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的挖掘是考古悲劇?郭沫若:至少我們知道了萬曆是個瘸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死者為大」。
在中國,由於五年多年的文化傳承,中國人對祖先更是充滿了崇敬之情。
不管是誰,只要是動了別人的祖墳,在古代就會遭到滿門抄斬的刑罰。
因此中國人也成為了對「身後事」最為看重的國家。
但是到了近代,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再加上思想的解放和進步,人們開始慢慢摒棄了封建糟粕。
有的歷史學家、考古工作者為了更真切地探究古代歷史,甚至開始主動地挖掘古代人的陵墓。
當然,所有的陵墓中,古代皇帝們的陵墓無疑更具有考古價值。
因為皇帝們在剛剛當上皇上的時候,第一件提上議程的事就是給自己修建宏偉壯觀的陵寢,經過幾十年的修建,有的陵墓甚至比生前住的皇宮都要壯觀。
這也引起了歷史學家和考古專家的好奇,因為單單挖掘一個皇帝陵墓就能得到很多重要性的歷史資料。
1955年,資深的歷史學家吳晗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部長鄭振鐸等人,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打算挖掘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的陵墓。
報告很快得到批覆,當時為了更好地推動發展科研考古工作,遂同意了郭沫若等人的請求。
其實郭沫若等人計劃挖掘長陵也帶有自己的一點「私心」,原來中國古代最恢宏的一部巨著《永樂大典》就很有可能藏身在永樂皇帝朱棣的陵寢里。
但是朱棣生前為了讓自己「萬年享福」,給自己修得長陵恢弘無比,當時的考古隊沒有技術和能力挖掘長陵。
於是郭沫若等人一合計,打算先挖掘規模較小的定陵,也就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的陵墓。
經過一年半的持續挖掘,考古隊終於找到了定陵的地宮入口。
但事與願違的是,定陵雖然成功開掘,但是陵墓里的珍貴文物由於深埋地下四百年之久,因此一出土就因為接觸空氣產生了劇烈的氧化作用,頃刻間化為烏有。
這也成了我國考古歷史上的一大悲劇事件。
不過開挖定陵也並非一點貢獻都沒有,至少解答了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真實原因。
原來郭沫若等人通過對萬曆皇帝的屍骨進行檢查,發現萬曆皇帝天生殘疾,這也解釋了他不上朝不是因為怠惰,而是患有疾病。
文章的開頭也說了,「死者為大」是中國人自古不變的傳統觀點,萬曆的屍骨挖掘出來後由於當時的時代原因,很快就被人破壞了。
因此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可怕的傳言:比如力主挖掘的吳晗獄中自殺身亡,死前頭髮被拔光;擔任挖掘指揮工作的鄭振鐸,在出訪阿富汗和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途中,飛機失事身亡;開棺時的攝影師劉德安上吊了;參與挖掘的考古專家白萬玉晚年神志不清,腦溢血而死……
古代不管是誰動了別人家祖墳 都是滿門抄斬的 如今為什麼還要考古
中國有句俗話叫「死者為大」,中國發展至今對於祖先一直都是心懷崇敬之情的,在古代的時候不管是誰動了別人家祖墳,這都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所以中國對於祖先與死者的「身後事」是非常看重的。
既不幸又幸運的明代陵墓,考古隊發掘3天被迫撤離,結局影響深遠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在距離北京昌平城區十餘公里處,有一座天壽山,大名鼎鼎的明十三陵就坐落於此。自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修建長陵起,直至崇禎皇帝朱由檢下葬為止,這座...
挖掘萬曆皇帝的定陵,發現了一個秘密,也是考古史上的悲劇
半個世紀來,關於萬曆定陵發掘的是是非非,一直爭議不斷。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兩位皇后合葬的陵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陵區,定陵的主人萬曆皇帝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
考古與挖祖墳有區別嗎?考古學家挖了萬曆皇帝墓後,都不得善終!
中國有句俗話叫「死者為大」,中國發展至今對於祖先一直都是心懷崇敬之情的,在古代的時候不管是誰動了別人家祖墳,這都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所以中國對於祖先與死者的「身後事」是非常看重的。
郭沫若力主發掘定陵,製造了史上最大考古悲劇,參與人員離奇死亡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
郭沫若打開萬曆皇帝的陵墓後發生了一件事,現場人員都驚慌失措!
定陵的發掘可以說是我國考古史上最為悲摧的一件事情,當時由郭沫若等人主持發掘,在這過程中的確驚喜不斷,但是當真正打開墓葬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現場的所有人員都目瞪口呆。
為一睹《永樂大典》,他費盡心思想挖朱棣陵寢,周總理回復休想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
1955年,考古隊挖掘朱棣的陵墓,挖了三天之後,匆忙撤離
摘要:1955年,考古隊經過國家批准,對明十三陵中的長陵進行考古挖掘。工作人員在長陵進行了三天的挖掘之後,卻匆忙撤離了現場,直到今天朱棣的陵墓依舊完好無損!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結果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郭沫若想打開這個墓,周總理說了一句話,斷了他10年的念想
郭沫若是現代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由於他早年留學日本,回到中國後不僅擔任文學藝術會主席,也是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所以歷史上對郭沫若的褒貶總是不絕於耳。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十三陵中那麼多黃帝陵 為何要先開啟定陵呢?原來藏著這個秘密!
萬曆皇帝定陵的挖掘工作可以說是考古史上的一次典型重大失誤。這次的挖掘工作與兩個人有著重要的關係,第一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專家吳晗先生(當年也是北京市的副市長)另一個就是時任中科院院長、著名的文...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萬曆皇帝為什麼30年不上朝?打開定陵後真相大白!
萬曆皇帝是明朝最傳奇的皇帝之一,他三十年不上朝,龐大的大明卻依然正常運轉,這不得不說明他的能力。那麼你知道萬曆為什麼不上朝嗎?其實並非是他只顧貪圖享受和玩樂,而是另有其因。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郭沫若挖朱棣的墓所為何物?結果卻挖了萬曆的定陵怪事連連!
對於中國歷史上最遺憾的一次考古發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對象就是萬曆皇帝的定陵。事實上,當時選定要挖掘的對象是明永樂皇帝的長陵,並不是定陵,結果卻因為無法找到長陵的地宮入口而只得該換對象,作為歷史...
國家為何明令禁止發掘帝王陵寢?只因與明代這座皇陵有莫大關聯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著厚葬的習俗,無論是殷商時期的貴族墓葬,還是晚清時期的帝王陵寢,都有著大量的奇珍異寶隨同墓主人一同被埋入地宮。這些陪葬物品內容豐富,世所罕見,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正...
此人力主發掘定陵,參與人員離奇死亡,製造中國史上最大考古悲劇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