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張標誌性文化名片在閔行,你不知道太out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閔行報社

置頂公眾號,閔行人必備

閔行報記者 崔松鴿 | 文並圖

Q1

先來考考大家:上海城市精神是什麼?你能說得出麼?

Q2

再來考考大家:上海城市精神是怎麼來的?

(這我哪知道……)

小編來劃重點了

「馬橋文化命名40年不僅是考古文物界的,更帶動上海歷史文化遺存發掘整理。

40年上海巨變解讀馬橋文化的當代價值,馬橋文化40年成果詮釋上海40年巨變,從源頭透視海納百川交融交匯的文明根脈。

——摘自2018年10月11日「紀念馬橋文化命名40周年學術研討會」

當日揭牌的馬橋文化展示館內,

先民生活場景再現

1959年考古發現的馬橋文化,成為上海第一次科學考古發掘的起點。

1978年以上海古文化遺址命名,「馬橋文化」最早確定,它填補了長江下游地區譜系空白,為文化譜系和文明進程提供重要實證。

……

2018年馬橋文化命名40周年,紀念「馬橋文化命名4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閔行舉行,進一步研究馬橋文化歷史內涵,積極推進遺址保護利用,並將馬橋文化定位於上海城市精神的文明根脈和歷史淵源

大會現場

注釋:可以用作對正文的補充

馬橋文化是長三角文化的起點

「馬橋文化屬商周時期,長江流域遺址發現得不少,馬橋最豐富」,研討會伊始,中國考古學會夏商專業委員會主任劉緒給予極高評價,因為它「發表了正式報告」。

劉緒說,在他印象中馬橋遺址是最豐富的——作為研究對象,它有東西讓你研究,上下左右縱橫都參照它,「研究長三角地區要研究考古學文化,馬橋是標誌」

上世紀50年代末全國考古工作剛啟動,馬橋是其中之一。

上海博物館宋建回顧了「馬橋文化」命名的過程:1978年召開的南方印紋陶學術討論會上首次提出了「馬橋文化」的名稱並很快在學界得到公認。

「其實一開始不直接講馬橋文化,有叫『馬橋類文化』」,宋建透露,考古學的命名沒有審定機構,發現者基本上是發掘者。

揭牌當日,專家、市民參觀馬橋遺址發掘情景

馬橋文化以馬橋遺址的發現命名,代表夏商時期分布於長三角區域文化類型,為認識長江下游地區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奠定基礎。

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雷少認為還有「後馬橋文化」,它與馬橋文化分布地域範圍基本相同,主要是馬橋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年代相當於殷墟文化晚期和西周早期,其確立對探討長江下游地區青銅時代早期文化譜系有重要意義。

浮雕展示馬橋歷史長廊

「馬橋文化命名40年不僅是考古文物界的,更帶動上海歷史文化遺存發掘整理」,市政協文史委主任馬建勛將其上升到上海城市精神的淵源:全市十幾處重要發現對上海歷史文化傳承彌足珍貴,40年上海巨變解讀馬橋文化的當代價值,馬橋文化40年成果詮釋上海40年巨變,從源頭透視海納百川交融交匯的文明根脈。

始於上海 輻射華東華南

儘管名為「馬橋文化」,但其分布並不僅局限於上海,整個東南文化可能都跟馬橋文化有千絲萬縷關係。

當天來自蘇浙粵等地的專家從不同角度論述了馬橋文化的發掘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三個中心,環太湖是一個,有馬橋遺址還有生產基地。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岩從制陶的角度充分肯定了馬橋文化的意義。

馬橋文化時期(距今3900-3200年)的雲雷紋鴨形陶壺

「前有良渚,後有吳越,瓷器的發明,上海沒發現,但在浙江,原始瓷器從夏代開始延續到吳越文化的崛起,促成兩大高空文明牽手,這是重大發明。

宋建將馬橋文化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定義為:中斷時的沉默,等待新的崛起,他認為「當時的社會條件,不光技術,對政治、管理、生產,直至影響到吳越時期王室禮器」。

我們眼裡的黃土,考古工作者看到的是不同的地質年代

江浙一帶的馬橋文化遺址也非常可觀。

據稱,在湖州發現的就有100多處,有城址、手工業遺址、墓葬、水井、房屋、建築等,「原始瓷、絲綢、青銅器、玉器等顯示了較高的物質文明程度」;寧波地區作為馬橋文化重要遺址之一的塔山遺址,出土大量淘豆、石奔,石刀,也是典型的馬橋文化遺物;帶有後馬橋文化的特徵的魚山遺址,各色陶罐中就有鴨形壺的晚期形態;而周家遺址是馬橋文化或後馬橋文化鹽業遺址的首次發現,也即手工業遺址,為其他相關多學科研究提供基礎材料。

先民制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羅汝鵬在研究近年餘杭小古城遺址時發現,疊壓城牆地層出土文物的含沙量及建築材料表明,城的建設年代在馬橋和後馬橋文化時期,據此認定商代時期馬橋文化南方區域的文明重新進入新階段,「這種文明模式代表了南方特有的文明形態,這麼大量的遺址點出現對馬橋文化時期商代江南政治格局的認識產生重大影響」

