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這一天我們該做些什麼呢?去寺廟涌讀報父母恩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農曆七月十五,一般人都知道這天是」鬼節「,又稱」中元節「,這天宜祭祀祖先,不宜出門。

其實,七月十五還有好幾個「名字」:盂蘭盆節、佛歡喜日、僧自恣日。

這讓很多人一頭霧水,這些稱呼都有什麼含義呢?

一、僧自恣日

在佛陀時代的印度,佛陀制定了「夏安居」,也稱為「雨安居」。

夏安居的時間是農曆4月15日至7月15日,在這期間僧眾不允許隨意外出,要專心修行。

夏安居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農曆7月15日。

佛陀規定所有僧眾必須自我反省,並且接受其他僧眾的檢舉,然後在大眾面前發露懺悔,改過自新,恢復清凈。

所以這一天叫做「僧自恣日」。

二、佛歡喜日

通過三個月夏安居的精進用功,僧眾道業有很大的增進,而且在「自恣」後,僧眾洗除所有罪垢,使個人更加清凈圓滿,僧團也更加清凈和合。

十方諸佛歡喜,天龍護法讚嘆,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佛歡喜日。

三、盂蘭盆節

這就要提到目連救母的故事了——《盂蘭盆經》。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看到母親在鬼道受苦,自己卻無能為力,痛苦之下去問佛陀怎麼辦。

佛陀說,僅憑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能救你母親。

佛陀這樣講(原經文):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

簡單概括,就是在夏安居僧眾自恣時,把各種供品放在盆里,供養清凈大德眾僧,以救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

四、中元節(鬼節)

實際上,中元節作為中國民俗節日,最初是受盂蘭盆節的影響,後來結合我國本土民俗,逐漸形成了現在的中元節。

一般這天有祭祖、放水燈、還有給鬼神施食等民俗活動。


盂蘭盆節馬上就要到了。


佛陀叮囑我們: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若有發心布施供養的大眾,請與佛母寺功德處聯繫!隨喜所有大眾的功德!

盂蘭盆節起源於佛陀時代。

七月十五僧眾解居自恣的時候,我們應預備各種美食、水果、用具、香油、燈燭及臥具等,供養十方清靜大德僧眾。

在這天,這種殊勝功德可以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冤親債主,亡者得解脫,生者富裕安康。

供品

功德利益

供花

人緣極佳,見者歡喜,

身常香潔,歡喜真理 。

供水

身無病。

語美妙。

心清明。

意念柔順。

持戒清凈。

除一切障礙。

供香

身離臭穢。

鼻根清凈 。

形相端嚴 。

世間恭敬 。

樂法多聞 。

尊貴自在 。

供燈

照世如燈。

肉眼不壞。

得於天眼。

善惡智能。

滅除大暗。

得智能明。

不在暗處。

具大福報。

命終生天。

速證涅槃。

供果

壽命延長。

容貌圓滿。

智慧辯才。

無所畏懼。

精進不懈。

眾人敬仰。

眾人歡喜。

福報豐厚。

四事供養

『盂蘭盆經』云:若能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凈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

供僧

《樓房經》中說:「若對僧眾供養一粒訶子、一勺飲食,未來生中決定不逢疾疫、饑饉、刀兵三大災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圖解《盂蘭盆會》的由來

圖片段是根據《佛說盂蘭盆經》的內容,描繪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連為了拯救墮入餓鬼道的母親,經由釋迦牟尼佛指點救濟的方法;即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

盂蘭盆節的相關資料及藝術品介紹

盂蘭盆節的相關資料及藝術品介紹感恩一切善知識,一切有緣人,資料整理不容易,希望一切大德,有緣人,能夠轉發文章,讓更多的有緣人能夠看到相關資料,謝謝。一切大德,有緣人無上的功德,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

讓人毛骨悚然的鬼節為什麼又稱佛歡喜日?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中元節又被稱為鬼節,相傳在這一天陰曹地府會大開鬼門,放鬼魂回家團圓,而這一天,各家各戶也會進行相應的祭祀儀式來招待先祖。但是中元節並非是民間形成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