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無城:「二里頭」之前是「滿天星斗」的時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爵

時間:1月8日

地點:彼岸書店

嘉賓:許宏馬勇

主持人:莊秋水

「大都無城」從考古學上甚至有一定顛覆性

莊秋水(作家):許宏老師最近出了一本書叫《大都無城:中國故都的動態解讀》。

我們總覺得從現有的都城來看,中國傳統的都城是有城有牆,前朝後事,左宗右社,大中軸線,但許宏老師在這本書里提出非常前沿的概念,從最早的中國二里頭文化到漢代這兩千多年,其實中國絕大部分都城是沒有城牆的,這背後有非常深邃的文化解讀。

許宏(考古學家):這是我第三本小書,相比之下我覺得這本書偏專業、偏考古。

我第一本小書是《最早中國》,就是從我做隊長的「二里頭」這個點開始。

《最早中國》如果加一個副標題的話,可以叫「二里頭的文明的崛起」。

從這個點開始我第二本小書是《何以中國:往前上溯幾百年》,為什麼最早的中國在中原?要解決這樣的問題。

第三本小書是內在的邏輯,從微觀、中觀轉向宏觀了,所以它的副標題叫「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

從古都這個角度來看,「二里頭」在整個中國文明史的地位、作用以及影響,基本上是這樣的。

按理說這個考古書大家讀起來比較專業,但是考古人寫史,我來探究文字產生之前的歷史,一定得用考古人的話語、系統和方法來做。

我個人的一種考慮就是,大家總說歷史學、考古學,我認為歷史學不是考古學的終極學科,只有歷史文獻學或者文獻史學才是歷史學的終極學科。

它們都作為一種手段、方法,然後一起殊途同歸地探究大歷史。

我1992年讀博士,1996年博士畢業, 20年前我的博士論文做的就是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

諸多問題包括「大都無城」這個概念的提出,都是這20多年以來思考、探究的一個結果。

這樣看來「大都無城」從考古學上甚至有一定的顛覆性。

大家以前一提到中國古代城市就想到明清紫禁城、北宋汴梁、唐的長安這樣的城市,無邑不城,只要大的都城一定會有大的城圈圍著。

我們有學者就認為,從頭到尾有國家一定有都城,有都城就一定要有城牆,包括外郭城。

我想先說一個概念問題,如果說城圈的話,國家社會一旦複雜化,國家一定有它的權力中心。

這個權力中心裏面,一定有統治者、貴族、王者所居住的地方。

這塊地方一定是禁地,一定不是該開放的。

正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我帶著我的團隊在十幾年以前,在「二里頭」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宮城紫禁城,就是因為我相信它一定有,我接手的時候已經挖了四十年了,但是沒有發現。

正像在我的《最早的中國》裡面一個小節題目一樣,叫「想出來的工程」。

這個工程是想出來的,我要驗證。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站在前人肩膀上。

這是關於裡面一個特殊區域,圍起聚落的一個特殊區域,我們可以把它形象稱為宮城或者小城,這個一定會有的,而「大都無城」指的是沒有外郭城這個城圈、城牆,裡面的一定會有,哪怕是個柵欄,它也得有個圍著,哪怕是個壕溝也得圍著。

但是外面這一圈,我進行梳理,這20多年的積累,一開始比較模糊,有的有,有的沒有。

後來當我把視野從先秦往下追溯到秦漢的時候,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大家現在公認的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從「二里頭」開始。

陶片上的龍紋

二里頭宮殿復原圖

「滿天星斗」沒有中心,百花齊放

許宏:我到現在接手「二里頭」已經第18個年頭了,加在一起「二里頭」發現已經58年了,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二里頭」的外郭城。

從這開始,我們向下探究,一直到東漢的洛陽城,將近2000年的時間裡,所謂的商代早期的一百多年,就是「二里頭」和殷墟之間的二里崗時期,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四五百年,除了將近700年時間之外,大概有1200多年時間,是沒有外郭城的,這是我從考古學角度對這樣一個歷史現象做了一個提煉,能不能成立大家可以討論,但是無論別人說,還是我個人評價,我希望大家從我用的資料,從邏輯和推導過程來看它能不能站得住腳,我個人在學術上是有這個自信的。

