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帶你看展覽」儘管皿方罍、辛追和執壺去了《國家寶藏》這場「春秋戰國文物展」同樣值得你為湘博打call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溫馨提示:文末有福利

自2017年11月29日新館開放,湖南省博物館頻頻大動作,皿方罍、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和辛追墓T形帛畫在螢幕前點燃國民熱情,「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展」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展」兩個常設展在家門口成為弗蘭人追根溯源的驕傲,開館後首個大型臨時展覽「東方既白——春秋戰國文物大聯展」亦大手筆展出全國30家文博機構的240件(套)文物精品,以大敘事的手法及更廣闊的視野,為觀眾深刻解讀春秋戰國這一歷史大變革時期,也填補了目前國內這一階段展覽的空白。

春秋戰國時期跨越500餘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動盪、大變革,也是大發展、大融合的時期。

據湖南省博物館專家介紹,鑒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信息繁雜,展覽在建構的複雜歷史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三大方面,介紹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時代。

「東方既白」出自蘇軾《前赤壁賦》,意思是指東方的天已經泛出白色曙光。

展覽以此為題,通過政治大變革、生產大發展、技術大創新、思想大迸發四個方面,用數百件珍貴文物呈現春秋戰國時期八方風雨的政治格局、異彩紛呈的文化現象,在新生機中探尋中華文明的奠基時代。

禮崩樂壞 諸侯混戰

西周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為統治基礎,建立了森嚴的等級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落,諸侯之間爭奪霸主、兼并土地,導致禮崩樂壞。

鄭國公的九鼎八簋

禮制分為「禮」和「樂」兩個部分,禮儀用於劃分人的身份,形成等級制度,音樂可以教化人心,潛移默化人們的行為。

其中,鼎是極為重要的禮器,象徵著權力,周禮規定天子使用九鼎,諸侯使用七鼎。

這是鄭國公所使用的一組禮器,包括九鼎八簋,共有31件。

鄭國位於現在的河南新鄭,莊公在位期間成為最強勢的諸侯國,開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先例。

平王東遷後,王室衰微,天子在名義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在許多諸侯國墓葬中出土了九鼎八簋的禮器組合,充分體現了當時諸侯僭用天子禮制,同時也折射出各國嚮往成為「霸主」。

侯馬盟書

春秋時期,舊有的封建宗法制開始動搖,諸侯國之間、公室與卿大夫之間、卿大夫之間,為了重新劃分利益,訂盟誓約,嚴重破壞了原有的禮制。

侯馬盟書記載了春秋晚期晉國卿大夫之間盟誓時的誓辭,大致是說:參與會盟的人都要忠心盟主,共同對抗敵人,不再擴充奴隸、土地和財產,否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盟書》用晉國官方文字書寫,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毛筆字。

吳王夫差矛

隨著周王室的衰落,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楚莊王和秦穆公等霸主先後代天子征討、主持會盟。

後來,戰爭由爭霸轉變為兼并,武器裝備不斷更新,兵種、戰術也發生變化。

到了戰國中期,僅剩下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個大國,稱為「戰國七雄」,這也為秦國統一奠定基礎。

這件矛有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zuó)」字樣,與越王勾踐劍同在楚國郢都出土,說明吳越兩國王室貴重兵器都成了楚國的戰利品。

吳國是春秋中後期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吳王闔閭、夫差重用孫武、伍子胥等名將,國力達到鼎盛,滅掉越國,北上爭霸。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吞併吳國以復仇。

楚國又滅掉了越國。

水陸攻占圖銅壺

春秋戰國戰亂頻繁,戰爭方式不斷變化,初期以車戰為主,後來逐漸演變為步兵、騎兵聯合開展野戰和包圍戰,兼有舟師水戰。

各國為了提高戰鬥力,製作殺傷力更強的兵器。

孟子說,「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生動概括了戰爭的殘酷。

這件水陸攻戰圖銅壺畫面中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描繪採桑射獵,中層有宴樂弋射,下層是水陸戰爭。

人物呈現水平排列,主次關係分明,注意對環境的襯托。

杜虎兵符

關於歷史,我們聽過不少春秋戰國時期關於虎符調兵的故事,竊符救趙、烽火戲諸侯至今仍被傳送或引借。

虎符又稱為兵符,是中國古代調兵遣將的憑證,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留京師,左半頒發給領兵駐外的將軍。

