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曾想將宮廷藏品整批賣給美國富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人只知道這些中國藝術品到了美國,之後它們就在博物館忽然出現了。

沒有人問它們從哪裡來,是如何到這裡的。

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

現藏於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

2016年9月,一本名為《誰在收藏中國》的書在中國問世。

此前,它的英文版在2015年3月推出,並被評為《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非虛構作品。

在英文世界,這本書第一次涉及中國海外文物流失和歸還問題。

「讀過之後,你在展覽上看到這些外相祥和的藝術品時,將會因它們經歷過的狂風暴雨而顫抖。

」《華盛頓郵報》如是評論。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卡爾·梅耶和謝林·布里薩克。

卡爾·梅耶是國際問題專家,曾任《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編輯。

他出版了14本書,其中包括有關文物非法交易的《被掠奪的歷史》《藝術博物館》。

謝林·布里薩克是卡爾·梅耶的夫人,也是藝術史學者,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紀錄片製作人,現為美國《考古》雜誌特約編輯。

這是他們合寫的第三本書。

「美國人只知道這些中國藝術品到了美國,之後它們就在博物館忽然出現了。

沒有人問它們從哪裡來,是如何到這裡的。

」謝林·布里薩克說,這是她決定寫這本書的初衷。

書中涉及的內容,也集中於美國和加拿大兩國。

細讀此書,可以發現中國文物流往美國的大致脈絡:19世紀上半葉,美國商人從中國帶回少量藝術品,在私人博物館展覽。

19世紀末,動盪的中國開始成為多國藝術探險的決鬥場。

步阿爾伯特·格倫韋德爾、斯坦因、保羅·佩里奧特等西方探險家後塵,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蘭登·華爾納、勞倫斯·史克曼、普艾倫等人來到中國,為美國博物館徵集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敦煌壁畫和龍門石窟浮雕。

而美國藏家查爾斯·朗·弗利爾、J.P.摩根、小洛克菲勒、喬治·凱茨、阿瑟·賽克勒等人,也被精美的中國藝術品「弄得神魂顛倒」,開始大量收藏,並在後來把它們捐贈給美國的眾多博物館。

在私人藏家和博物館收藏中國藝術品的過程中,文物販子盧芹齋、山中定次郎等人扮演了重要角色,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就是經盧芹齋之手被賣到美國的。

如今,人們可以在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看到它們。

近日,圍繞《誰在收藏中國》,騰訊文化對卡爾·梅耶和謝林·布里薩克進行了電話採訪。

以下為採訪內容。

如果華爾納不揭取敦煌壁畫,情況會好很多

作為兩個美國人,你們為什麼想寫《誰在收藏中國》這本書?

謝林·布里薩克:我很確定,在這本書之前,沒有任何一本有關中國文物歸還的英文書。

在這本書里,有收藏中國藝術品的美國人的故事。

我們希望人們到美國博物館參觀時,會思考這些中國藝術品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這是我們這本書的出發點。

騰訊文化:1990年代,你們就到過敦煌。

看到當時的敦煌石窟,有什麼感受?

謝林·布里薩克:當時,我們的導遊用手指著敦煌壁畫牆上的孔洞告訴我們,壁畫空白的部分是被美國人揭走的。

是的,1924年,敦煌6個洞窟中的多幅壁畫被蘭登·華爾納揭取了(註:當時華爾納為哈佛福格藝術博物館徵集中國文物,組織探險隊來到中國),但現在在美國,你現在只能看到其中的少數壁畫——其他壁畫的狀況惡劣到根本無法展示。

這是最令我們難過的。

如果當年華爾納不揭取它們,壁畫的情況會好很多。

華爾納揭取的莫高窟第323窟佛教史跡畫。

現藏於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賽克勒博物館

很多來自美國的藉口是,如果當時沒有取走這些壁畫,它們也會被中國人和俄國人破壞。

(石窟附近當時有沙俄軍隊殘部。

)這是以「拯救」為藉口來攫取。

包含龍門石窟在內的許多石窟都是中國人盜賣的,但這也是因為西方市場。

1920年代,華爾納在中國

華爾納揭取了敦煌壁畫,在他之前,斯坦因則帶走了大量敦煌文書、紙質繪畫和絹畫。

書中也提及此事。

謝林·布里薩克:是的。

1990年代晚期,在為《陰影下的競爭》(講述俄美英如何競爭中亞統治權的故事)一書收集資料時,我們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策展人汪濤共同去了斯坦因在中國去過的所有地點。

