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灰窯田貝丘遺址 通過考古遺物去看頂螄山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灰窯田貝丘遺址發現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文化遺物。

記者 賴有光 攝

屈肢葬是當時主要的葬式,就像是讓其重新回到母胎,期望死者的生命可以得到永生。

記者 賴有光 攝

螺螄對於廣西人來說,不僅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也是許多人消夜必點小吃。

其實不只是現代人,生活在6000~7000年前的古人也常吃螺螄,更形成了廣西一個別具特色的考古學文化類型——頂螄山文化。

日前,在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的帶領下,記者探訪了位於南寧市青秀區三岸園藝場南部,屬頂螄山文化遺址之一的灰窯田貝丘遺址。

通過考古發現的遺物,考古人員拼湊出了當時生活於該類型遺址的古代人類生活印記。

居住環境——傍水而居

灰窯田貝丘遺址地處邕江左岸的一級階地上,高出水面約10米,南臨邕江,周圍為後天丘陵地形,而其他頂螄山文化類型遺址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也大致如此。

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廣西最早的頂螄山文化遺址發現於1963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已陸續發現該類型文化遺址30餘處,其中已經發掘過或試掘的遺址有10多處,分布範圍主要是以南寧為中心的扶綏、武鳴以東,橫縣以西的左江、右江、邕江及其支流附近地區。

從頂螄山文化各遺址的地理位置不難看出,當時古代人類通常會挑選河流拐彎處或兩河交匯處的台地作為生活地點,這也說明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原始居民就已經逐漸走出山洞,擴大活動範圍。

食物來源——採集漁獵

除了相似的生活地點,頂螄山文化遺址最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均屬於貝丘遺址,以各種水生動物遺骸,特別是大量古代人類食剩拋棄的貝殼類為主要堆積。

在發掘現場,探方壁上隨處可見很厚的螺殼堆積,考古人員梁優表示:「堆積中含有大量人類食用後丟棄的螺殼,以及一些水生、陸生動物骨骸。

此外,根據目前的發掘情況看,包括灰窯田遺址在內的頂螄山文化諸遺址中,均發現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文化遺物,其中以石錛、石斧、蚌刀等為主要生產工具,可見當時的生產工具是很落後的,採集、捕撈和狩獵應是當時人類獲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下葬習俗——祈願重生

既然有人生活,便會有人離世。

灰窯田貝丘遺址的墓葬主要集中在遺址的南部,大致呈東西向沿江岸排列,多為單人葬,少數合葬。

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二十餘具露出地面的古人類遺骸都呈現一種奇怪的姿勢。

梁優俯下身,指著其中一具古人類遺骸介紹說:「這些墓葬的葬式以各種屈肢葬為主,包括仰身屈肢葬、側身屈肢葬和蹲葬等,還有少量肢解葬。

」屈肢葬是當時主要的葬式,其主要特徵是死者屍骨蜷曲程度通常較明顯,表明遺體應該是被人為捆綁著埋葬的,以達到屈肢葬的效果。

對於屈肢葬的原因,有的考古專家推測稱,當時的人類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原始信仰,以屈肢葬的方式將死者下葬就像是讓其重新回到母胎,期望死者的生命可以得到永生,反映了古人靈魂不滅的觀念。

灰窯田貝丘遺址簡介:

灰窯田貝丘遺址屬頂螄山文化遺址之一,1977年至今考古人員已經對其開展了數次考古工作,並於1981年被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12月,為配合邕寧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開始對灰窯田貝丘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預計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現已發掘約400平方米。

本次發掘新發現墓葬20餘座,以及少量石器、蚌器、陶器等遺物。

(記者 陳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寧三岸灰窯田貝丘遺址正式發掘

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佘鴻雁)依江畔而居,捕魚打獵,喜歡吃螺,懂得製作陶器……正在發掘中的南寧市灰窯田貝丘遺址,展現了6000多年前邕江岸邊原始居民的生活面貌。南寧三岸灰田窯遺址自今年2月底開始...

毛家坪遺址中的「屈肢葬」之謎

毛家坪遺址屬於早期秦文化遺址,是「秦文化的發源地」,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鎮毛家坪村,遺址分布在渭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東西寬約600米,南北長約1000米麵積約60萬平方米。1947年,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