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是土地公下凡賜福的日子,點開致敬土地公就能發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或土地爺,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較低,但在中國民間信仰極為普遍,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流行於全國各地,舊時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現象存在。

在中國的「神鬼世界」中,土地神算是眾神有一位末等的「芝麻官」,但它家族龐大。

舊時,在中國大地上,幾乎到處可見石砌的、木建的小小土地廟,裡面供奉著土地公、土地婆,香火還挺旺。

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著樸實,平易近人,慈祥可親,多為鬚髮全白的老者。

一般土地廟中,除塑土地神外,尚塑其配偶,惜稱「土地奶奶」,與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沒有特殊職司。

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

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在一般中國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傳說之多不勝枚舉,此舉中之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上大夫的家僕張明德(或張福德),主人赴遠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

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後中國民間又多以名人作為各方土地。

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傳為唐代大文人韓愈。

杭州太學一帶,原是岳飛的故鄉,於是太學就奉岳飛為土地神。

現在的土地廟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約起於南宋。

「土地神,土地神,土地原是天上人。

在江西萍鄉一帶,農曆歲首要舉行參拜土地神的慶賀活動。

這天黃昏,鑼鼓喧騰,爆竹聲聲,以一人假裝成土地神,按上線鬍鬚,翻穿皮馬褂,左手持杖,右手執扇,搖頭擺尾,自樂自贊說:「土地神,土地神,土地原來天上人。

」這句話道出了土地神的「家底」。

土地神的前身是社神,神可不像土地神,這樣官微言輕,而是地位顯赫,在神界數一數二的大神。

社神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對土地的崇拜。

土地為人類提供了活動場所,土地生長的萬物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故人類感激它、崇拜它。

對社神的祭祀,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

《禮經·郊特牲》中說:「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

」為什麼要祭祀社神?《孝經援神契》中說得更清楚:「社者,五土之總神。

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

」祭天與祭社(地)是古代兩項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活動,可見社神的地位非同小可。

進入封建社會後,原屬自然崇拜的社神逐漸人格化、社會化,社神的地位不斷跌落。

社神就像一位仕途失意的官宦,逐級降職。

雖然由皇帝專祀的國家的社神祭祀不斷,但失卻了民眾的參與,名存實亡。

倒是那些遍布各個角落的小社神(俗稱土地神),充任了地方保護神的角色,香火頗旺。

唐代城隍信仰盛行後,土地神的轄區更加縮小,成了城隍的下屬。

至明代,土地神已遍及全國每個鄉村,甚至「倉庫、草場中皆有土地祠」(《水東日記》),橋頭土地、欄頭土地、灶頭土地、田頭土地、山神土地……名目繁多,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有土地神的存在。

多少有點神氣,大小是個官兒——獨霸一方(橫批)

這是舊時常書寫於土地廟的一副對聯。

這副絕妙的對聯形象地勾畫出了土地神的「神格」和特徵。

如果與另一副對聯「黃酒白酒都不論,公雞母雞總要肥——儘管端來」聯繫起來,更是生動地說明土地神的地位卑微,供品要求不高,但畢竟是「獨霸一方」的「神」,不可怠慢,像人世間的保長、甲長一樣得罪不起,所以又有副妙聯曰:「莫笑我老朽無能,許個願試試;哪怕你多財善賈,不燒香瞧瞧!」因此,中國民間凡舉行祈福禳災的重要祭祀活動,供桌上都要設土地神,請土地神到場。

如浙江海鹽、海寧一帶的「賧佛」(祈禱神靈護佑,祝願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丁平安)的活動中,要請中界雲仙官使者請來三界土地:龍天土地、橋神土地、隨身土地、店舍土地、住居土地、山神土地、當坊土地、田公地婆、欄前土地。

