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江:八千年回眸與凝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張海江
磁山文化有著八千年悠久文明史,它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東南一公里的台地上,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
它的年代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測定的數據距今7355年~10000年。
這個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新石器研究的空白,是我國北方重要原始文化類型。
磁山文化真實記錄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勞動、生產情景。
其文明進步的發展程度舉世罕見,為研究原始氣候、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等眾多學術問題提供了大量的史料。
磁山文化對遠古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價值頗高,因此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命名為「磁山文化」。
1988年,磁山文化遺址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山文化於1972年被發現後,經考古工作者多次科學地挖掘,揭露面積約七千多平方米。
遺址中發現了貯存糧食的窖穴及腐爛的粟谷。
出土文物5000餘件,其中有石、骨、蚌、陶器和祭祀品,有二十三種動物骨骸和植物種子標本等,還有用於農業生產的石斧、石鏟、石鐮,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石磨棒、漁豬工具網梭、骨鏃、箭頭,魚鰾等,還出土了豬、狗、雞等家畜、家禽遺骸。
出土文物有以鳥頭形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盤和圓柱狀的石磨棒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較多,體現了磁山文化面貌是原始的。
粟的出土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實屬罕見,種植粟作物已成為當時先民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粟遺物的發現修正了國際專家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的論點,把我國植粟年代上溯了二千年。
在出土文物中,家雞的養殖、核桃的栽培,堪稱世界之最。
這充分說明早在八千年前,我們祖先就已經從事農業生產,飼養家畜、家禽,但也經常從事漁獵、採集等活動,過著定居生活。
磁山文化遺址,它在古城邯鄲,與邯鄲輝煌的歷史融合在一起,是它更湮久的組成部分。
與現今基礎工業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磁山以農業、氣象、占卜、制歷、造酒、冶鐵早慧於中華歷史。
磁山文化博物館是所展示的文物令我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
相對於安陽殷墟的精緻奢華,它質樸的就像八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先民們庸常而朝氣的生活。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眼前這些稚氣十足的陶制酒具就是八千年前的磁山先民們用過的東西;如果不是新眼所見,我也不敢相信那些精美的骨針、實用與審美高度統一、極其配套的陶制鳥頭型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也是八千年前的東西,還有穀物脫殼用的鞋底狀的石磨盤、圓柱狀的石磨棒(像極了我們現在的擀麵杖),還有眾多繩紋陶制盛器,就是先民們手工捏就鍛燒磨製而成的。
走進磁山文博館,就仿佛穿越千年風霜走進了上古時代先民們的日常生活,那是一幅純凈和諧的生活畫卷。
聞著青草與泥土的氣息,聞著穀物的馨香,聞著傍晚升起的炊煙,不由你不沉醉其中。
男人們沐著夕陽,從打穀場、漁獵地、酒窖、作坊中歸來,家犬用輕柔的吠聲迎接他們的主人,女人們跪坐在帶有鳥頭支腳的陶鬲灶前,一捧薪火映紅了她們的臉,一抹笑意掛在嘴邊。
早在8000多年前,當其他地方的部族先民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時候,太行山東麓的山前地帶,太行山余脈的紅山、鼓山新石器時代磁山人已經越過砍倒燒光、焚而不耕的火耕農業時代,進入翻土耕種的耜耕農業階段。
遺址是撥開歷史迷霧最便捷最科學的一個方法,它是歷史的遺存,所以它的真實性毋庸置疑。
時間是循環不止的,它如同大浪淘沙一樣淘汰著原始的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淘汰著落後的思維模式,從而使人類從文明走向更高的文明。
歷史就這樣鮮活而生動地行進著,它在替代與淹沒中生存,也在替代與淹沒中積澱厚重。
但在循環不止的時間流程里,總有一些東西曆經千年亘古未變。
比如我們的糧食,它們還是我們果腹的食物;比如家禽家畜,還被我們豢養著。
再比如我們手工使用的某些東西,再比如糧食的儲存,方式變了,可儲存條件與儲存原理是一樣的。
磁山遺址地勢高,水位低,土質堅硬,氣候乾燥,具有儲藏糧食的優越條件。
磁山又是粟這種農作物的發源地,粟類本身又具有易於保存的特性,是地下儲糧的最理想對象。
磁山先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認識到這一點,並逐步積累了春播夏鋤秋收冬藏、四季不失時機而五穀不絕、常有餘糧的生產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北方地區特有的自然優勢,發明創造了這種較為先進的儲存技術,為進一步穩定生活、發展原始經濟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保障。
我想磁山時期的人們是比較富裕的,糧食有了剩餘,才可能造酒。
酒從來就是奢侈品,在溫飽不能為繼的情況下,人們不可能分出一粒糧食來供給他人或挪做他用。
在人類的黃金時代,他們保持著旺盛的生活熱情和不盡的創造力,他們和諧而純然地與自然相處,於是他們學會了釀酒,他們試著馴養雞、狗、豬等後來我們稱作家畜的動物,大面積種植栽培一種叫粟的作物,而且他們還學會了用植物纖維織布。
當地球上的大多數人裸露著瘦骨嶙峋的軀體、飢腸轆轆地採集野果、過著與虎豺相搏、生命隨時都有被野獸吞噬的危險、幾乎沒有生產能力的採集狩獵生活時,他們已經穿戴著手織植物纖維布做成的衣服、佩戴著骨蚌等飾品體態豐盈地在田坊間勞作。
在這一時期,他們走在了人類文明的最前沿。
這個時候,他們走得穩健而幸福。
歷史在這裡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後又淹沒在更迅捷的發展變化中,漸漸被生活所覆蓋,漸漸為人們所遺忘。
遺忘成為今天的一處遺址,一處廢墟。
然而,正如一位學者所說: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生明天。
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說成歷史;廢墟是進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
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程的長鏈。
我們挾帶著廢墟走向現代,走向未來。
★編輯:曲樑
更多精品內容,歡迎關注「文字友情」微信公眾平台(微信ID:wenziyouqing)。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匯聚天下文友,傳遞文字友情!
中華文明探源--磁山文化
長城網2月4日訊(通訊員張海江)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7公里磁山鎮磁山村東1公里的台地上。遺址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系1972年發現,同年進行調查試掘。自1976年至1998年的20餘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