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為把持軍權都實行了類似的制度,每一支軍隊都有專用的虎符,需要調動軍隊時,朝廷會派遣使者拿著右半前往軍隊駐地,與將軍持有的左半合一,銘文剛好對上。

這件杜虎兵符青銅質地,模仿虎的形態,身上的錯金銘文有9行,共40字,用於調動秦國駐紮在杜地的軍隊。

戰車上的矛狀車軎

商至春秋,車戰是基本作戰形式。

雙方戰車列成車陣,交鋒時,車陣亂了就很難快速重新排列,勝負分明。

車戰的基本作戰單位是「乘」,以戰車為中心,配有一定數量的步兵,再加上後勤人員和裝備。

乘的數量直接體現了國力的強弱。

這種鋒利的矛狀車軎,裝於戰車車軸頭上時,軎轄頭朝上,矛葉與地平行,用於方便殺傷近處的敵人。

雙色銅劍

銅劍是步戰兵器,步戰比車戰更為靈活機動。

這件雙色銅劍也稱「插心劍」,劍刃黑亮,劍脊淺綠。

據研究,劍刃含錫較多,相對堅利,劍脊含鉛較多,更為柔韌,不易折斷合金技術反映了楚國鑄造兵器的高超水平。

鳴鏑箭

鳴鏑箭也稱為響箭,由鏃鋒和鏃鋌組成,材質大多採用骨和銅,有攻擊和報警的功能,是遊牧民族的重要武器。

相傳,鳴鏑由匈奴的冒頓單于發明,直到明清之際還大量使用。

各國在爭戰中謀求生存與強大,趙國曾多次被周邊遊牧民族打敗,從中吸取教訓,率先開始了「胡服騎射」改革,各國紛紛效法,相繼建立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騎兵作為新興的技術兵種,主要武器是弓箭,成為當時快速作戰、出奇制勝的部隊。

皮甲冑

在戰爭中,雙方力求殺傷敵人、保護自己,防護器具應運而生。

這類器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穿著在身上的盔甲,另一類是拿在手上的盾牌,用來抵擋攻擊。

這組甲冑用皮革製成,表面髹漆。

革舊鼎新,煥發生機

在動盪的社會環境中,舊秩序被破壞,新制度誕生,生產力發生巨大變化,推動農業和經濟的發展;大都市不斷崛起,工商業興盛,新興地主階層出現,社會呈現追逐利益,以實力競爭的新局面。

鐵鐮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使用鐵制農具,加快了農田開發和精耕細作傳統的形成,大大增加了農業的產量。

鐵器成為當時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誌,引發了技術基礎的巨大變化。

現在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戰國鐵器出土地點分布圖》猜想當年的情狀。

這些鐵制的鍤、鉞、斧、鋤、鐮等都是較為高效的農具,比青銅農具更加堅利。

「橐(tuó)泉宮當」瓦當

瓦當是古代中國建築中覆蓋建築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

在東漢和西漢時期,瓦當用以裝飾美化和蔽護建築物檐頭的建築附件,其上通常裝飾以動物形象,時代與地域特色鮮明。

現在我們通過這一類文物和輔助圖片,可以想像晉新田城、齊臨淄城、楚紀南城、秦雍城和咸陽城等大都市在當年的繁華。

郢爰金版

楚國貨幣郢爰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黃金貨幣。

正面有「郢爰」戳印,「郢」是楚國都城,「爰」為一種貨幣重量單位,其含金量在90%以上,質量上好的可達到99%。

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天平稱量後交換其它物品。

據文獻記載,郢爰僅在上層社會流通,主要用於禮聘、遊說、君王贈賞、大宗交易。

此次展出的郢爰是發現最為完整的郢爰金版,十分珍貴。

「鄂君啟」錯金銅車節

「鄂君啟」錯金青銅節是楚懷王頒發給兒子鄂君啟的貨物免稅通行證,有2件舟節,3件車節,表面的錯金銘文記錄了,從「鄂」地到「郢」都的水陸交通路線、車輛船隻調配,以及相關特權等,還嚴格規定了運輸範圍、船隻數量、禁運物資等,這是車節的1件。

次青銅節顯示了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相繼擴大,商品經濟出現了大發展的景象。

大騩(guī)兩詔九斤銅權

銅權是「度量衡」中的衡器,用於測定器物重量,俗稱秤砣。

大騩兩詔九斤銅權重2.27千克,鑄有銘文「大騩」(山名,在今河南新鄭縣西南)以及秦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實際上就是以法令形式肯定秦國原有制度,並向全國推廣。