我對斯坦因掠奪敦煌文物的事產生了興趣,將這段歷史寫入了書中。

汪濤指出,斯坦因四次到中國,前三次是為哈佛大學的福格藝術博物館和燕京學社搜集文物,這些記錄都非常詳細,但是他的第四次中國行完全沒有記錄——沒人知道他最後一次到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以我決定到哈佛,找到有關斯坦因第四次遠征的記錄,並且將其公開。

我找到了。

在做這個研究的同時,我也發現了許多華爾納和史克曼往來的信件,得知他們在這段時間企圖獲得龍門石窟的浮雕《文昭皇后禮佛圖》。

《文昭皇后禮佛圖》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在這本書里,我們第一次將它如何從龍門被盜的詳情公諸於世。

在我們之前,沒人看過這些信。

史克曼在中國洛陽

說到龍門石窟文物的外流問題,當時美國的博物館在中國展開競爭,為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徵集文物的是史克曼,他的競爭對手是當時的大都會博物館研究員普艾倫。

這種競爭是否加劇了中國文物的外流?

謝林·布里薩克:將市場炒熱的,不只史克曼和普艾倫。

歐美其他博物館對龍門石窟的興趣也為市場增溫。

不過,當時歐洲博物館對雕塑的興趣不如美國,歐洲喜歡較小的、可攜帶的藝術品,比如瓷器、玉器和繪畫。

嚴格說來,龍門石窟的市場是美國人創造的。

當我得知《文昭皇后禮佛圖》《北魏孝文帝禮佛圖》這麼大的浮雕被從牆上敲下時,非常震驚。

卡爾·梅耶:我還要加一句,當時的國際博覽會也有助於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誕生。

博覽會是19世紀的產物,是當時唯一看得到全球藝術品的機會。

謝林·布里薩克:盧芹齋對這件事情也必須負很大的責任。

(註:盧芹齋是浙江湖州人,將很多中國國寶級文物賣到西方。

他也是經營龍門石窟雕像最重要的古董商。

你們怎麼看盧芹齋這樣的人物?

謝林·布里薩克:這個人非常值得研究。

他自認是連接中美的紐帶,認為由於他,美國人才開始對中國藝術品產生興趣。

他認為自己眼光很好,幫美國博物館徵集到了精彩的收藏。

當然,這不是中國人的想法。

中國人認為,他讓中國失去了許多最重要的歷史文物。

在為這本書搜集資料時,你們還有什麼特別的發現?

卡爾·梅耶:我們發現了一大段我們不知道的歷史、一大群我們不認識的人。

比如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端方,他曾任直隸總督,後來在辛亥革命中被砍頭。

從他身上,我們了解到那段時間中國歷史的複雜性。

另一位是因製造有軌電車致富的美國商人、收藏家查爾斯·朗·弗利爾。

他擔心中國文物的安全,曾派華爾納到中國考察記錄,甚至計劃出資在北京為中國培訓考古人員和建立博物館。

可惜一戰爆發,他的計劃被取消。

但他因此創立了弗利爾美術館。

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美國金融家J.P.摩根一段罕為人知的故事:1913年,摩根非常認真地考慮購買一整批來自北京、熱河、奉天三座宮殿的宮廷藏品。

這些藏品是溥儀提供的。

摩根圖書館有書信提到這件事。

我認為,溥儀只對摩根提出了整批出售,因為在當時,摩根是唯一有如此財力的人——他在當時願意出400萬美元。

但摩根後來生病過世,交易沒有完成。

弗利爾是第一位真正收藏中國藝術品的美國人

鏤空龍虎飾臥蠶紋璧,東周玉器。

現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概括來說,美國大量收藏中國文物,主要是在哪個時段?

謝林·布里薩克:從1911到1949年,尤其是1920、1930年代,是美國收藏中國藝術品最重要的時期。

當時經濟蕭條,歐洲的私人藏家與博物館都沒錢收藏。

而在一戰結束不久,美國的博物館開始陸續成立中國藝術部。

此前,中國文物都和其他文物混在一起。

最早開始系統收藏中國藝術品的美國人是誰?

卡爾·梅耶: 在某種意義上,猶太學者貝特霍爾德·勞費爾是位開拓者。

他在1874年生於德國,一開始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收集民族學資料,後來為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徵集中國藏品。

勞費爾實際上是位民族學家,所以他為博物館買的許多東西,都是和日常生活有關的民族志藏品,而非藝術品。

弗利爾是第一位真正收藏中國藝術品的美國人。

他的眼光非凡,不會錯過傑作。

他親自到中國,住在北京最好的酒店,但怕人知道他有錢,他特別挑寒酸的地方會見古董商。

我認為,在美國早期的收藏家中,他對中國藝術品絕對是最有眼光的。

富有的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也去過中國,他受夫人感染,愛上了中國藝術品,但他的眼光無法和弗利爾相比。

和許多富人一樣,約翰·洛克菲勒特別喜歡討價還價,因此在早期錯失了不少好東西,到了經濟蕭條時期,他才有機會以低價買到好東西。

摩根去世後,他也買下了許多摩根的收藏。

在你們看來,美國對中國藝術品的收藏愛好,經歷了什麼變化?

