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可不是黑驢蹄子和摸金校尉,他重要的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永元元年竇憲率大軍大破北匈奴,班固作為中護軍隨行為紀念戰役勝利留下《封燕然山銘》。

「勒石燕然」四字典故成為後世功臣名將嚮往的功業巔峰。

2017年8月14日中蒙聯合考察隊宣布在今年7月底,燕然山的位置被確定位於蒙古國杭愛山,而班固留下的《封燕然山銘》也被發現。

至此流傳了一千多年的史書和史料記錄,這次完全匹配上了。

近些年,考古二字隨著「摸金校尉」風變的越來越被人了解,然而從事考古行業的從業者到底是什麼樣呢?考古又有多重要呢?

01

從鑒寶到嘉德

「亂世藏金銀,盛世興收藏。

」隨著文物收藏熱的升溫,電視中的文物鑒寶類節目也越來越多。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坊間屢屢流傳著家裡的泡菜缸被洋人幾千刀收購的傳說。

隨著傳說的擴散,人們愈發注意家裡邊角的瓶瓶罐罐底座的印戳,一時間古玩收藏變成了大眾最關注的熱點。

2003年CCTV一檔《鑒寶》欄目讓各地民眾紛紛將自己的傳世之寶帶到舞台讓專家鑑定,迎合了民間收藏需求趨勢潮流的節目一時間收視率高漲,使得此類節目曾出不窮,北京衛視於2007年由王剛和護寶錘「主演」的《天下收藏》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節目火爆的同時,社會輿論中針對「鑒寶」類節目權威性與公正性質疑的聲音也變得此起彼伏。

除去節目,民間文物收藏界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

如此前被馬伯庸在網上調侃的「冀寶齋民間博物館中的奇幻之旅」事件、以及2017年2月民族文化宮民間文物收藏展飽受爭議事件。

諸如此類的事件表現出了民間文物鑑定機制問題,與國有文物不同的是,民間文物收藏來源模糊,鑑定能力相對弱且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所以也使得民間文物的真贗難辨。

另一方面,非國有文博機構管理漏洞和沒有相關監督部門的規範,使得類似「冀寶齋奇幻之旅」之事層出不窮。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文物已變為了一種資本符號。

在資本的青睞下,真文物的存量相對於資本來說可謂「珍稀」,這遠遠滿足不了資本的胃口,於是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贗品。

居心不良的人急於通過展覽洗白得到資本變現。

在民間文物真假難辨缺乏標準的時期,大型拍賣會中古董占比也越來越低,2017年2月,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和Artprice聯合發布《2016年度藝術市場報告》中顯示:中國書畫正在最新寵兒。

從2017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中排名前三的都是書畫:近代黃賓虹的《黃山湯口》、近代潘天壽的《耕罷》以及宋高宗御筆,也證明了這個趨勢。

02

或將透支的「盜墓IP」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考古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無論是官盜或是匪盜,或是深諳金石學的古代文人,探知過去都是刺激而又浪漫的。

它是平常百姓家的茶餘飯後的談資,又或是宋代沈括站在太行山上手握化石寫下「滄海變良田」結論。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盜墓文學和影視作品開始出現,直至2007年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小說點燃盜墓IP的資本之路。

隨後以盜墓為背景的網絡文學作品層出不窮,接踵而至的系列小說《盜墓筆記》使得盜墓題材變的日益成熟,在大量粉絲的期待和資本入局之下,最終打開了IP影視作品的大門。

2015年6月12日,改編《盜墓筆記》的同名電視劇在愛奇藝首播;同年9月,根據《鬼吹燈:精絕古城》改編的電影《九層妖塔》上映;12月,根據《鬼吹燈》後四部改編的電影《尋龍訣》上映飽受好評的同時斬獲16.82億元票房。

2016年4月,南派三叔作品《老九門》同名電視劇在東方衛視首播;8月,南派三叔作品《盜墓筆記》同名電影上映,票房10.04億;12月,《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掀起熱潮。

進入2017年7月觀眾再次被天下霸唱的「鬼吹燈IP」作品刷屏,13日《牧野詭事》愛奇藝首播;21日《黃皮子墳》在騰訊播出。

從2015年一直綿延不絕至今的「盜墓IP」熱潮,網劇《盜墓筆記》《老九門》幾十億的點擊量,成為了各大網站的流量擔當。

到電影《九層妖塔》《尋龍訣》《盜墓筆記》數億的票房,展現出強大吸金能力,南派三叔和天下霸唱二分「盜墓」題材。

人們對他們的對比也從開始的白紙黑字變成了聲畫影像;評價的方法也由開始比較兩人的文採風格,逐漸轉變成了他們的商業模式的對比。

南派三叔越來越像另一位同行郭敬明,在自己相關商業運作上事必躬親。

天下霸唱依舊繼續創作,將寫作之外的相關商業活動交給他人打理。

復出的南派三叔從作家變成了商人。

在2014年中旬,獲得了小米、樂視近1億元的投資;2015年下半年又獲得了小咖投資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成立南派投資管理公司,深耕《盜墓筆記IP》,現估值30億元。

