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帝王陵中有大量文物,但是國家三令五申不讓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務院曾在1987年和1997年兩次正式發文,強調暫不發掘帝王陵。

由此,不挖帝陵成了文博界的「鐵律」。

眾所周知,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是中國主動發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

雖然這座帝王陵的發掘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關於明朝的史料,但是更多的卻是留下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也正是這座帝王陵發掘造成的損失,從此國家有關部門定下了一個規則,不輕易主動發掘帝王陵。

眾所周知,明定陵的挖掘,就是郭沫若的一再堅持和主張,於公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的歷史,萬曆皇帝的陵墓作為了挖掘的對象,於私可能也是為了見證皇陵的浩大以及眾多琳琅滿目的陪葬品,這對於一個文學愛好者而言是致命的誘惑,郭沫若可能就是公私一體了吧!

本來是打算挖朱棣陵尋找《永樂大典》的,為何後來卻改挖萬曆皇帝的定陵了呢?說來也是他活該倒霉,朱棣的陵墓建得很大,而且封得很嚴實,考古人員找不到墓室入口。

正在這個時候萬曆的定陵塌陷下去一塊,這正好被人們逮個正著,結果挖開一看正是墓道入口,於是經過商議就拿它開刀了。

不過周總理看了之後委婉地否決了郭沫若的提議,並作出批示「此事留作後人來完成」。

雖然乾陵地宮沒有被發掘,但是還發掘了五座陪葬墓,分別是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中書令薛元超墓、燕國公李謹行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