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華夏文明一個被遮蔽的源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url:http://rb.lzbs.com.cn/html/2015-03/16/content_1384647.htm,id:0齊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廣河縣齊家坪遺址並因此得名,是我國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

齊家坪遺址,1996年11月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幾年,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提出,特別是在齊家文化發現命名90周年之際,臨夏州提出齊家文化是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要不斷挖掘文化內涵,進一步提高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

齊家文化不斷引起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深切關注,尤其是中外學界、民間收藏家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和濃厚興趣。

齊家文化自發現命名至今,中外學者們對齊家文化進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像西方國家一樣,中國考古學的成長得力於近代工業的迅速發展。

1914年,受中國北洋政府邀請,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1874—1960)作為農商部礦政顧問來到中國,協助中國地質學家尋找鐵礦、煤礦。

1924年4月,安特生和助手們來到甘肅寧定縣(現廣河縣),發現了齊家坪遺址。

根據在甘肅和青海取得的成果,安特生寫成其第二本有關中國考古的著述《甘肅考古記》。

書中公布有50多個考古地點,他將甘青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分為六期:齊家、半山、馬廠、辛店、寺窪和沙井,並在證據甚為缺乏的情況下作出了非常主觀的年代估計。

1945年,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中科院院士夏鼐先生(1910—1985)和同伴來到甘肅進行考古發掘,發表了《齊家期墓葬的新發現及其年代之改訂》一文,糾正安特生在分期年代上的錯誤,第一次確定仰韶期年代早於齊家文化。

1947年,史前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先生(1904—1982)和同事來到甘肅,調查了天水、隴南、定西、臨夏、蘭州等地的遺址,在寧定(現廣河縣)附近調查發掘了齊家坪、上三甲集、格子村等遺址,在臨夏附近調查了張家嘴、崔家莊等遺址,完成了《甘肅史前考古報告初稿》,其中一篇是《臨洮臨夏附近史前人類遺址之調查》。

他提出,「安特生氏謂齊家坪之產物,代表彩陶文化系統中最早之一期,在仰韶時期之前,吾人此次由地層及所采陶器之觀察,皆不能證明之」,突破了安特生「六期」的體系,並首次發現了齊家文化「石灰住室」。

1948年,裴文中先生再次來到甘肅和青海,進行考古學和地質學調查,撰寫了《中國西北甘肅走廊和青海地區的考古調查》,在判斷齊家文化的分布時,他提出「象我們過去所知道的那樣,齊家文化不同於彩陶,它以洮河流域為發展中心。

1958年,為配合劉家峽水電站建設,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謝端琚先生,擔任了甘肅考古隊隊長,來到了甘肅。

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他主持發掘了甘肅青海的多處齊家文化墓葬遺址,其中最重要的是青海樂都柳灣遺址、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遺址、永靖大何莊遺址(現屬臨夏縣,已被劉家峽水庫淹沒)和秦魏家遺址(現屬臨夏縣,已被劉家峽水庫淹沒),從而揭示了齊家文化的面貌。

謝端琚先生在其所著《甘青地區史前考古》一書提出,齊家文化屬於銅石並用時代,齊家文化的主要特徵為:聚落、白灰面、「石圓圈」祭祀遺蹟;成年男女合葬墓;有磨製石斧、鏟、錛、刀、磨棒、磨盤、敲砸器等石器;動物下頜骨、肩胛骨製成的鏟、錐、針,帶紋飾的骨匕;紅銅、青銅製作的小件銅器和錐、刀、環、斧等(主要見於大何莊、秦魏家);玉琮、玉璧等禮器,綠松石、珠、璧、環和石管等裝飾品。

他研究認為齊家文化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183—公元前1630年。

他把齊家文化分為東、中、西部三個區及五個類型:東區為涇水、渭河、西漢水上游等流域,包括師趙村類型、七里墩類型;中區為甘肅中部地區的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流域,單一為秦魏家類型;西區為甘肅西部和青海東部以及青海境內的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和河西走廊,包括皇娘娘台類型、柳灣類型。

新石器研究專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佟柱臣先生(1920—2011)在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巨著《中國新石器研究》中,將廣河齊家坪、臨夏姬家川(現屬永靖)、秦安寺嘴坪、岷縣杏林、永靖新莊(現屬積石山)、大何莊、秦魏家、武威皇娘娘台等遺址出土的石器做了輯錄研究。

通過綜合分析,他認為齊家文化石器的種類和形制與馬廠類型相比無大變化,它不僅表現沒有發展,而且有接近尾聲之勢。

值得注意的是直至齊家之晚,缺口石刀仍繼續使用。

可見這種缺口形式出現較早的石刀,一直延續到青銅時代,這是這個地區石器發展的一個特點。

新世紀以來,青海、甘肅陸續發現了民和喇家、臨潭磨溝遺址等,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進入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視野。

