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考古學報》創刊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回顧歷程 展望未來

歷史學視野下的中國考古學——紀念《考古學報》創刊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紀要

《考古學報》是中國考古學的權威學術期刊。

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於1936 年創刊的《田野考古報告》,1953 年改名為《考古學報》。

著名考古學家李濟、夏鼐、王仲殊、任式楠、徐苹芳曾先後擔任該刊主編。

今年是《考古學報》創刊八十周年,八十年來,《考古學報》刊登了許多重要的田野考古發掘成果和學術研究成果,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的進步,為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外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為了紀念《考古學報》創刊八十周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考古學報》編輯部主辦的「歷史學視野下的中國考古學——紀念《考古學報》創刊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於8 月20 日在京召開。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學者和媒體齊聚一堂,回顧《考古學報》的發展歷程,展望中國考古學的未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在致辭中表示,這次是以學術研討會的形式紀念《考古學報》創刊八十周年。

《考古學報》自上世紀三十年代成立以來,成為考古學乃至人文學科的重要刊物,歷任主編都是學術大家,辦刊歷來是以學術為導向。

夏鼐所長和其他老同志為刊物的定位、風格的形成及成長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在新的時期,國家經濟文化迅速發展,《考古學報》如何在學術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拓展學術研究的視野,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寄希望於編輯部同仁、考古所同仁,以及全國考古學界的同仁更加支持這份刊物的發展。

《考古學報》副主編馮時研究員回顧了學報的誕生和發展歷程。

他表示,三十年代創辦的《考古學報》(當時刊名是《田野考古報告》),是和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息息相關的。

《考古學報》和中國考古學相伴成長,成為中國考古學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學術界的寶貴財富。

這樣有悠久歷史的刊物在中國是不多見的,之所以經久不衰,既離不開學術界同仁的支持,也離不開單位領導的支持與關懷。

《考古學報》主編劉慶柱研究員以《考古學與歷史科學》為題,提出沒有考古學,就沒有現代的歷史科學,考古學的終極目標就是研究歷史科學。

考古學是通過物來研究人,考古學就是研究如何以物見人,探索社會規律。

但是考古學也不能離開歷史學科,要結合歷史文獻。

考古學當前需要找清楚中國五千年「小變大不變」的文化基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世民深情回顧了夏鼐先生的治學精神和對《考古學報》付出的心血。

他認為,夏鼐先生治學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十二個字:「學識淵博、視野廣闊、治學謹嚴」。

夏鼐先生學貫中西、通今博古、文理兼蓄。

在擔任主編期間,無不親自審閱稿件。

《夏鼐文集》新版的資料收集期間獲得了更多關於夏先生的前所未見的資料。

復旦大學教授陳淳作了題為《考古學的歷史重建》的報告,回顧了國內外的考古學理論和方法。

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無言的物質遺存,與歷史學的文獻研究差別很大,因此,考古學研究需要提高「透物見人」的能力,將堆積如山的考古材料轉化為可信的歷史知識。

就中國考古學當下流行的範式而言,對材料的分類和分期依然是主要的實踐。

中國考古學應當努力開創以問題為導向的定向研究,注意細緻的信息提煉,採用嚴謹的邏輯推理來整合各種信息和證據,並在文獻的幫助下更好地完成歷史重構的任務。

山東大學教授方輝作了《考古學古史重建的當代使命》的報告,分析了考古學古史重建的歷程以及考古學轉型期古史的重建,並闡述了聚落考古在歷史時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博物館戴向明研究員作了《漫談考古學與歷史學的整合研究:長時段與大視野》的報告。

他認為,要從史學的角度看考古學的階段性,從全局把握學科的發展。

他從考古學史角度回顧了學科的發展,評價了考古學的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

北京大學朱鳳瀚教授做了《中國的原史考古學與夏文化的探索》的報告,從9 個方面對考古學及與歷史學的關係,以及夏文化研究的各個方面進行闡述。

他認為從歷史科學角度下看考古學,考古學研究的目的很多還是解決歷史學的問題。

考古學研究過程中,特別是歷史考古學中,對考古學資料的闡釋,要有歷史學的高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易建平研究員深入探討了國家的定義。

他認為國內目前對「文明」和「國家」還沒有嚴謹的定義。

他從兩個詞的外文詞源角度,考察了其定義和演變過程。

從詞源角度來看,兩者基本等同,因此,研究國家起源,就是研究文明起源。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楊建華教授作了題為《歷史文獻與考古學研究的互證》的報告,從中國古代戎狄的歷史文獻中尋找歷史課題,澄清了對歷史文獻相關記載的誤解。

另一個就是要尋找文獻與考古的契合點——中山國。

她認為,戎狄的課題,源自文獻,但更要倚重考古學,考古學和歷史文獻研究要並重,最後達到互證。

北京大學教授李水城作了題為《世界體系下的邊際效應:中國西北與歐亞草原的族群遷移與文化交互》的報告,指出世界文明的幾個中心是不斷向外擴展的,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壓力是其中的重要動力。

在距今6000 年前後在西亞東歐出現了兩個冶銅中心。

由於區域環境和資源配置的不平衡,加之人口的壓力,導致不同的族群和社會集團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資源掠奪和領土擴張引發的族群遷徙成為了一種常態。

在文化變遷,族群交融的過程中,東西方文化也在碰撞與交融,對貴重金屬的追求也是重要的動力。

中國文物報社總編輯曹兵武研究員作了題為《談當前中國考古學的幾個熱點問題》的報告。

他認為,新考古學在中國,有一個引進、討論、吸收、消化的過程,新考古學是一個階段,而不能簡單看成是一個學派,也不是否定了傳統考古學。

關於公共考古學,他認為公共考古不等於公眾考古,考古資源是公共的,學者只是資源的開發者,學者應加強信息公開與資源共享。

公共考古是當下最具潛力的考古學新興分支學科之一,能出實踐,也能出理論。

中國文明探源需要更精確的時空框架、要素標準、發展譜系、過程機制、跨文明比較研究等,因此中國文明的形成問題是傳統考古學、新考古學、後過程主義考古學、公共考古等各種理論方法的交匯地帶和試驗田。

在發現新材料的同時,要加強理論分析和理論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建國研究員以《考古現場的多視角影像三維重建》為題,介紹了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與三維雷射掃描等系統的運用,舉例說明了三維重建在墓葬、石窟寺等遺蹟上的應用實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社科院在港辦考古圖片展重現中國古都文明

新華社香港9月19日電(記者 丁梓懿)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承辦的「文明·古都——中華文明起源與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圖片展」正在香港中環舉行。這次展覽分為「滄桑巨變——舊...

新中國考古從這裡走出

今年是《輝縣發掘報告》出版60周年。它既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報告,也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考古圖書。這部報告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其所遵循的田野發...

考古文博系列講座2018年度第10講

題目:青銅器反映的西南夷與古代東南亞的聯繫主講:楊勇 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主持:錢益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地點:首都師範大學北一區文科樓304主辦: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博物館發...

在世界考古學界發出中國聲音

國際視野 開放胸襟 文化合作 在世界考古學界發出中國聲音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鄭州舉行 5月21—23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在河南鄭州舉行,來自海內外近400位考古界的專家學者...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 楊陽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楊陽)中國四川有巴山蜀水之稱,古代巴文明是四川地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