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樣的教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國的考古,有一種難以忘懷的痛叫做 「明定陵考古發掘」為什麼這麼說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明定陵考古發掘」事件由此開始。
1956年郭沫若和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始算,到56年不過30多年的歷史,人才、技術都極度缺乏。
但是由於當時反對者都人微言輕,所以並沒有能夠阻止郭沫若要發掘明皇陵的計劃。
由於技術經驗不夠成熟 ,試掘的皇帝陵墓由十三陵中的最大陵墓長陵改為第三大的定陵(明萬曆皇帝的陵墓)用來試手。
1958年開始明定陵的發掘,經過兩年時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絲織品、金器、玉器等文物,由於技術的落後,無數奇珍異寶無法保存,發掘出來的絲織品氧化變硬和腐化。
三口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紅漆棺槨以及萬曆帝後的屍骨直接就被毀壞和丟棄,給歷史文物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痛定思痛的鄭振鐸和夏鼐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周恩來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
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從此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定規。
定陵地宮後殿的現狀,棺床上擺放的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的複製品,原棺已毀屍骨無存。
定陵發掘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帝王陵不可以隨便挖,從這件事之後就定下了死規矩,堅決不動帝王陵。
王仲殊說,尤其現在地方上為了發展旅遊,都希望發掘王陵獲得旅遊資源,更需要不斷重申這一結論。
為什麼國家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揭秘:為何「明定陵」被挖掘後,可稱為百年內 最悲劇的考古挖掘
導語:發掘帝王陵寢的聲音近來有不小的響動。早一點,有人建議開挖秦始皇陵,並列出理由N條;近,因有專家說下面埋有500噸的珠寶,有人又動起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乾陵的念頭。藉此股「挖祖墳」的聲...
郭沫若發掘明定陵後,周總理的這句話,讓之後的皇陵考古受益無窮
編者按:郭沫若當年對明定陵的發掘,收穫大,但損失也大。為此還「引得」周總理說了一句話,正是這句話,可能是郭沫若研究古墓以來,對中國考古學界做出的最大貢獻。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
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唯一被考古開掘的帝王陵墓,為何結局詭異而悲哀
考古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大型墓葬,比如秦始皇陵,雖然發掘的都是陪葬坑,但是引起世界轟動,無數人期待對秦陵的挖掘。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秦陵始終沒有挖掘,其中離不開一個考古國策「萬不得已不准挖帝王陵」,...
為何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墓?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定陵一口棺材害死七條人命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史上最離奇的一次考古,參與人員全部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萬曆皇帝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郭沫若掘開定陵發生了什麼?周總理下令十年內不開帝王陵
明朝在中國古代算是一個比較特殊朝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使中國又回到漢人的統治之中,到明成祖朱棣時期,經過兩代君王的努力。掃平邊患,四海臣服國力空前強盛,大明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之後便...
兵馬俑在美展出時手指被盜 然而最讓中國人心痛的是這個事件
去年9月底,一批秦兵馬俑被運往美國費城,在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舉辦特展,一名24歲的美國男子掰下一根兵馬俑手指並偷走。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找回被盜拇指,涉案男子面臨審判,可能面臨最高10年的刑期...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十三陵中定陵被發掘,發現很多珍寶也帶來一大遺憾,從此禁挖皇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從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長陵,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的思陵,共有13座皇帝陵墓。這些陵墓中唯一被發掘的是定陵,從中發現很多珍寶,也帶來了一大遺憾。
郭沫若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文物一件也沒保存下來
大家都知道,我們想了解歷史,除了可以觀閱歷史遺留下來的史書外,還可以去現在博物館裡面存放文物中進行觀閱,說到文物,那我們就得提到帝王古墓。現在很多文物曾經都是從一些帝王墓葬裡面發掘出來的,這得奈...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死後幾百年陵墓被人當做練手對象挖開了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萬曆可能是明成祖朱棣的忠實粉絲,就連陵墓,也要修的和朱棣的長陵一般模樣。當然,為了表示對朱棣的崇敬之前,規模上是要小很多的。
郭沫若提出要挖掘秦始皇陵,惹怒一個大主管,從此立下一個規矩
歷史上,考古界有一個悲劇的案例,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考古。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當時做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提出挖掘明定陵的建議。建議提出來的時候,就遭到了眾多歷史學...
唯一被考古開掘的帝王陵墓 挖墓人的結局都很詭異
1955年10月中國文化界人士:郭沫若、張蘇、吳晗、沈雁冰等人向上級請求發掘明定陵。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也想在各方面證明自己的能力,就同意了發掘明定陵的請求。
考古為何不再挖帝王陵?因為這座陵墓的教訓太深刻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郭沫若再次提議挖掘秦皇陵,惹得領導憤怒,定下了這一重要的規矩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犯罪行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明明知道帝王陵中有大量文物,但是國家三令五申不讓挖
國務院曾在1987年和1997年兩次正式發文,強調暫不發掘帝王陵。由此,不挖帝陵成了文博界的「鐵律」。眾所周知,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是中國主動發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雖然這座帝王陵的發掘給我...
唯一一座被打開的帝王陵出土的寶貝今何在?僅這一件就冠絕中華!
「通過兩年的考古工作,考古學家已經到達了這座陵墓的主棺室,地宮中央擺放著三口朱漆棺材,中央一口是皇帝的,裡面除了一副骨架,到處裝滿了黃金玉器和絲綢......」1958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也是唯...
打開這座墳墓,要了七條人命,卻揭開了萬曆皇帝不上朝原因
我們都知道明神宗萬曆皇帝,他三十年不上朝號稱史上「最懶」皇帝,也是由他 開始,明朝發生了著名的「宮廷三大案」,整個大明王朝由盛轉衰。其實萬曆剛登基時,朝政由太后和首輔張居正把持,社會經濟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