平時外出做事,也要祭土地求平安,如浙江龍泉的菇(種香菇)民到了種菇的山上,要向當地土地廟燃香點燭,供上一刀肉等,下跪膜拜,懇請神靈保佑外鄉來客平安無事、香菇豐收;浙江縉雲山區的炭農,進深山燒炭時,臨睡前都要在炭鋪不遠處為山神土地設置的屋前,恭恭敬敬地燒上一炷香,請過山神土地後,才能回鋪睡覺。

土地神專管土地,因此舊時要動土前必須祭土地,徵得他老人家的同意。

如浙江奉化一帶民間認為:土地菩薩專管轄下的地盤安寧,但如果人不事先打招呼,給他一定的報酬,他會不聞不問,任鬼胡來。

所以人們從事與土地有關的工程前,必須先祭土地。

祭法是「備五碗素菜(豆腐、芋艿、青菜、蘿蔔、筍片等)、一副蠟燭香、兩杯黃酒,將這些供品擺在地中間,然後主人叩拜祝念:「土地菩薩,人要在這裡造豬廄、牛廄,請幫忙移一移,保佑我家養豬像牛、養牛像馬。

」祭畢才可破土動工。

「鄉里鼓兒鄉里打,當坊土地當坊靈。

土地神雖然官不大,但管的事卻不少。

轄區內凡婚喪喜事、天災人禍、雞鳴狗盜之事都要插一手,而且土地神一副慈祥老翁的模樣,與人較為親近,所以人們喜歡向他吐露心聲,向他祈願。

如《集說詮真》中所說:「今之土地祠,幾遍城鄉鎮市,其中塑像,或如鶴髮雞皮之老叟。

或如蒼髯赤面之武夫……但俱稱土地公公。

或祈年豐,或禱時雨,供香炷,焚楮帛,紛紛膜拜,必敬必誠。

」所以,小小的土地廟往往香火很旺。

因為中國民間相信「縣官不如現管」,「土地不鬆口,毛狗不敢咬雞,」「土產無多,生一物載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幾家保佑幾家。

舊時有些地方,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提著酒到土地廟「報戶口」。

死了人的第一件事是到土地廟「報喪」,因為死的鬼魂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

如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三記載江蘇高郵地區「凡人始死之時,家人必以蘆席稻草,圈於土地祠旁,為魂靈棲留之所,謂之鋪堂。

鋪堂之後,家人則按中晚兩餐,備具飯一盂、菜兩盤,送至祠旁所設之鬼寓,多則三天,少跡兩天,謂之送飯。

」其意顯然是指人剛死,鬼魂暫留土地祠,尚需家人送飯菜。

土地還管人間的婚姻大事,《天仙配》中的土地就促成了董永與七仙女的姻緣,有些地區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貼壓在土地廟的香案下,以此判斷兩人的命是否相和。

至於村中發生瘟疫之災、虎狼之患,祈求土地消災除患;發生盜竊之事、斗訟之爭,祈求土地指點迷津、主持公道,在舊時的農村也是經常舉行的事。

明代以後,土地神朝世俗化方向發展,不但給他配了位土地婆,而且賦予他人世間保長、甲長一方面貪婪、作威作福。

另一方面又是受上司欺壓而憤憤不平的心態,賦予他人世間的同情心。

故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土地神的形象千姿百態,性格各異。

試舉幾例:

1.聰明的土地神。

如四川遂寧縣有這樣一則傳說:太和鎮盤龍寺下邊的土地菩薩很靈驗,燒香還願的人絡繹不絕。

這天,來了一個種果樹的人,祈禱這幾天不要颳風,因為梨子正在開花,土地菩薩同意了。

果農剛走,又來了一位拉船的,祈求多吹上河風,因為拉上水船要借風力,土地也同意了。

下午,來了一位穿長衫的人,祈告這幾天要出遠門,不要吹風下雨,土地點了兩下頭。

天黑時,來了一位農夫,說乾田等下雨栽秧,請土地爺今晚降場透雨。

土地還是同意了。

此事被土地婆知道後,埋怨土地公多管閒事,土地公微微一笑,說我早已有安排,晚上下雨白天晴,颳風沿水面,不准入梨園。

四個祈求人的難題都得到了解決。

2.嗜賭的土地神。

湖北老河口、光化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油坊張溝的土地爺愛賭錢,經常和小張溝的土地爺一起賭博,賭來賭去,油坊張溝的土地爺把家裡的錢都輸光了,最後連老婆也輸給了小張溝的土地爺。