謝林·布里薩克:早期是越貴的越受歡迎,所以明清瓷器最受歡迎。

它們多半來自歐洲,有些是歐洲人向中國定製的,有些是歐洲人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時期掠奪的。

後來歐洲貴族變賣家產,不少藏品來到了美國。

20世紀初,美國人也開始在中國出現。

他們開始收藏青銅器、玉器,女士還特別喜歡收藏刺繡。

市場品味在不斷變化。

約翰·洛克菲勒唯一的兒子是小洛克菲勒,後者在經濟蕭條時期曾花大價錢收藏清朝瓷器,比如花2萬美元買一個花瓶,這在今天相當於100萬美元。

不過瓷器在美國受歡迎的時間並不長。

小洛克菲勒去世後,他的後人嘗試出售他收藏的瓷器,但它們的價格已遠不如當初。

卡爾·梅耶:收藏家喬治·凱茨的故事也是一個例子。

他非常熱愛明代家具,收藏了很多。

二戰之後,他的收藏幾乎無人問津。

不過,這些藏品現在又非常火,這是因為明代家具線條簡單,與現代主義的風格很接近,還可以融入現代家居設計。

謝林·布里薩克:瓷器也是如此。

現在瓷器的價格和過去又有所不同了——中國人現在是這個市場最大的藏家。

目前哪些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藝術品水準最佳?

謝林·布里薩克:1970年代之前,美國最好的中國藝術品幾乎都收藏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與波士頓美術館。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是因為史克曼(他後來成為該館館長),波士頓美術館是因為有熱愛中國藝術的董事會和非常傑出的策展人,比如岡倉天心。

日本收藏了不少中國藝術品,日本策展人也為他們在這一領域的收藏提供幫助。

當時大都會博物館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從1970年代開始,由於策展人的努力,加上董事會會長道格拉斯·迪隆的金錢資助,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書畫收藏大大增加——該館現在的精品,都是在1970-1990年代收購或捐贈的。

藏有中國文物的北美主要博物館

奧委會前主席艾弗里·布倫戴奇,曾是全美擁有最豐富青銅器收藏的私人收藏家。

他曾為了一個犀牛尊付出了3輛凱迪拉克的錢

沒有一位博物館館長願意歸還館藏

東魏觀音像。

波士頓美術館藏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前館長、保羅·蓋蒂基金會現主席詹姆斯·庫諾在其所著《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百年收藏》一書中,未將華爾納徵集的任何一件中國藝術品納入目錄。

這是為什麼?

謝林·布里薩克:我認為,這是因為華爾納的家人希望把這些文物歸還中國。

我採訪了華爾納的兒子和他的孫女,後者當律師,是他們家族目前的代言人,他們都說希望歸還,以此洗清華爾納在中國的惡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華爾納的家人談過這件事,認為既然這些文物大部分沒有展出,哈佛福格藝術博物館可以將其送回中國。

但博物館不同意,說這是他們花錢買的,華爾納有收據,所以是合法的。

在法律上,華爾納是向它們的合法擁有者購買的嗎?

謝林·布里薩克:但這是一連串的買賣——以敦煌為例,洞窟是道士王圓籙看管的,王道士先把文物賣給了法國漢學家佩里奧特(後者當時為法國國家圖書館徵集文物)和斯坦因,後來又賣給了華爾納。

天高皇帝遠,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敦煌屬誰。

那時又是軍閥混戰時代,中國天翻地覆,根本沒有人去關注敦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福格藝術博物館認為他們合法擁有這批藏品。

福格藝術博物館有一批來自中國的玉器,相當精彩,它們是1940年捐贈的。

博物館不希望開歸還的先例——如果歸還這一批,那其他捐贈品該如何處理?

所以庫諾不在那本書中納入華爾納徵集的中國文物,是為逃避索還?

