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兩處史前遺址獲世界考古論壇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

8日,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開幕並舉行授獎儀式,我國兩處史前遺址——湖北石家河聚落遺址和山西陶寺遺址分別獲得「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和「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

湖北石家河聚落遺址 (圖片來自網絡)

石家河聚落遺址地處湖北天門市石河鎮,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知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史前聚落遺址。

從距今5900年開始,這裡經歷了油子嶺、屈家嶺、石家河和後石家河文化4個發展階段。

前三個文化基本特徵非常相似,但到距今約4000年的後石家河文化時期,考古學家發現了非本地文化傳統的瓮棺葬俗、中原風格的陶器等。

「長江中游地區早期文明的發展進程遭受黃河文明的強烈衝擊被迫中斷,到了後期已被整體納入黃河文明進程中。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孟華平解釋,多元一體是中華文明進程的重要特點,石家河遺址深化了對區域文明中心形成及中華文明一體化進程的認識。

陶寺城址坐落在山西汾河一條不大的支流邊上。

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何駑介紹,這樣選址既遠離水患,又能利用水力運輸國家所需戰略物資,比如糧食、木材。

區域考古調查結果表明,陶寺都城至少被南北兩個遺址群拱衛,各由一個超大型地方中心聚落統領,從整體上構成5級聚落等級、4級社會組織層級的國家社會組織結構,並存在中央與地方的行政關係。

「兩個遺址有力回應了那些對中華5000年文明的質疑。

」世界考古論壇秘書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

世界考古論壇獎代表了過去3年來45個國家和地區的一流考古學家公認的考古發現和成果。

本屆論壇評出10項「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和9項「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

論壇期間,來自世界知名學府和考古研究機構的100多位學者進行了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中國年度考古新發現公布。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蹟、新疆尼勒克...

淅川地域文化之數十萬年的文化積澱歷史悠久

淅川境域人類文化遺蹟豐富。考古發現有屬於藍田人時期的先人牙齒化石,有距今20萬年到6萬年,2萬年不等的舊石器遺址,有晚期智人時期的生活用具——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炊具等。特別是陶炊具上面繪有藝術圖案...

回望2016中國考古

入冬,一場洋洋洒洒的大雪,給石峁遺址蓋了一層灰白的冬衣,使這個原本就很有氣勢的石頭上的王國更顯宏闊。石峁自2011年橫空出世後,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因為瓮城、內外城牆以及牆體上的...

探尋紅山文化與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頭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社會發展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東北亞地區同期或稍晚階段的史前文化曾經產生過...

長江中游的「史前聚落」

——湖北天門石家河考古再放異彩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2017年1月,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石器時代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新發現的譚家嶺古城被認為是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這一遺址...

屈家嶺遺址,金字招牌如何擦亮?

近段時間,天門石家河遺址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掘取得的一系列成...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