而之所以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這與三叔對版權的絕對控制權不無關係。

而反觀天下霸唱作為盜墓題材的先入者,在很長時間內,天下霸唱的小說《鬼吹燈》都領先於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

但《盜墓筆記》的IP價值後來居上的主要原因在於當初天下霸唱對於版權的輕視,起點網在《鬼吹燈》連載時與天下霸唱簽訂了包括影視改編權買賣代理的協議,後來,《鬼吹燈》第一部分被賣給中影,後由陸川執導了《九層妖塔》,口碑一般,票房6.82億;第二部出售給萬達,被改編成了飽受好評的《尋龍訣》,票房16.82億。

然而這些都與他無緣。

雖然霸唱現在逐漸有了版權意識,但是他的做法依舊與三叔不同,他把版權交給新華先鋒代理,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創作之上。

兩種對待IP的不同的態度,使得他們的作品的市場價值變的不一樣。

與天下霸唱的多點出擊的版權轉售相比,南派三叔的版權在手使得在未來改編以及在開發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可以隨時根據熱點進行隨意加工改編迎合觀眾口味。

當盜墓小說由文字轉化成影視作品時,影視作品肯定要處理好改編問題,盜墓影視劇近兩年的發展來看,依靠於「盜墓IP」改編出來的影視作品,除了《尋龍訣》和《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其他作品很難企及到人氣口碑雙收。

與國外《古墓麗影》與《奪寶奇兵》相比,國內改編影視劇中充滿了「為了盜而盜」為了「歷險而歷險」的牽強與刻意。

雖然現在墓IP紅利尚在時,他們仍可盡情收穫,但在未來,這種不具備明顯內核價值觀的結構下,盜墓IP也就僅僅成了為了拍而拍,為了賺錢而賺錢的快餐文化了。

而在觀眾口味日新月異的今天,不具備深入人心的思考力產品也很難持久。

03

考古從業者之殤

在民間收藏投資熱下你會發現實則為投機心理,能賺一筆是一筆;對於有些人來說傳家之寶重要的不是故事也不是啟示,而是專家給出的價格。

盜墓IP看似會讓人們重視起文物安全問題,實際上驅動相關影視作品的是人們的獵奇心理,遠遠沒有沉澱到文化層面上的快餐文化。

隨著各種資本的引導之下,文物變為了鈔票的象徵,神秘的古代文明似乎都被埋沒在了地下。

而這些本該深度探索的考古意義被忽視。

截至2017年,全國開設考古學專業的高校數為21所,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在本科學習中,考古要學習多項相關課程。

畢業之後,加入田野考古的應屆畢業生在薪酬方面也捉襟見肘。

81%工資低於2000元,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8%。

按照十分制計算,考古學專業畢業1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10,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下。

過低的工資和暗淡的前途使得大部分相關從業者會在本科教育時期轉變方向,向文博方向發展,從事本專業的人數,不到50%。

受近年來「盜墓Ip」影響,人們對考古的誤解也就越來越多。

最常見的誤解有兩個:一、盜墓是私盜,考古是官盜。

二、考古掘人墳墓,擾亂祖先亡靈。

其一,考古與盜掘的區別並不是公私之別。

惡名昭著的孫殿英、黨玉琨之流可謂官盜;考古也有私人發起的情況,大名鼎鼎的謝里曼證實特洛伊真實存在、皮特里推廣田野發掘等人都不會因為是「私人考古」而使得功績褪色半分。

世界上所有國家,不管土地所有制、政治制度、法律條文、意識形態怎樣千差萬別,但是在支持考古學和限制盜掘這一點上並無二致,盜掘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正當性。

其二,在正當性問題上民眾的誤解就要更深。

考古學是了解過去人類文化和歷史的一門科學;從另一個的角度來說,考古工作又是一種保護文化遺產的方式。

而盜墓的本質,則是利。

是以暴力破壞墓葬結構,只注意值錢的貴金屬器物,而不在意其他的價值的毀滅,更多的遺存價值是非直觀的,難以單純憑藉生活中的常識或者經驗去理解,而是需要靠基礎性和探索性的科學研究才有可能揭示出來。

依照古人侍死如生的原則,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出那個墓主生前的社會環境、經濟狀況等諸多密碼,墓葬中一件物品擺放位置的移動都會造成信息提取的不充分。

現代文物出土保護依舊是世界性難題,至今無法解決。

在困難與經驗下,《中華人名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文物保護的十六字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事實上,考古不僅僅是針對於墓葬,幾乎所有現實生活中的東西廢棄後都會變成考古遺存。