謝林·布里薩克:沒有一位博物館館長願意歸還館藏。

聽說幾年前,中國有電視台派了一個代表團,到美國的許多大博物館一一拍攝,把所有的博物館嚇得心驚膽跳。

不止中國藝術品,猶太人被納粹掠奪的藝術品中,也有許多還在美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不久前還發生了一件事:哈佛福格藝術博物館花了很少的費用,買下了德國畫家貝克曼的三聯畫。

這些畫是納粹賣出的。

雖然猶太人提出索賠,博物館還是拒絕歸還。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沒有正式提出索還要求。

我想中國政府可能有點矛盾,因為他們希望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在美國博物館館內的中國文物是最好的形象大使。

美國民眾真的對中國充滿了好奇,去年大都會博物館的「鏡花水月」服飾展就吸引了很多人。

不過現在中國建了這麼多新的博物館,是否會考慮索還,就很難說了。

許多與中國情況類似的國家,在追索時是否都遇到困難?哪些國家有文物追索成功的先例?

謝林·布里薩克:圍繞額爾金大理石,出現了可能是全世界歷時最久的索還事件。

(註:18世紀初,英國額爾金伯爵讓人偷偷拆除希臘雅典衛城帕特農神殿大理石雕塑,將其運回英國。

)希臘人不停地向大英博物館要求歸還大理石,但是大英博物館不斷地拒絕。

不過,義大利和希臘有時還是成功地索回了被掠文物。

最近,柬埔寨政府要求美國博物館歸還1970年代內戰時被掠奪的雕塑,大都會博物館也十分配合,同意歸還。

在你看來,中國追索特殊時期被掠文物的法律難點在哪裡?

謝林·布里薩克: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國際文物才真正開始被保護。

在這之前,它們是任人搶奪的。

根據這個公約,在1970年以後進入美國的文物,可能就得歸還。

所以藏家和博物館對此都特別留意,美國的拍賣公司也都儘量徵收1970年前進入美國的拍品。

不過,這個公約也讓藏家和博物館「合法」擁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時期掠奪的文物。

這也讓收藏從敦煌掠奪的文物「合法」了——它們都在1970年之前就離開了中國。

補充說一句,如果要證明文物是被掠奪的,文物所在國政府必須核實其來源和流轉過程。

而這些記錄,海外博物館不一定會配合提供。

探險家和博物館文物徵集者多對外稱自己是在「保護文物」,不是在掠奪。

拿破崙攻打義大利之後,曾把義大利的很多藝術品運到法國,當時法國當權者們的理由也是「藏品保護」。

對這種說法背後的複雜性,你怎麼看?

卡爾·梅耶:「拯救文化遺產」是個很好的理由,但常被當作購買流入市場的文物的藉口。

現在敘利亞的巴爾米拉古城和其他人類文明遺蹟被破壞,這讓「拯救」顯得重要,但就中國來說,文物是在軍閥混戰、內戰和「文革」時期被破壞的,我們必須具體分析每種情況的不同。

《誰在收藏中國》出版後,在美國博物館界有哪些回饋?

謝林·布里薩克:這本書出版後,評價和銷售都很高。

此外,每個美國博物館的策展人都收到了一本書。

但大都會博物館拒絕在書店出售這本書——書中涉及他們的鎮館之寶《北魏孝文帝禮佛圖》的出處。

紐約亞洲協會也不准它出售,策展人找了個藉口阻止。

不過在其他博物館,比如波士頓美術館的書店,這本書有售。

這本書引起了爭議嗎?

謝林·布里薩克:在博物館界或許有,但我們不是那個圈子的。

我們也知道它可能觸怒博物館,不過波士頓美術館和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的館長都給了我們很好的評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昔日國寶你又見過多少?

對前往法國的我國遊客來說,在那裡看到丟失我國文物,心裡一定是五味雜陳,曩昔的傷心事,肯定會影響出國旅行的興致和對法國的好感。 在曩昔的兩個世紀中,西方來到我國,從洞窟、宮廷和畫商的密室里搜刮藝術...

又有中國文物海外拍賣 國寶是如何流失的?

英國蘇富比拍賣行將拍賣中國宋朝和清朝時期的文物,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乾隆的火槍。據此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

昔日國寶今何在?

●劉絢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西方來到中國,從洞窟、宮殿和畫商的密室里搜刮藝術珍品,盜走了雕塑、家具、瓷器、書畫等大量國寶。敦煌壁畫、龍門石窟、昭陵六駿……這些稀世珍寶現存何處?在盜寶者中,除了臭...

龍門石窟國寶的前世今生

「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劫,一個放火,可以說勝利是偷盜者的勝利,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談到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洗劫時,法國大文豪雨果如是說。在這場災難中,圓明園數不盡的珍...

誰在收藏中國(1)

□(美)卡爾・梅耶謝林・布里薩克著;張建新張紫微譯《誰在收藏中國》的兩位作者通過查閱私人文件、歷史檔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憶錄,詳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這段時期,以美國人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