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洮辛店:探尋遠古羊圖騰文化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慶陽剪紙

鄂爾多斯大角羊

漢代炭精羊雕

和政羊化石

甘肅農村寺廟的獻羊儀式

略顯粗糙的陶壺,散發著濃濃的滄桑之氣。

三千多年的歲月時光,褪去了燒制時的火氣,留下的是令人震驚的未解之謎。

陶壺的肩部是雙鉤羊角紋,腹部則是羊圖騰。

一隻羊,前蹄離地,頭向上張望,似乎期盼著什麼……

這是哪個部族留下的神秘圖騰呢?

文/圖首席記者王文元實習生王蕾

逆洮河而上,安特生髮現了甘肅首個古文化遺址

圖騰一詞最早源自於印第安語,表達了「它的親屬」、「它的標記」之類的意義。

從這一點說,圖騰上所展示的動物,和某個史前部族有某種天然的聯繫。

一件帶著羊圖騰的彩陶壺,有圜底,以類似羊角的雙鉤紋裝飾,屬典型的辛店文化類型的器物。

它和哪個部族有關聯呢?

於是,我們將搜尋的目光,停留在距離臨洮城不遠處的一個小鎮——辛店。

這個距蘭州七八十公里遠的小鎮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出蘭州市區,過韓家河,上高速公路,大體向東南方向而行,大約一個小時就到了辛店鎮。

小鎮帶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國道212線橫穿小鎮而過,將小鎮一劈兩半,大大小小的店鋪,沿著公路兩側分布。

這是個因交通而興的古鎮。

這個小鎮我們曾多次到過,每次來總是讓我們感受了它的安靜,以及帶著些許溫文爾雅的氣韻。

小鎮我們見識了很多,有的小鎮建設毫無規劃,雜亂無章;有的小鎮攤販橫行,他們手裡捏著錢,提著東西,肆無忌憚地在車流中穿梭往來;有的小鎮整整齊齊,如同剛剛走下生產線一般,沒有多少生活氣息。

辛店,似乎和這些小鎮都不一樣,帶著些許優雅和從容而令人們驚奇。

我們的目標是小鎮邊的辛店文化遺址。

給我們帶路的楊楠是辛店人,鎮子上的甘肅臨洮辛店文化收藏館就是他創辦的,對搜集整理辛店文化他不遺餘力。

在他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遺址,這個叫普陀崖的地方,民間俗稱駱駝山,距小鎮大約5公里。

沿著山路,我們慢慢向山頂而行。

站在山頂上將四周的風光一覽無遺,洮河距離這裡只有2公里。

3000多年前,洮河水要比今天大得多,先民必須選擇岸邊的高地作為生活場所,以免洪水的侵襲。

當年先民們的生活之地早已變成了農田,但我們試圖從這個已經沉寂了近百年的遺址中找到當年的蛛絲馬跡,以解開羊圖騰的秘密。

辛店文化,因最早在臨洮辛店被發現而得名,這是由生活在距今3400年前的先民們創造的文化類型。

辛店文化類型散落在東起寶雞,西至青海共和長達650公里範圍內,大體沿在黃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等等流域分布。

辛店文化的下限距今2700年,因而辛店文化類型的遺址活躍在商代中期到西周晚期之間,這段時間內他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

那麼他們為何要將羊作為圖騰來裝飾呢?這還要從一次考古發掘說起。

我們眼前的遺址絲毫看不出安特生當年發掘過的痕跡了。

辛店文化是安特生最早發現的。

上世紀二十年代之前,辛店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小村。

1923年,為考察中國遠古文化的起源問題,安特生從北京一路西行,最後將他的主要考察目標放在了以蘭州為中心,大概800公里的範圍內。

到蘭州後,安特生在舊貨市場上發現了一些陶罐,他順著人們提供的線索,逆洮河而上進行調查。

辛店是他在甘肅調查中發現的第一個古文化遺址,當時辛店名叫辛甸,由於翻譯失誤,誤譯為辛店。

這時,正是1924年4月,春暖花開的時節,安特生先在小村邊發掘清理了45座墓葬,發現了一批陶器及其他器物,後來又在辛甸村以北的灰嘴發現了一些墓葬。

讓安特生吃驚的是,這兩個遺址發現的彩陶,其造型、紋飾和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顯然這是一個獨立的文化類型。

按照國際慣例,他以首次發現地辛甸村命名為辛甸文化。

後來,安特生在《甘肅考古記》中將辛甸誤書為辛店。

近百年後,辛店文化已廣為人知,成為中國史前文化的一個重要類型。

洮河之畔,遠古史前部族,一腳已經邁入文明的門檻

步出辛店鎮外,走上三四百米就是洮河了。

養育了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的洮河,在中國史前文化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辛店這個距臨洮縣城30公里的小鎮,曾經繁華至極。

有人戲說,早在3400年前,這裡的商業經濟就非常發達。

如今曾經創造了輝煌文化的原始先民們早已離我們遠去。

要解開羊圖騰的秘密,還要從辛店文化入手。

創造了辛店文化的先民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的史前部族。

他們處在銅石並用時期,但冶銅業要比齊家文化發達得多。

辛店的先民們不僅製作出了青銅的刀、匕首、鈴等器物,還冶煉出了簡單的青銅容器。

無疑,這是個非常巨大的進步。

從一個側面說明辛店人的生活已經向金屬時代邁進。

據考證,當時辛店人的青銅冶煉爐的溫度達到一千攝氏度左右。

可見,他們在青銅礦石選擇及冶煉中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當然,他們的青銅冶煉水準無法同鑄造出司母戊大方鼎的商人相比。

雖然有了青銅器,但陶器依舊廣泛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辛店人製作的陶器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器型更是千差萬別,大的高度在50厘米以上,小的高不到10厘米。

在陶器中彩陶比例最高達80%,低的也達到40%,這些陶器用雙鉤紋、S形紋、太陽紋等進行裝飾,同時繪有犬、羊、鹿、魚、鳥、蛙等圖案。

顯然,辛店人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聽過道家,儒家。齊家是何許人也?

齊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最早發現於古河州的太子寺,公元前300年左右大夏人活動的中心。據史載廣河縣在東晉十六國時設置大夏縣,經歷北魏、周、隋、唐,縣址在今縣城西北約5公里處。廣河古稱太子寺...

千年陶魂——輝煌的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

安特生:被誤解的開路者

中國史前考古學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學是從安特生開始的。安特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在中國北方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活動,揭開了中國近代考古學序幕。他也由此被人們譽為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然而,在過去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