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民間習俗,喪葬習俗全過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安陸的喪葬習俗跟其他地域大同小異,總的原則是對逝去老人的孝。

一個「孝」字,貫穿始終。

說起喪葬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觀念的轉變,傳統的「喪葬舊俗」也在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著變化。

其實,在一系列繁鎖的儀式之後,抬匠們喊著氣勢磅礴的號子,抬著棺木,在親朋好友的送行中,亡靈入土為安。

或許,現在人們仍然在沿襲這種民間喪葬習俗的真正意義,無非也是在用這種傳統的方式詮釋「孝道」二字。

安陸民間喪葬習俗,從老人去世到守孝三年才算結束。

一、送終:人在臨死之前,在外工作學習的親人都要回來服侍,見最後一面。

人在瀕臨氣絕之時,需在堂屋地上鋪草,將之急移地上,親屬圍坐送終聽遺囑。

對移床的解釋是,人死在床上,在陰間會永遠背床。

二、停喪:病人斷氣後,家人請幫忙裝殮的人為之梳洗、穿壽衣。

為亡人腳上添加絆腳繩,臉上蓋上黃土紙,當天還要在堂屋的正上方添上簸箕,以遮天神和祖先。

死者頭部前方要點上油燈,叫「引路燈」,油燈在死者下葬前不能熄滅,意為死者走到陰間照明引路。

三、入撿:亡者移放靈床,等其親屬到齊後,再行入棺,又稱「進材 (財)」。

人棺前,兒女孫輩須給亡者磕頭跪拜、燒香蠟、紙錢。

裝鹼畢,將棺蓋合上,但不蓋嚴;再在棺底下點一盞油燈,稱為「長明燈」,靈樞前點一燈,稱為「座頭燈」,並設香案、陳祭品,孝子孝女及親屬晝夜守護靈樞,陪同弔唁者焚香、叩頭,直至出殯。

人鹼三日,再正式蓋棺。

四、齋醮:如果是壽終正寢年老人,一般停喪三日,常請道士做齋,超度亡靈,舉家痛哭,俗稱「嚎喪」。

齋醮期間,要為亡者設孝堂、置道場、安靈位、掛挽嶂;用彩色紙紮「金山」、「銀山」、「樓宇」、「轎」、「馬」、「傭人」,後又增有 「彩電」、「轎車」、「冰箱」等新興高檔用品;朗誦祭文、祭詞;親友則披麻戴孝,叩頭禮拜。

五、出殯:由戶主選定日期出棺,並預邀打井、抬重八人。

出棺前,孝眷齊匍匐靈樞前跪拜。

由抬重人捧棺,封殮。

孝子穿孝布,足穿白鞋,懷抱靈牌,手持引蟠前導,執事人鳴鑼鳴炮,丟買路紙,靈樞居中,眾兒孫親友前後護送,村上老幼齊送,沿路燃鞭炮和撒紙錢,直至墓地。

五、下葬:道士在下葬時定向羅盤,焚交契約手續後,由道士陰陽先生喊四句、撒米。

道士邊向棺上撒米、邊念「彩詞」,以祝願亡者後代大吉大利、興旺發達。

入土前孝子在坑中燒些紙錢,喊死者接契,然後將棺木放入其中,再填土築墳。

六、復山:殯葬三天,孝子孝女穿孝服,半夜轉鍾時到墓前燒紙祭奠,俗稱「復山」。

亡者三日,方知死必望鄉,主家在第三天燒紙哭叫,孝子齊跪望鄉台前。

望鄉台即是在家裡以方桌擺的香案,孝家燃燭香供奉,名為燒奠紙。

七、做七:人死之日起,每 7天為一個「七」,共為7個「七」。

每個「七」日,主要親戚朋友均備香紙前往祭拜,謂之「燒七」,七天燒一次紙祭奠,直至「七七」之日。

五「七」日,要舉辦宴席宴請親屬。

出嫁的孝女,要送來用彩色紙紮成的房屋模型,稱「靈屋」;然後,將亡者靈牌移人靈屋之中,到滿三年 「除靈」時焚毀。

安陸燒七,要在每個七天的頭一天燒,俗稱「欠七滿周年」。

八、百日:百日即死者亡後百天。

做百日比「五七」日做得簡單,即主要親屬到孝家聚餐,在靈前前焚香燒紙,表緬懷之情。

九、馨香:又稱「新鄉」,死者去世第二年的農曆正月初一,各親戚朋友、鄉村鄰里都要前往死者家中,帶香燭紙炮等祭品,燒紙、放鞭,稱為 「祝馨香」或「新鄉」,其意是祝亡者在陰間新年安好。

十、除靈:亡期一年內為「小祥」,孝家春節門聯為白色;兩年內為「大祥」,春節門聯為黃色;三年內為「除服」,春節門聯為綠色;滿三年為「除服」日,親戚朋友均備香、燭、紙、鞭炮等前往祭奠,並將亡人靈牌、靈屋同錢紙一起焚毀,謂之「除靈」。

有的人家,還請道士做法事。

除靈後,孝子孝女服孝期滿,此後可著色彩鮮艷的服飾;孝家春節門聯為紅色,再無他忌。

至此,所有喪葬禮儀結束。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本是講究孝道,百善孝為先。

孝敬逝去的老人,更要孝敬在世的長輩。

記住:千萬不要造成遺憾:「子欲孝而親不在」!

比爾蓋茨都說過: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平遙葬禮習俗

古城平遙地處山西中部,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傳為堯之封地,周宣王姬靜時(公元前827-前782年)築城,發展至明清時期,進入鼎盛。平遙保存了較為完整的明清城市布局,民間風俗也延續了明清習俗。平遙的...

那些你不知道的貴州葬俗習慣

說在前面每個地方的喪葬習俗各不相同,松桃本地的喪葬習俗,就比較講究。就埋葬類型而言,分為木棺土葬土葬、懸棺葬、石墓葬,近年來更有火葬。不過最為普遍的還是木棺土葬。明清以前,有懸棺葬、石墓葬。石墓...

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你知道有哪些嗎?

喪葬禮儀,既是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也是最後一項「脫離儀式」,它表示一個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長期以來,民間普遍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滅,死亡不過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離,人死後,靈魂不僅仍然和...

走近湖北神秘土家族,探秘奇特喪葬文化習俗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文化及風俗習慣。湖北利川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他們繼承和發揚了本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價值取向。利川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很廣泛,特別是一些非物質文化遺...

慶陽喪葬習俗,這些傳統一定不能忘!

慶陽喪葬習俗以農為本的慶陽經濟,決定了漢民族自遙遠的古代以來就形成了視土地為生命,講究人死之後「入土為安」的思想意識,土葬成為漢民族數千年以來的標準葬式。董志塬一帶自漢代以來的墳墓形式為長方形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