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聽千年前曾侯乙編鐘的動人樂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晨,乘車來到東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館。

走進館前,首先呈現的便是董必武先生所提寫的館名「湖北省博物館」。

董老作為湖北人,在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中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在建國初籌建湖北省博物館中,題名這件事董老自然當仁不讓。

走進館區,整個展館的建築仿照楚國宮殿建築風格,高台基、寬屋檐,給人一種莊嚴厚重的感覺。

館內大三主體建築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編鐘館構成一個碩大的「品」字,以中軸對稱,氣勢逼人。

位於博物館正中的綜合陳列館有《曾侯乙墓》、《秦漢漆器藝術》、《梁莊王墓-》、《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屈家嶺--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盤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傑》等十多個展館。

我認為最精彩的還是《曾侯乙墓》最為精彩,也可以說這個展館撐起了湖北省博的半邊天吧。

曾侯乙墓是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市城郊擂鼓墩發掘的,幸運的是這個墓葬出土的文物多達萬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保存之完好,都是難得一見的。

墓主人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展館陳列分祭廳、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和樂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再現了2400年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中青銅鹿角立鶴、聯襟大壺、尊盤、鑒缶、大金盞等等都可以稱得上是國寶。

湖北省博物館有各類文物20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就有近千件。

藏品大多來自考古發掘和各地徵集,其中以出土文物為主,既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時代特徵,基本反映著湖北地區古代文化的面貌。

湖北原屬楚國,楚國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滅掉,立國長達800餘年,這片土地上人才輩出,如屈原、王昭君等。

解放後,湖北先後發掘了五千餘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現了楚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楚文化作為先秦時期的一個區域文化,獨具一格、自成一體、博大精深,是構成先秦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展館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區出土的楚文物精華,其中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更是鎮館之寶。

明梁莊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子朱瞻垍與魏妃的合葬墓,墓內出土了大量的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貴文物。

這件來自"西洋"的金錠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見證。

《屈家嶺》展示了江漢地區史前氏族社會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嶺最先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距今近5000年歷史。

這一時期的社會分層、宗教活動等現象加劇,出現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現了一系列文明因素。

《盤龍城》呈現了商代盤龍城城址的考古發現。

城址約建於公元前15世紀,在商代晚期衰落,盤龍城的建築技術、青銅工藝、埋葬習俗、玉器風格、陶器造型都體現了商代的藝術水準。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省博的四大鎮館之寶。

圖/文:周楊fl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驕傲!隨州「國寶」將亮相CCTV

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日前舉行開播儀式。即將在節目中和觀眾見面的27件國寶也正式公開,其中包括三件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雲夢睡虎地秦簡。從現場公布的片...

博物館奇妙之夜

有人說,想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最好的去處是博物館。既然大伙兒已經到了武漢,不參觀一下省博物館怎麼行呢?

打卡武漢這些博物館,一樣刷出高逼格朋友圈

生活亦是歷史,了解一座城市,不如先從記載著過往歷史的博物館開始。假日與周末,哪怕是在武漢打卡,也可以刷出不一樣的朋友圈,下面為大家推薦3家有趣的博物館,趁著假期,一起去解鎖充滿歷史底蘊的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