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學 走近中華文明發源地—磁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文化游

走近中華文明發源地—磁山

申禮成 張海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卓越輝煌。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圖騰蛟龍,

烈火涅槃鳳凰。

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著,惟我無雙;

和天一地共存,與日月同光。

北京,中華世紀壇,沿聖火廣場北面台階而上,一條長262米用青銅鑄成的甬道中央3米寬的青銅板由南向北攜刻著距今300萬年前人類出現到公元2000年的時間紀年,凝練的文字記述著中華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重大歷史事件。

漫步甬道,猶如穿越漫長的時間隧道,體味中華民族的風雨滄桑和輝煌歷程。

在公元1972年這塊銅板上,赫然標示著「河北省武安縣發現磁山文化遺址」。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國最初發現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

總面積14萬平方米,分上下兩個文化層,文化層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達6至7米。

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為尋找我國更早的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貴的線索。

1972年冬,當地群眾在開挖水渠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沉睡在地下的原始村落—即現在的磁山文化遺址。

後經考古工作者對該遺址多次發掘,發現和出土了大量的遺蹟和遺物。

除發現房基、灰坑及糧食窯穴外,還出土了約五千餘件陶、石、骨、蚌器與筒形直壁盂,鳥頭支腳等器物和大量的家禽、家畜骨骸,炭化粟、核桃。

這個遺址是一個新石器文化遺址,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新石器研究的空白,是我國北方的重要原始文化類型。

如果說,在8000多年前,地球上許多地方還是鴻蒙未開的話,而這裡的人們已經種植穀物,飼養家禽,製作生產、生活用具,燒制陶器……進入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我國已故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它為研究和探索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豐富、寶貴的地下實物資料。

考古專家鑑定:磁山文化遺址是我國北方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距今約7500年—10000年,正是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農時代。

它的發現不僅填補我國新石器時代時期文化的空白,也為農業的起源提供了大量直接證據。

因它位於發現地武安市磁山村,遺址中出土文物,內涵豐富,有一個新的組合特徵。

1976年按考古文化命名以第一次發現地命名的慣例提出「磁山文化」概念。

隨後,1986年12月,在全國磁山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定出土文物發現為「磁山文化」,故命名為「磁山文化」得以公認。

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山文化的發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匯聚了古老而神秘的黃河文化和伏羲神農時期原始農耕文化文明為一體,它是東方文明文化發祥地的搖籃。

您知道穀子是什麼時代培育成功的嗎?你知道家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您知道核桃的故鄉在哪裡嗎?·····這些在磁山文化遺址中都能找到答案。

因而被中外考古界譽為「中華文明源聖地」。

遺址中的坑穴,有圓形的、有橢圓形的、還有長方形的。

較大的圓形坑,還保留有柱洞和門道,據考證,那原是磁山先民當時用茅草蓋頂的半地穴式居住房屋;那引人注目的長方形坑穴,是當時儲藏糧食和食物的窯穴。

據考古專家估計,粟谷的貯量在十四萬斤以上。

那些圓形的和不規則的坑穴,是當時人們用來存放生活用品的地方。

在發現的88個窖穴(灰坑)內有堆積的粟灰,一般堆積厚度為0.2-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達2米以上,數量之多是驚人的。

這些糧食剛出土時,尚有部分顆粒清晰可見。

這一發現,把中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八千多年前,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

磁山遺址粟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粟」是從埃及、印度傳播而來的結論,改寫了歷史。

磁山不僅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也是世界上家雞的最早飼養地,還是中國家豬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

出土的家雞骨說明,早在公元前5400多年前,我國就出現了家雞,比世界上認為家雞起源於印度(公元前2000年)早3000多年;遺址中發掘出土的炭化胡桃,比史書上記載的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核桃早5000多年。

遺址內農業生產工具和糧食加工工具的使用,以及糧食堆積的大量發現,證明磁山人已經擺脫了蒙昧狀態,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農業,並種植粟類作物。

農業的發展,為飼養家畜提供了物質條件,而遺址內出土的狗、豬、雞等家畜骨骼,又是當時人們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佐證。

考古專家的鑑定和學術論證認定:早在8000多年前磁山先民就已經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形成了相當穩固的定居部落,並由自然採食發展為以農業經濟為主,即種植粟,黍等作物,並馴養少量家畜和進行漁獵。

