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陶寺遺址魅力真大!又獲一國際大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2月8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中,陶寺遺址再度「驚艷」全場,獲得「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獎」,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陶寺遺址的考古價值和獨特魅力。

「世界考古論壇·上海(SAF)」是創建於2013年的非營利性組織,是國際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旨在宣傳考古成果、促進考古研究、彰顯文化遺產的現代意義。

論壇致力於促進國際考古學界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世界範圍內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的水平,推進考古資源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本次論壇有來自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幾十所世界一流大學歷史研究所等考古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

最終,該評審委員會從91項世界各地提交的有效提名中,評選出40項入圍項目和21項最終入選項目,評選出了「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重要研究成果獎」和「傑出貢獻獎」三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何弩、高江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曉毅等在考古基礎上開展的《陶寺遺址:中國與「中原」的肇端》研究項目,獲得「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獎」,成為9個入選項目中唯一一個中國考古項目。

該獎項主要表彰在考古理論、方法、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以及基於考古新發現取得突破的研究成果。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聯合主持的襄汾陶寺遺址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贏得了全國文博界的關注。

陶寺遺址:

位於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陶寺鎮,遺址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

考古研究表明,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遺址具有完備的都城功能,已進入早期文明社會,比河南二里頭文化還早約500年,成為佐證「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依據,是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核心的重要源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驚現最早國都遺蹟 竟比華夏文明提前300年

5月29日消息,考古驚現最早國都遺蹟,竟比華夏文明提前300年。考古遺蹟的發掘給我展示了璀璨的文明時代,尤其是一些神秘的考古遺蹟更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最令人震驚的考古遺蹟陶寺...

《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出版

12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局、臨汾市政府主辦的《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出版暨陶寺遺址與陶寺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坐落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東北約...

我國兩處史前遺址獲世界考古論壇獎

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8日,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開幕並舉行授獎儀式,我國兩處史前遺址——湖北石家河聚落遺址和山西陶寺遺址分別獲得「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和「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

陶寺遺址考古發現早期宮城

記者日前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考古隊獲悉,2017年陶寺遺址考古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發現宮城的兩處門址,確認了陶寺遺址宮城的存在。陶寺遺址位於山西南部臨汾市襄汾縣城東...

專家:陶寺遺址與堯都有相當高契合度

本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導: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聯合主辦的「陶寺遺址與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出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和學者認為,陶寺...

中國西南土司遺址考古位列其中

本報訊 12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在上海召開,公布了世界範圍內10項田野考古發現獎和11項考古研究成果獎,包括我省海龍囤遺址在內的「中國西南土司遺...

促進文化交流與文化多樣性的考古學

為加強國際考古學界的交流,推動世界範圍內考古資源、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保護和利用,使之更好地為當今國際社會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12月13—18日,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在滬召開,主題為「...

兩周封國暨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在臨汾舉行

本報1月6日訊(記者 孫軼瓊)今日,由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業委員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學北方考古研究中心、臨汾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襄汾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兩周封國暨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在臨...

中國傳統多元化禮器玉璧賞析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中國傳統的禮器之一。玉璧是玉器里出現較早並延續不斷的品種。款式造型多變,紋飾種類豐富,使用範圍也是最為廣范。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因技術受限,切割形制不太規整,或者薄厚不...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