部分是民族文物。

站在最讓館長陳榆林驕傲的黎族龍被前,聽著他娓娓道來關於龍被的種種,你似乎能夠透過這件藏品看到多名黎族婦女身著民族服飾,坐在一起低頭織錦的畫面。

「龍被是黎錦中的精髓,代表了黎錦各種技藝的最高成就,可惜這項技藝已經失傳。

在某種程度上,這條龍被在國內民族文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陳榆林認為,文物的大小省之爭並不僅在於數量,還要看文物本身的價值,海南的民族文物的獨特性,向世人展現了黎族苗族璀璨的民族文化。

王亦平稱,瓊州海峽將海南與祖國大陸隔開,同時也造就了獨具特色的海島文化。

海南文物在全國的位置比較重要,這裡的文物表現出與內地不同的文化類型和特點,獨具地方特色。

世居海南的百萬黎族同胞創造出了珍貴的黎族文化:船形屋、紡織、釀酒等,在去年6月10日我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日當天,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昌江黎族泥條盤築法制陶技藝、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等9項被公布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再從移民文化看,無論是在海南島居住已數千年之久的黎族同胞,還是其他居民,都是不同年代從大陸各地遷徙到海南的移民,他們一方面繼承和傳遞了原有的文化,同時又結合當地的社會環境創造出新的文化。

遍布海南每個村落的宗祠除了和內地一樣祭祀遠古的祖先外,還祭祀遷瓊始祖的靈位。

「我們時常考慮,國際旅遊島應該提供出差異化的文物文化,而非一味地與省外其他文物大省比數量而趨於同質化,海南的文物文化地位將是獨特的。

遲來的史前文化考古發現

五一前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傅憲國和他的同事們,依然在陵水橋山遺址發掘現場堅持工作。

「這是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次在海南開展考古工作。

」傅憲國告訴記者,從目前出土的文化遺物來看,可以初步判斷該遺址的時代範圍可能在距今3000年―5000年之間。

「來之前,我們大腦中對海南幾乎一片空白。

」傅憲國坦言,直到2012年,因為中科院與海南省的一些戰略合作,他們的目光才轉向了海南。

「來了才知道,海南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很高。

」傅憲國說,並非海南文物匱乏,只是人們關注得太晚。

據了解,橋山遺址於2012年3月被發現,遺址面積約50000平方米,其面積之大、堆積之豐厚、遺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極為罕見。

遺址的發掘工作已經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華南地區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研究」。

從2013年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過調查、鑽探和試掘,明晰了橋山遺址地層堆積狀況和遺址分布範圍,為今年的發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傅憲國說,儘管發掘工作剛剛啟動,但已顯露出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對橋山遺址開展包括地貌、古環境、古動物、古植物以及體質人類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可以在海南史前人類行為模式、生計模式、海岸線變遷等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同時為探討和研究海南地區史前文化與「南島語族」的關係提供重要資料。

另外,傅憲國提到,他們一直在周圍做調查,在陵水新村港和黎安港發現了10處不晚於至今3500年的遺址和文物。

「國內的很多專家都來了,他們直呼想不到會有這麼密集的遺址和精美的文物。

」傅憲國說對於這批文物的研究,也許可以證明此處曾經人口密集,海南並非傳言中的不毛之地。

不可或缺的行業收藏

東方市八所,有一個未對外開放的院子。

院子門口「海南鐵路博物館」的牌子彰顯了它的身份。

海南鐵路博物館於2008年建立,收藏文物低訴著海南鐵路發展的種種。

博物館由原海南鐵路總公司辦公樓改建,室內館區分兩個展館,展品豐富。

室外展品中車號為6499的蒸汽機車引人注目。

這台製造於1986年、全長近30米的機車是中國第一種自己設計的幹線機車,1996年1月配屬原海南鐵路總公司,擔負石碌至三亞214公里客貨牽引任務,2003年5月停運,是海南鐵路歷史上最後一台停運的蒸汽機車。

至此,海南鐵路正式結束蒸汽時代。

博物館副主任鍾波告訴記者,在這個院子裡,即將成立海南東環鐵路博物館,延續海南鐵路發展新起點的紀錄。

同樣作為行業博物館,海南省農墾博物館讓省普查辦的工作人員驚喜不已。

這座博物館無論從館廳建設、文物收藏以及文物徵集都十分到位。

這裡的藏品反映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橡膠禁運,黨中央作出獨立自主發展天然橡膠產業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解放軍上萬集體轉業復員官兵、大批南下幹部、歸國華僑、大專院校師生、科技工作者,以及當地黎族、苗族群眾踴躍投身農墾建設的歷史。

農墾志、赤子情、知青情凝聚於館中。

陳江認為,海南省行業收藏的發展,已經成為省內可移動文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讓散落文物回歸公眾視野

對於這次海南全國可移動文物首次普查。

陳江認為,無論是小省之說還是大省之論,普查的真正目的是摸清海南文物資源與文化遺產的家底,更好地開展文物徵集工作,保護好文化遺產。

據了解,目前,我省可移動文物摸底調查工作告一段落,初步理清我省文物收藏總量近10萬件套,相關覆核工作正在進行。

下一步,我省將組織省內外文博專家進行文物認定,信息的採集與登錄也將同時進行,進一步梳理我省文物收藏信息。

編寫《海南省國有可移動文物名錄》和《可移動文物收藏名錄》,建立海南省可移動文物信息管理系統,編制海南省可移動文物普查檔案,讓這些散落在全省各地的珍貴文物重新回歸大眾的視野,讓更多的市民能從中領略到文物之美,感受到海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相關連接

「可移動文物」指館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單位以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或民間收藏。

國家文物局計劃於2012年至2016年開展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首次針對可移動文物開展的普查,主要對國有單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保存現狀及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現狀等基本情況進行普查統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海南採集文物信息55482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月1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1月19日下午,記者從2017年海南省文體工作會議獲悉,2016年,海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豐碩,歷時四年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順利...

雨露潤巴蜀 光芒照未來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文物事業發展成果顯著 四川省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眾多世界和國家級文物資源,是推動四川省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撐。記者從11月30日在成都召開的省文物工作會議上...

衡水市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

5·18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

中國國家南海博物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中新社海南瓊海潭門9月23日電 (洪堅鵬 張茜翼)選址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的在建中國國家南海博物館23日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17年3月完工開館。中國國家南海博物館位於潭門中心漁港南岸,距離博...

砥礪前行——市博物館2016年工作回顧與展望

2016年度,市博物館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大力推進文博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全年工作卓有成效。

貴德在加強文物保護中著力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

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積澱,成就了貴德豐富厚重的文化遺存。近年來,為科學、有效保護縣域各類文物,貴德縣始終把保護文物古蹟原生環境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城鎮建設與開發保護文物古蹟的關係,探索出了一條繼承和...

可移動文物普查帶來的保護利用啟示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在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國情國力調查,是一項旨在全面掌握我國文物資源、加強文物保護、建設文化遺產強國的國家工程。通過這次普查,可以發現可移動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