神技天工 人性張力

在大變革的時代里,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相應的變化,人性得以彰顯,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呈現出百工興盛的新氣象。

生活器具出現許多新材質、新工藝、新功能,同時追求器以載道,注重藝術對現實生活的美化,達到形與神、心與物的統一。

曾侯乙墓青銅尊、盤

春秋戰國時期,「百工以巧盡器械」,彰顯出「匠人精神」。

青銅器整體脫離禮制規範,出現了自由舒展變化的審美趨勢,功能從祭祀轉向實用,形制不斷推陳出新,鑄造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

此次展出的曾侯乙墓青銅尊、盤兩件器物渾然一體,造型美觀、紋飾繁縟,共有84條龍,80條蟠螭,鏤空裝飾使用了失蠟法,玲瓏剔透,層次豐富,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巧的青銅器。

而這件青銅器所採用的失蠟法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金屬器鑄造方法,用蠟做模,模外做陶范,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模型成了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進去,冷卻成型。

雙翼錯銀銅神獸

這件雙翼錯銀銅神獸應是壓席鎮器或陳設用品,造型類似後來的辟邪。

它口部張開,脖子彎曲,翅膀扇動,看起來威武敏捷,具有極強的震懾力。

五官、羽毛用銀線錯出輪廓,斑紋由粗細不同銀片、銀線構成,尤其是背上的兩隻龍雀鳥紋十分精彩,顯示出匠人奇特的想像和高超的技藝。

這件銅獸採用的錯金銀裝飾手法也是當時的新工藝。

金、銀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鍛製成絲、條、片,嵌在器物表面的凹槽內,經過打磨,形成色彩鮮明的文字或圖案。

金盞

此次展出的金盞是目前所見最大最重的先秦金器,蓋面和盞口鑄有精細的雲紋、勾連雷紋、蟠螭紋等;整器使用分鑄法鑄造而成,先將捉手、蓋、身、足分別鑄好,澆鑄器身再合范成整體,與當時青銅器鑄造方法相同,可見金銀器製造受青銅文化影響很深。

豬形酒具盒

漆器最初仿青銅器,後來逐漸走出青銅器的影響,風格朝輕便實用的方向發展,呈現出摒棄陳俗、追求個性表達與抒發浪漫情懷的造物風尚。

這是戰國時期出現的新式便攜酒具盒,用於盛放耳杯,兩端握手有銷拴固定。

它造型新穎,盒身為雙首連體的豬,嘴、鼻、眼、耳都雕刻得惟妙惟肖,還裝飾了宴饗、狩獵等生活場景圖案,體現了楚人的世俗情致。

黑陶鳥柱盤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競相炫耀實力,物華器美,陶瓷業得到飛速發展,新工藝、新器形、新紋飾不斷湧現,黑陶鳥柱盤即是這一社會背景之下的產物。

黑陶鳥柱盤是一件水器,盤中圓柱托起一隻飛鳥,盤口沿邊有S形紋,側壁有捲雲紋和三角形紋。

器物在燒造時,使用了中山國特有的新式制陶工藝「滲碳法」,有意讓漂浮在煙里的炭顆粒滲入坯體,使之黑亮。

糹秋衣

春秋戰國時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諸侯國間的服飾習俗存在明顯差異。

士大夫普遍採用絲織品,出現了一種美觀實用的新式服裝「深衣」。

這件楚地出土的衣服,用錦為面料,上面有龍、鳳等七圖案,需要複雜的提花裝置和熟練的技藝才能織成,堪稱戰國時期織錦的典範。

組玉佩

「器以載道」是中國傳統造物文化的意境,通過器物把精神意味與境界表達出來。

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就已經是人們表達內在精神的重要載體,孔子提出「君子比德於玉」,用佩玉的方式來規範君子的道德和行為。

華麗的組玉佩在貴族中很流行,可以彰顯品德和身份。

此套組玉佩由11件玉飾組成,最上方以一枚玉璧為挈領,管珠分為兩列,玉器表面都雕琢了芽谷紋。

浮雕十弦琴

琴是一種自娛自樂的傳統樂器,先秦時常與瑟配合,廣泛用於祭祀、宴享和娛樂,受大眾普遍喜愛,有「士無故不撤琴瑟」的說法。

春秋戰國時期的音樂,既有維護禮制所需的雅樂,也有釋放心靈、悅人悅己的民間俗樂其中,鄭、衛、楚等地流行的民間音樂最具影響。

這張琴有十根弦,琴面有鳳、蛇、獸面紋等浮雕,是迄今所見先秦最精美古琴之一。

思想綻放 文化奠基

春秋戰國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奠基與發展時期。

隨著私學教育的興起,士人階層崛起。

他們針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等各種社會問題展開大辯論,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等學者為代表的百家爭鳴盛況。