讓「馬橋文化」鮮明可親觸手可及

研討會的舉行促成了馬橋文化歷史內涵的再發掘,文化遺產如何再利用?北京大學考古與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建議,在發現新線索新材料的基礎上形成共同參與分工合作的研究課題,可以是涉及蘇浙皖贛閩滬六省市的大課題,研究夏商周時期及整個東南,也可以馬橋為研究對象,專注「夏代的江南」或「江南的夏朝」。

閔行區政協及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馬橋文化的保護利用。

去年舉辦的上海馬橋文化論壇提出「馬橋文化上海和諧人居之本」,進一步擴大馬橋文化的影響力。

此後區政協牽頭上海博物館陳杰領銜推出關於馬橋文化的兩本新作《馬橋文化探微》和《追尋馬橋文化》,分別從專業和通俗兩個角度對馬橋文化作系統深入解讀。

當日發布的《馬橋文化探微》、《追尋馬橋文化》

「研討會是馬橋文化更深入研究的一個台階、馬橋文化探究進程重要的節點」,閔行區政協主席祝學軍表示,它推動馬橋文化更鮮明可親,更觸手可及展示在人民面前並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記憶,也讓中華文化尤其是上海江南文化更清晰地尋覓到遙遠的源頭強大基因。

專家學者期待在馬橋遺址建造遺址公園

市政協文史委主任馬建勛希望閔行抓住契機,把馬橋文化這份寶貴資源用足用好,運用多種大家喜聞樂見的手段讓更多研究成果為大眾了解,「馬橋文化古老的文化信息文化符號融入現代生活和文化譜系,不斷提高馬橋文化的知名度展示度標識度。

他透露,就在會議前幾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專門針對文物保護的中央政策文件,也是一份重要的政策大禮包,它在國家層面為文保工作做出了全新的頂層設計。

【知道多一點】

馬橋:

了解上海遠古文化第一站

利用跨界思維+網際網路+馬橋文化基因,打造新概念遠古文化展示館,讓馬橋成為了解上海遠古文化第一站,研討會當天,新落成的馬橋文化展示館揭牌,「使其成為一座可走近、故事型、體驗型、分享型、智慧型以參觀者為中心的展示館。

開幕儀式上,馬橋鎮黨委書記陳振華介紹。

跨界思維+網際網路+馬橋文化基因,打造新概念遠古文化展示館

走進去後最吸引人的當屬當年馬橋遺址發掘場景,一組大型雕塑生動再現考古工作者發掘情形,還有CAVE沉浸式體驗空間、VR虛擬現實眼鏡、透明屏、AR增強現實拍照互動、體感制陶互動、虛擬考古學家、360°全息、二維碼等互動展現,場館內一組組馬橋古先民生活場景的泥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與會專家學者參觀拍照

「馬橋古先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讓文物說話。

陳振華說,打造一座可帶走的現代智慧展示館,也是增強馬橋文化自信、服務閔行乃至上海文化建設;在對「馬橋文化」的梳理中提煉海納百川、和諧人居、開拓創新的馬橋文化氣質,使「馬橋文化」成為上海的一張標誌性文化名片

展示館採用多媒體等多種表現形式

體驗式展示館運用高科技新媒體手段讓馬橋文化觸手可及,但對專業研究者來說似乎還不夠。

「在遺址上建公園」成為當天研討會的呼聲,「如能將上海的考古研究基地、展示基地、體驗中心結合起來最好不過」「馬橋遺址不是5000而是十幾萬平方米,能否復原或建成公園性質的考古研究中心?」與會專家認為,目前上海還沒有此類理想公園,「考古遺址公園是給文化遺產的最大保護,如有可能再挖個剖面,學術意義上重大,市民也可接近」。

一個好消息是,閔行有望跟上海博物館合作,初步意向建立新的上海博物館的考古基地,對馬橋文化深入探討整理研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瓦窯里遺址 出土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遺物

瓦窯里遺址後續補充性考古發掘工作近日結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孫國平確認:「在遺址的最下部文化層中發現距今6000年前後的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遺物。由此可以證實,富陽的人文歷史之源至...

走進廣富林文化遺址 穿越時空尋秘上海

新華社上海6月25日電題:走進廣富林文化遺址 穿越時空尋秘上海新華社記者姚玉潔、龔雯說起上海的歷史,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一個小漁村,在19世紀開埠後逐漸繁華,成為現在的經濟之都、時尚之城。事實上,...

從廣富林文化遺址尋秘上海早期文明

說起上海的歷史,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一個小漁村,在19世紀開埠後逐漸繁華,成為現在的經濟之都、時尚之城。事實上,上海有一種距今約4000年的考古學文化——廣富林文化,印證了上海早期移民特色的歷史變...

探秘馬橋文化:追尋上海「海納百川」文化之源

「海納百川」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在上海召開的「紀念馬橋文化命名4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追溯了上海「海納百川」的文化之源。輝煌的上海遠古文化以上海閔行區馬橋鎮馬橋文化遺址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