蘭州大學博物館文物鑑定與修復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江南先生從事齊家文化研究20餘年,通過與其它史前文化的比較研究,他與合作研究者提出,齊家文化是來自東南的良渚禮玉文化和來自西亞中亞的青銅文化在中國西部地區碰撞後,融合產生的新文化。

學者馬志勇先生常年從事本土文化研究挖掘工作,他仔細考證古史文獻,多次實地考察遺址古蹟,經多方論證,他提出,齊家文化就是禹夏文化。

齊家文化的特徵主要表現在玉器文化、青銅文化、陶器文化、石器文化、骨器文化等方面。

自成一體的齊家陶器,特色鮮明自不待言。

其青銅文化卻是中國最早掌握的冶銅技術,已開始使用紅銅和青銅銅器。

其玉器文化最是光輝燦爛,出現了大量玉制工具、禮器和葬器,令人嘆為觀止,文化內涵深奧莫測。

石器文化、骨器文化由於學界重視不夠,目前研究尚屬薄弱,但有一些獨具慧眼的民間收藏家和研究者已經開始了不同程度的收藏、整理、交流和研究工作。

90年來,隨著幾代考古學家和學者們的不懈努力,人們逐漸發現齊家文化不僅是華夏文明之源,而且是中國或東亞進入青銅時代世界體系的標誌。

隨著盛極一時的齊家文化(夏文化)中心往中原和東部遷移,齊家文化在本土由盛轉衰,繼之而起的四壩、辛店、寺窪、卡約等文化,開啟了中國西北地區從農耕文化到農牧混合文化的轉變。

學者徐江偉先生在《文化交匯之地》中分析提出,「成為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交匯之地,或者說成為兩種文化的重疊區域時,人類文明就會在交匯與重疊之中孕育起來」。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呂宇斐先生曾指出,良渚文化的發現和研究,逐步改變了自西周以來由統治階層主導而形成的扭曲的中華文明史觀——中原文明中心論。

90年前,齊家坪遺址的發現揭開了黃河上游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而齊家文化正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青銅文化,齊家文化的持續研究,更加有力地矯正了中原文明中心論。

易華先生研究認為,華夏文明並非單純的定居農業文明,也不是純粹的遊牧文明,是一種複合文明。

深入系統研究齊家文化可以闡明華夏文明形成的歷程。

在齊家文化發現命名90周年之際,國內外學者專家紛紛來到臨夏州,實地考察廣河縣齊家坪等史前遺址,深入研究齊家文化。

同時,學者專家建議齊家文化開發要以保護為前提,在條件成熟時籌建齊家文化博物院,鼓勵吸引民間收藏家和研究者開設專館和舉辦藏品展覽,積極引導公眾參與。

目前,甘肅省齊家文化研究會已經獲省民政廳批覆,准予籌備成立,即將召開成立大會。

今年7月,臨夏州將在廣河縣召開國家層面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將對齊家文化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而作為華夏文明數千年來孕育發展、成熟璀璨的源頭,「遠離」中原的齊家文化核心區——臨夏,必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大業中大有貢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廟底溝:中國文明從這裡走出

2015-04-01 00:59 經濟參考報 顯示圖片如果說仰韶文化的發現,讓世界震驚於中華大地史前文明的古老和神秘的話,那麼廟底溝類型的發現,更讓人領略了其神奇的一面。只是紅黑白黃色的簡單組合...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在廣河落幕

本報訊(記者 胡作政 黃勝)10月15日,「2016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在臨夏州廣河縣圓滿落幕。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的12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聚焦齊家文化·探源華夏文明·打造絲路明珠...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將於8月初舉行

人民網蘭州7月23日電(劉海天)華夏文明發源於哪裡?大禹的故鄉在何方?中國最早的青銅文化誕生於何處?要回答這些問題,都離不開一個學術名詞:齊家文化。7月23日上午,在蘭州市寧臥莊賓館舉行了一場新...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在廣河縣開幕

連輯王巍趙輝楊元忠出席並講話本報訊(記者趙懷斌麻紅梅)8月1日,中國·廣河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在我州廣河縣開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研究機構、高校以及瑞典、日...

安特生:被誤解的開路者

中國史前考古學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學是從安特生開始的。安特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在中國北方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活動,揭開了中國近代考古學序幕。他也由此被人們譽為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然而,在過去相當...

千年陶魂——輝煌的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顧克志: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近年來,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齊家文化研究越來越被重視,特別是地處齊家文化核心區的臨夏,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機遇...

中外學者研討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甘肅省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在甘肅省廣河縣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及台灣、瑞典、美國、德國、日本共計100餘位學者專家參加了此次研...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報臨夏10月17日電(記者朱羿)10月14—15日,「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在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表示,齊家文化距今4000—3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