楚簡《老子》乙18枚

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用「道」來探究天、地、人之間的關係,主張天人合一、無為而治等,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觀點。

道家思想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影響極大。

郭店竹簡《老子》分為甲、乙、丙三組,主要論述道的存在與運行、道與治國修身。

「孔子見老子」畫像石

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主要代表,核心思想是「仁」,崇尚中庸、和諧,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禮樂的作用。

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後來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兩千餘年的封建正統思想。

這塊畫像石描繪了孔子見老子的情景。

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春秋晚期,許多文獻都記錄了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當時尚未形成儒家、道家等諸子學派之分。

楚簡《墨子》佚篇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相愛,交相利」,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反對兼并戰爭,提出非攻主張。

戰國後期墨家分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光學、力學等研究,另一支則轉化為遊俠。

《韓非子》

法家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提出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思想。

主要代表有春秋的管仲、子產,戰國的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韓非、李斯等。

《韓非子》集法家之大成,為後來建立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

帛書《戰國縱橫家書》

縱橫家出現於戰國至秦漢之際,大多是擅長策辯,是我國歷史上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家群體。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不僅為進一步研究戰國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更是糾正了《史記》對合縱一派蘇秦活動年代的錯誤。

華夏認同 文化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夷蠻戎狄」不斷內遷,與諸夏部族交錯雜居,促進了民族大融合與文化交流,加速了華夏化進程。

同宗共祖的五帝傳說、「五方之民」、「天下分九州」意識空前激盪,共同昭示著「大一統」全新時代即將到來。

晉姞匜

這件文物出土於芮國墓地,根據底部銘文推測是晉國女子所用的器物,女子可能是聯姻到了芮國。

一段出於政治考慮的婚姻,從後世遺留的文物來看,亦客觀上促進了文化交流與融合。

五帝畫像

這件《五帝畫像》描繪的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等人物都是新石器時代黃河中下游的部落聯盟首領,德才兼備,符合人們理想中的君王形象,被稱為五帝。

三晉、齊魯、吳越、秦、楚等地都將其祖先追溯到五帝,同宗同源的觀念為政治大一統奠定了思想基礎。

PS:福利活動正在進行中......

【一大波福利來襲】日本直郵·二玄社完全複製精品專場 將於2018.1.16 20:00 火熱開拍,雅昌君更準備了驚美小禮物,現只要參與活動,就有機會領取哦~

活動時間:2018.1.13-2018.1.18

參與方式:轉發閱讀原文H5至朋友圈,集齊20個贊,截圖發送雅昌藝術網微信後台,雅昌君會隨機挑選20位小夥伴贈送精美小禮品一份

手快有手慢無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刻銘夔紋雙附耳銅盤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王室衰微,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王室、王臣的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周秦王朝的文明

青銅器博物院是中國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地處「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社火之鄉」陝西省寶雞市。全院由青銅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智慧之光等部分組成。館藏有何尊、折觥、厲王胡簋、牆...

國之重器一青銅器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

謹以此展,致敬春秋戰國!

如果有誰想辦一場關於春秋戰國的展覽,那他/她多半是瘋掉了。因為,這可是春!秋!戰!國!啊!五百多年的時間跨度、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全國各地幾十處重大遺址、鐵器時代的來臨、郡縣制度的建立、

大象中原——河南歷史文物精選

河南簡稱豫,屬於古代九州之一的豫州。《說文解字》釋「豫」為「象之大者」,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曾是大象的樂園。因處於「天下之中」,又稱「中州」、「中原」,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及環境優勢,使其在漫...

青銅器的特點

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很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甲骨陶瓷及書畫等容易破碎,而是便於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態各異古樸典雅,線條暢達,這也是其他古玩所無法企及的。 首先,中國青銅器數量大,種類繁多。...

矛之番外篇:吳王夫差矛

1983年,在湖北江陵馬山5號墓中出土了一件吳王夫差自用青銅矛,全長29.5厘米。器身與劍身相似而稍短,中線起脊,脊上有血槽,兩面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首。骹中空,骹口扁圓,口沿內凹。矛體滿飾菱形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