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無城》後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都無城」的概念,萌生於我二十年前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時的觀察與思考。

二里頭至西周時代都邑的聚落形態,與之前的龍山時代、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的城址林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但當時的學術視域限於先秦,只能得出早期都邑城垣或有或無的粗淺結論。

當我們把視野下移,及於秦代兩漢,再與更後的古代都邑相比較,「大都無城」這一中國早期都邑乃至社會層面的特質,就昭然若揭了。

然而長期以來,把城垣看作縱貫中國古代都邑之始終的標誌物和必要條件的觀點,影響甚巨。

這就難怪有年輕朋友認為「大都無城」的提法,具有相當的「顛覆性」了。

但讀了這本小書,讀者朋友可以知道這並非標新立異之說,只是對中國古代都邑遺存顯現出的某種現象的一個提示,對都邑發展階段性特質的歸納和提煉而已。

它由具體的考古資料支撐,是否能夠成立,還要靠讀者來檢核指謬。

從考古材料出發進行獨立的分析思考,是我最想與讀者諸君共勉的。

2000年,拙著《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一書出版。

在撰寫博士學位論文期間以及其後的工作實踐中,我愈益感到「總平面圖式」分析都邑遺址的局限性,因而一直在呼籲動態解讀的理念。

如果說二里頭遺址中心區的田野工作是這種理念的現地實踐的話,那麼對曲阜魯城、燕下都直到這本小書所囊括的先秦秦漢主要都邑的重新梳理,就是綜合研究層面上的一種踐行。

大家會注意到某些都邑遺址分見於不同的章節(時段),其布局在發生變化,包括城郭的有無。

可以說,這本小書的使命,就是要勾畫出一處處早期都邑多彩生命史的軌跡。

本書力圖從對每處都邑的動態解讀,引向對整個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的動態解讀。

而這些,又都建基於學術界由淺入深的、動態的都邑考古探索軌跡和心路歷程。

從書中介紹的對各個都邑具體演化過程的分析梳理,我們可以感知動態解讀的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這是足以讓人感到欣慰的。

在此更要感謝諸多田野考古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的提供者,這是「大都無城」這一學術概念的立論前提。

「大都無城」概念的明晰化,始於2013年年初。

當時我在日本京都召開的「東亞都城的比較探索國際公開研究會」上有一個發言,名為《從城址林立到大都無城——中國初期城市發展階段論》。

正是當時日本山口大學馬彪教授和我的同事石自社副研究員的肯定鼓勵和相互切磋,才有了後來的論文《大都無城——論中國古代都城的早期形態》(《文物》2013年第10期)和這本小書。

這是我要深深感謝的。

寫作過程中,嚴志斌、徐良高、付仲楊、谷飛、陳國梁、岳洪彬、何毓靈、田亞岐、劉延常、韓輝等同仁和李翔同學提供的圖文資料或修改建議,葛韻、李宏飛同學繪製並惠允先期使用的分期組圖等,都為本書增色不少。

在此謹致誠摯的謝意。

另外,本書引用的線圖、圖版,有的做了修改、調整或重新組合,對原作者及原圖繪製者也一併致謝。

這是責編曹明明女士編輯的我的第三本小書,在這些書從醞釀到問世的時光里,我們有著多年愉快的合作。

此次,三聯書店領導和明明女士又寬容了我的「任性」——用倒敘的寫法來展開中國古都的畫卷;海量圖片的編排、彩版的使用等,都頗為用心。

感謝他(她)們為這書的好看付出的辛勞。

最後想提及的是,是恩師徐苹芳先生帶我走進了中國古代城市考古之門,他的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深深地影響了我。

值先生仙逝五周年之際,謹以這本小書作為粗淺的研究心得,奉獻給敬愛的恩師。

許宏

2014年9月初稿

2015年3月再稿

2016年元月改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震中:陶寺都邑遺址屬於帝堯的都城

4月15日—16日,在山西省委宣傳部、臨汾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中...

訪談︱許宏:並非有城牆的聚落才是城邑

【編者按】關於考古,許宏研究員有句頗富詩意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雖然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的隊長,但他並不輕易給自己主持發...

中國城市的不設防時代

中國「營國」規劃的最早記載見於《詩經》。《綿》有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描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眾在岐山腳下築城的過程,考察方位、探測風水、答謝神靈、平地修城,皆有...

「大都無城」:千年不設防的時代

「無邑不城」,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古都的一個顯著特色,不管是公眾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沒有『城牆』的都城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

許宏「解讀早期中國」出新書

本報訊(記者路艷霞)繼《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之後,考古學家許宏昨天推出《大都無城》,這是其「解讀早期中國」系列的第二本。許宏是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主...

探索「中國」誕生與早期發展

——從《何以中國》到《大都無城》近年,我有三部從考古學角度解讀早期中國的小書面世,分別是《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和《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三本小書,大...

「大都無城」——考古人要改寫的中國古都史

新華社北京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屈婷)2016年5月,考古學家許宏在三聯書店出版了一本小書——《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8月旋即再版,更一不小心成了暢銷書,獲得多項權威圖書年度大獎。憑...

考古學者許宏提出中國古都「不設防」

本報訊(記者丁楊)近日,身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工作隊隊長的考古學家許宏新作《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這也是繼許宏的《何以中國:公元前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