這是人類經濟生活的一項巨大變革,也是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告別飲血茹毛舊時代,開創種穀養畜新紀元。

磁山遺址發現的房子為橢圓形和圓形兩種。

半地穴,深約 1.2米,長3米,寬2米。

前有一坡道或台階。

房內堆積很多,蘆葦壓印的燒土地當是房子牆壁或屋頂的遺存。

窖穴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等幾種,以長方形為最多。

有的窖穴底部有一塊大礪石,周圍散布很多石塊、石片、殘石器和石器成品,可能是當時石器加工場所。

有的底部發現在石磨盤和石磨棒旁放一陶罐。

糧食窖穴形狀多長方形,深度在3~6米之間,底部有腐朽的粟灰堆積,厚度一般在0.5~2.5米之間。

另外還發現近百處由石磨盤、磨棒和陶盂、支架、三足缽、小口長頸罐等成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跡象,最少 3件,多者達20餘件,它的性質還有待研究。

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骼及植物果實。

陶器多手制,火候低,陶質粗糙,造型簡單,器形不規整,器壁較厚,以夾砂陶為主。

羼和料有石英、粗砂、細砂和雲母。

顏色有紅、褐和灰褐 3種。

據出土紅陶樣品的測定,燒成溫度為 700~930℃。

器表多素麵,紋飾以淺細繩紋較多,還有編織紋、附加堆紋、剔刺紋等。

泥質紅陶胎厚,火候低,光潔度差。

器形有倒靴式支架、直壁平底盂、三足缽、小口長頸罐、漏斗形器、舟形盆、罐、圈足罐、豆等,以支架、盂最有代表性。

另外還發現一些微型陶器,可能是祭祀用的冥器。

石器有斧、鏟、錛、鑿、鐮、磨盤、磨棒等。

以斧的數量最多,有通體磨光,也有局部磨光,器形一般都較小。

出土骨器數量較多,有鏟、針、笄、鏃、魚鏢、梭、錐、匕、飾等。

蚌器有鏟和裝飾品。

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包括獸類、鳥類、龜鱉類、魚類、蚌類等 5大類、23種。

家畜家禽有犬、豬和雞。

磁山遺址大量陶器,石器出土文物,有其獨特典型特徵:陶器、石器製作粗糙,具有一定原始性。

敞口直壁平底夾砂紅褐色陶盂、陶支架是作炊具用的,是磁山文化陶器群中代表性器物。

同時,還發掘出大量加工糧食用的,長約半米,端部稍尖,底部常有四足或三足,琢制石磨盤,和與之匹配的石磨棒,還有琢制不精舌狀扁平石鏟,斷面橢圓形石斧、石錛以及大量的敲砸器、研磨器等生產工具。

國內外易學專家還考證磁山文化與伏羲畫八卦是同一時代。

磁山先人,建築半地穴房屋,門朝南方或東南,修置的台階皆為三階,房居相當於離巽二門。

到科學發達的今天,中華大地的台階都是單數;陶蓍草器:它是「立竿見影」,以測「日影長度」,掌握方位、節令,以指導農作陶制祖形器;磁山遺址出土大小陶丸,是計算糧食產量和庫存的「籌碼」,形成了後來的易經術數,為八卦之源。

從磁山文化出土遺物來看,充分體現了先民的聰明才智,充分證明了當時就有了數字,創造了八卦符號,用他們的智慧趨吉避凶,平安生存。

磁山文化——中華文明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磁山文化寫進中小學教科書

作者:申禮成 張海江中小學教科書九年進行一次完善修訂,2012年是中小學教科書的修訂年,小學、初中、高中歷史教科書沒有把磁山文化的具體文化內涵載入其中。武安市人民政府於7月16日正式向教育部申請...

武安縣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位於武安縣磁山村東南約一公里的台地上,南鄰洺河。主要遺蹟有房址2座,灰坑474個,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等2000件,遺物中以陶支架和石磨盤最具特點。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

中華文明探源--磁山文化

長城網2月4日訊(通訊員張海江)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7公里磁山鎮磁山村東1公里的台地上。遺址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系1972年發現,同年進行調查試掘。自1976年至1998年的20餘年間...

磁山丨中華文明源

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它的年代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測定的數據距今約8000年,後經中國科學院地球與地質研究所用植矽體方法學對磁山文化層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