這樣跟它後面的「後大都無城」時代形成鮮明對比,因為我注意到從曹魏鄴城和魏晉洛陽城才開始城郭齊備,大都無城退出歷史舞台,必須要有外郭城,這是城郭齊備第一要素。

第二個要素,就是縱貫城市的大中軸線,現在一般縱貫全城的大中軸線指的是從偏北宮城的北門開始,向南延伸到郭城南大門這樣一條線。

我們說從漢魏洛陽城的銅駝街到唐長安城的朱雀大街,一直到前門大街,這樣一條線,從曹魏鄴城開始和魏晉洛陽城開始,這是第二個要素。

第三個要素是嚴格里坊制,最典型的是唐長安城棋盤格式的,表面是都邑制度,內在是城市居民的管理制度。

這三點合在一起構成了「後大都無城」時代的重要特徵。

在「二里頭」之前,我們可以把它叫「滿天星斗」的時代,這是我們中國考古學界泰斗蘇秉琦先生說的。

「滿天星斗」沒有中心,百花齊放,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無中心的多元化。

從「二里頭」開始,東亞大陸最早的核心文化,中國最早的廣域國家出來,它進入到「月明星稀」的時代,不是那些沒有,而是跟「二里頭」相比暗淡無光,因為「二里頭」是國上之國,我們可以叫「二里頭」以後的階段為有中心的多元。

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

從「二里頭」開始,中國歷史有一個新紀元

許宏:從無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

那個時候它是國上之國,沒有高度的管控,不是郡縣制。

所以一直到西周時期,廣域王權國家,王國有中心的多元。

之後秦漢一直到明清,大家知道是一統化的中國,高度集權的皇權,一竿子到底的郡縣制。

這樣的話,「二里頭」和秦是兩大結點。

從這個意義上講,「二里頭」並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早的。

它為什麼重要?就重要在它是由多元轉向一體的結點,從它開始,中國歷史就有一個新紀元。

無獨有偶,大都無城恰恰在這個時候起來了。

從「二里頭」開始,就進入到有老大、國上之國的狀態,就是文化自信。

為什麼說是文化自信呢?因為大都無城時代大都所處的國家,恰恰都是國勢強盛的時代,沒有極貧極弱的。

因為大都無城不是修不起,可以修,但是它有軟文化、軟實力,沒有必要修。

它有這個自信,這是我的一種解讀。

通過這樣一個側面,把中國古代史串起來。

我作為考古人只是提示了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現在看來應該是能成立,我們應該把中國文明史放到全球文明史視野下來看,已經有日本學者注意到大都無城所提煉的現象,他們甚至跟印度一些城市開始做比較。

我個人也想做這樣的工作,我們把視野進一步放開。

馬勇:許老師研究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我們可能還沒有從許老師提的回到大歷史的脈絡當中,來討論中國歷史的小問題。

我們過去幾十年學術化的研究,確實把許多小問題在學術的說理上,都做得很明白了。

但是怎麼能放到大中國歷史的框架當中?特別剛才講到放到更大的人類文明史的角度去看,可能這是我們中國學術未來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訪談︱許宏:並非有城牆的聚落才是城邑

【編者按】關於考古,許宏研究員有句頗富詩意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雖然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的隊長,但他並不輕易給自己主持發...

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內容提要】何以中國:從前中國時代到最早的「中國」 最早的「中國」從何而來?數千年前「滿天星斗」時代的中國大地有著怎樣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應該怎樣看待它們?早期中國由多元到一體的演進過程是單線進...

《大都無城》後記

「大都無城」的概念,萌生於我二十年前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時的觀察與思考。二里頭至西周時代都邑的聚落形態,與之前的龍山時代、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城址林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予人以深刻的印象。但當時的學術...

探索「中國」誕生與早期發展

——從《何以中國》到《大都無城》近年,我有三部從考古學角度解讀早期中國的小書面世,分別是《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和《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三本小書,大...

考古牛人許宏: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

「你們到底是幹嘛的,神秘兮兮的。」二里頭的村民經常這麼詢問許宏的考古隊隊員,時間一長,隊員們乾脆編了順口溜自我調侃,說「遠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問是社科院的,原來是文物調查勘探的」。

考古學者許宏提出中國古都「不設防」

本報訊(記者丁楊)近日,身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的考古學家許宏新作《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這也是繼許宏的《何以中國:公元前200...

「大都無城」:千年不設防的時代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一個顯著特色,不管是公眾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沒有『城牆』的都城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

考古學家眼中的早期中國:「大都無城」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顯著特色之一。如果有人說,在二里頭國家(夏或商王朝)誕生到漢代的兩千餘年間,絕大部分時間裡都城居然是沒有大城的,甚至可以說這一千多年是...

訪談︱許宏:「大都無城」是基於文化自信

古代都城似乎都有城牆,尤其是現存的明清城牆,成為「中古以後帝國都城最鮮明的物化表征」,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然而,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許宏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新著旗幟鮮明地提出「大都無...

「大都無城」——考古人要改寫的中國古都史

新華社北京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屈婷)2016年5月,考古學家許宏在三聯書店出版了一本小書——《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8月旋即再版,更一不小心成了暢銷書,獲得多項權威圖書年度大獎。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