墓葬只是全部人類遺存中並不特殊、在數量上也比較小的一類遺存。

考古發掘大多是非主動性的,是為了配合建設工程或者遺存已遭破壞時才採取的一種搶救性手段,不是為多挖而挖。

遺址如無必要不會發掘,不發掘通常就是最好的保護。

考古遺址一般情況下優先選擇原地保存,迫不得已才進行發掘或遷移。

因為發掘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即使是非常科學的發掘,也會損失一部分遺址信息。

考古與盜掘,一個為寶,一個為保,一個為掙,一個為證。

二者在原則與方法論上均為一字之差,可在結果上卻謬以千里。

04

考古的意義

考古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似乎過於龐大了。

那麼我們從文字來說,從甲骨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轉換為漢隸。

再從繁體變為簡體,每一撇一捺都有著獨特神韻與故事。

考古工作者從解密安陽的甲骨文再到發現海昏侯的竹簡中找到失傳一千八百年的齊論語。

他們拼湊出中華文明的脈絡,從文字中偏旁部首組合出中華文化的神韻美。

考古是為了什麼呢?不是為了金銀財寶,也不是為了文物。

而是這背後整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脈絡,通過考古最大程度上還原和傳承。

對於現實意義,例如考古學家通過對羅馬遺蹟的勘探,告訴我們羅馬帝國崩潰的重要原因:自身經濟的崩潰。

五賢君時期後結束擴張,勞動力出現不足。

沒有掠奪來的奴隸耕作土地,義大利的農業逐漸崩潰,慢慢依靠來自西班牙的糧食的時候,羅馬的厄運便已經註定。

在亞平寧半島和伊利比亞半島等地的遺存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通過這些遺存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土地是怎樣慢慢荒廢,在200年的緩慢過程中又是如何在羅馬人生活上刻下烙印。

考古告訴人類擴張與征服只能塑造一個帝國,卻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帝國。

再如,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和阿茲台克文明,他們是世界上非常獨特的文明。

它曾經迅速發展,但最終在熱帶雨林中消亡。

留下的文字資料少到很難說明什麼東西,依靠考古的工作,我們知道了瑪雅的衰落,與它自身的血祭文化有著重要關係。

這種文化導致了不斷的戰爭和人口的減少。

而針對於城市遺址的考察,發現他們對於環境選擇的無知。

在熱帶雨林中建立城市,距離水源遠造成了取水困難;而取水問題又反作用於城市發展:限制了城市的大小、周圍農業用地的大小、衛生條件難以控制等,最終瑪雅帝國衰落於歷史長河之中。

同時期的阿茲台克帝國的治國方式基本一致,以致於皮薩羅幾百人的「征服者」就可以橫掃阿茲台克。

西班牙征服者帶來的最致命的武器不是火器也不是艦隊,而是無法遏制的天花。

不善於總結經驗的文明最終消亡在人類文明歷史中。

在世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個不一樣的國家和部落,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習俗,通過考古我們可以不斷了解自己族群的過去,發現那些被埋藏的仍具有生命力的故事。

曾經上學時背過的陋室銘在百年前只有二三十字,通過考古查證還原成今天的八十一字。

如果不是通過考古我們又如何能理解先人的智慧?不能完整的汲取間接經驗我們又如何能走的更遠?考古學的意義絕對不是黑驢蹄子也不是那些散發著銅臭的古董更不是那些傳奇摸金校尉的故事,考古學要比這些重要的多。

它能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存在的原因,找到我們存在的方法,並指引我們去探索我們存在的意義。

與時下火熱的同是愛國影片戰狼相比,勒石燕然的考古發現並未被人重視。

事實上,漢王朝擊敗的匈奴人向西遷徙到歐洲變成了上帝之鞭,使得日耳曼人南侵羅馬帝國,最終讓西歐進入黑暗時代。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勒石燕然,九州大地會什麼樣呢?無意對比勒石燕然與戰狼新聞的孰輕孰重,只是想說愛國是全方位的,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是愛國的基石。

進入和平時代,拳頭不再成為衡量國家實力的唯一標準,文化輸出成為每一個國家的重要實力象徵。

文化從某種程度而言就是一座陣地,文博工作考古工作者就是一線戰鬥人員,如何讓自己祖國的文化更具魅力是每一個文化工作者的最大命題之一。

在現今世界上,毫無爭議的文化超級大國就是美國,美國至今一至在向其他國家輸出著自己的價值觀。

而正是因為文化輸出的不平衡使得我們在一些地方備受誤解。

文化這東西不能吃也不能喝,但他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就是能讓人信服你,愛你。

先從考古考證自己的起源開始,希望吾國吾民更愛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讓他更具魅力,從而使得我國文化戰線進退有據。

精彩回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們為什麼考古——從公眾的誤解說起

兩個月前,我才知道有一個叫「悟空問答」的平台,抱著一種新鮮感,註冊了一個帳號,並在平台上回答了一些問題。在這段日子裡,接觸過不少涉及考古的題目,也做過一些回答。但是,頗受觸動的是,發現大家對「考...

墓葬考古真的是盜墓嗎?

考古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可在考古新聞的評論區,發掘哥總是發現,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把考古和盜墓的區別模糊化,進而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跟著起鬨。於是乎,評論區罵聲一片。發掘哥有感於這件事的嚴重性,...

詳解中國古代盜墓歷史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社會文化現象。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勿忘國恥,日本人在我國土瘋狂盜墓

末到民國三十四(1945年)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中國境內的盜掘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日本人勢力範圍內、日占區的古墓古蹟,幾乎全讓日本人光顧了。日本人有大半身上流著中國人的血,這是大家公認的,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