油坊張溝的土地爺終日愁眉苦臉,小張溝的土地爺則因兩個女人總是吵鬧拼打,日子不好過。

油坊張溝的村民見土地爺怪可憐,商議後到小張溝把土地婆抬了回來。

小張溝的土地爺不同意,當晚就找油坊張溝的土地爺要錢。

油坊張溝的土地爺拿不出錢,只好讓小張溝的土地爺把老婆領走了。

村民們又去把土地婆抬回來,每次都是白天接回來,晚上又被領走,接連折騰了三天,村民們無法可施,從此油坊張溝的土地廟就沒有土地婆了。

3.土地爺逐妻。

浙江寧波地區有這樣一則故事:土地公把長期節省下來的金銀財寶鎖在一個石櫃中,用來救濟人間最窮的人。

有一天,土地公外出巡查民情,將石櫃的鑰匙交給土地婆,並告訴她若有窮人經過,就送點金銀給他。

中午時來了一頂轎,正好歇在廟前。

土地婆聽轎內的人說「悶死我了,真苦!」便把全部金銀財寶給了這坐轎的人,這人叫轎夫往轎內搬,只拿走了一半。

晚上土地公回來,聽土地婆一說,責怪她:「窮苦人能坐轎嗎?抬轎的人才是窮人。

」第二天,土地公又去出巡。

中午兩個肥頭肥腦的(財主和他的兒子來取昨天剩下的一半金銀財寶)人抬來一頂空轎,土地婆想起土地公說的。

就把剩餘的財寶給了他們。

土地公回來後火冒三丈,把土地婆趕出了土地廟。

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財神,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稱為「做迓」(或做牙)。

農曆二月二日叫做「頭迓」,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迓」,尤其尾牙商家更是為了答謝員工一年的辛苦,請吃「尾牙」宴。

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須白髮的老人,有時會有土地婆陪祀,有時則只有土地公而已。

這是中國民間傳說著一個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時,問他有什麼抱負,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個個都變得有錢,人人過得快樂。

土地婆卻反對,她認為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功能。

土地公說:「那麼,貧窮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土地婆反駁著:「如果大家都變有錢人,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土地公無話可說,也因此打消這個原可「皆大歡喜」的念頭,世間才有今天的貧富懸殊差別。

世上覺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個「惡婆」不肯供奉她,卻對土地公推崇備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土地公-中國福德正神

土地公又稱 福德正神 ,是 中國 民間宗教信仰之一,其供奉的 土地廟 屬於中國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土地公本名 張福德 ,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

村社守護之神--土地爺

土地,俗稱「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是中國舊時信奉的村社守護神,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的神衹。流行於漢族地區,在民國(1911-1949)及其以前,凡有漢...

二月初二給土地公公「暖壽」,求開運招財

土地公——福德正神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一零二歲辭世。死後三天其容貌仍不變,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過了不久...

中國神話傳說之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民國(1949年)及其以前,...

民俗傳說——土地公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是漢族民間宗教信仰之一,其供奉的土地廟屬於中國分布最廣的祭祀建築。土地公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

為何要禮敬土地公?

俗話說「別拿村長不當幹部」,而在神界也要「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土地爺在神仙中級別最低,而且還常駐地下掌管一方土地。偶爾遇到孫悟空這樣的大仙,還要被欺凌一番。

土地公——家族成員遍及五湖四海

土地神,又稱土地爺、土地、土地公,《西遊記》、《寶蓮燈》等中國神話小說中的重要人物。傳說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住在地下,是神仙中級別最低的。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