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絲綢之路考古研學」考察第二季圓滿結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都師範大學「從考古資源到文化遺產——絲綢之路考古研學」考察第二季圓滿結束
繼2015年絲路考古研學考察活動圓滿結束之後,首都師範大學「從考古資源到文化遺產——絲綢之路考古研學」 考察再次啟程,開展了又一輪的體驗式學習。
在學校教務處和團委指導下,此次活動繼續由歷史學院、公眾考古學中心策劃主辦,學生社團青年考古人學社承擔了具體的組織工作。
本年度考察團隊還被列為學校重點社會實踐團隊,入選2016年度首都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
「『一帶一路』國際交流行動」百強團隊。
考察團隊共有16人,包括歷史學院4名專業帶隊教師(寧強教授、王濤副教授、朱光華副教授和陳宥成講師),成員為12名考古學專業學生。
從2016年8月22日抵達古絲綢之路樞紐城市——敦煌開始,至9月1日回京,整個行程歷時10天;跨越甘、青、寧三省,行程超過兩千公里,共考察15處古代遺址(包括3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7座博物館,3處世界遺產,組織2場「考古資源-文化遺產與經濟民生髮展」主題調研交流會,並實地考察了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在這種行、學、思的互進互促中,歷史之於我們更加立體而可感。
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張掖大佛寺向人們展示了佛教藝術的寶庫。
佛教主要經由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它的印記,並經歷了本土化的過程。
出於文化遺產保護的考慮,開鑿於崖壁上的洞窟多已封閉起來,不對外開放。
我們在帶隊老師——長期從事敦煌研究的寧強教授的指點下,重點參觀了幾座洞窟。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不同思想信仰的交匯,了解了一代又一代人為保護敦煌而付出的努力。
寧老師詳細地解讀了莫高窟「第一大佛」的政治意蘊,並由此引導同學們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勇於挑戰固有學說;當然,前提是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重視包括考古學在內的歷史、藝術等各學科的學習,把遺存當作生命體來研究,而不是冰冷數據的集合。
新城魏晉墓、西夏王陵也都帶有一定的佛教因素,讓我們感受了不同時期、不同身份的人群對於自己身後世界的規劃。
正如寧強老師所言,我們需要走進遺存現場去體會、去思考,而在場同學與老師間的積極互動就是這一學習方法有效性的有力證明。
寧夏靈武水洞溝、甘肅秦安大地灣、青海民和喇家、甘肅張掖西城驛、廣河齊家坪等遺址為我們串聯起了一幅幅史前人類生活的生動圖景。
從安特生調查時發現的重要剖面,到露天布置的正方向探方,再到搭有遮陽棚、採用十字象限法進行發掘的工地,一路走,我們在這些遺址上見識了不同的田野考古技術與方法,而這本身也是學科發展史的一隅。
在考古工地上我們聽著發掘人員為我們講述遺址發現、發掘的歷史,並在他們的帶領下分辨各種複雜的遺蹟現象,這種學習經歷對我們來說是十分寶貴的。
從這種近距離的交流中同學們更感到了考古工作者對自己工作的熱愛;而他們親手揭露出的各種遺存也是飽有感情,比如喇家遺址災害一瞬的「母子」相抱,比如大地灣遺址地畫的儀式場景,比如水洞溝遺址發現的鴕鳥蛋殼飾寄予的愛美之心……這一切都讓我們在穿過千年萬年的歲月洪流中去體味作為「人」的發展歷程。
文化遺產保護也是此次考察的主題之一。
在水洞溝遺址我們看到了坐落於5A級景區內的發掘工地,大家都驚嘆於這種開發模式的結合。
考古遺址往往會給人以「看不懂」或「不好看」的印象,門廳冷落那是常事,而不合理的旅遊開發又會使遺址本身的歷史價值遭受減損。
從目前的情況看,在水洞溝遺址,學術研究與旅遊開發得以和諧共生,成為了一個典範。
但我們也感到現在有一個趨向,即談到大遺址保護言必建遺址公園,且很多規劃都是設計公司流水線上的作品,缺乏因地制宜。
考古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它既植根於過去也存在於當下,它們可以為我們所用,並且不可避免的在流逝。
我們也正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樣一路走訪,增進自身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
博物館集中展現了一個遺址或一個地區的文物精髓。
遺址博物館雖小但五臟俱全,將遺址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
依遺址而建的博物館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遺蹟信息,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遺址保護作用。
就如不到黃山不知其雄奇,來到博物館見到各種遺蹟、遺物後我們才有了更多的關於其大小、形制等的概念,曾經書本中的描述才更深刻地印在腦海當中。
賀蘭山的岩畫很多就被收藏在寧夏博物館中,伴著模擬的流水鳥鳴聲,讓人沉浸在先民刻鑿出的大千世界中。
科技手段的助力加強了我們對考古資源信息發掘的深度,此行也特意安排了到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參觀學習。
先進的設備與專注的實驗人員讓我們相信在不同學科下對於考古材料的研究還大有可為,而他們出於自身學科背景提出的問題又為考古工作者打開了思路。
蘭大的博士熱情洋溢地為我們介紹了他們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其中文化交流也是他們所關注的問題,通過多樣的分析手段,他們也在試圖復原不同時期的「絲綢之路」。
考古學屬於廣闊的田野,植根過去,更連接當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相信自己走過的每一處遺蹟,已在每一位同學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十天時間對於一項研究來說還嫌太短,對於一生的學習來說更是太過短暫,但它的意義在於給以我們啟發;無論我們是在考古的起點還是沿途,這十天都將是一個特殊的節點。
翻看微信公眾號上同學們記錄下的所見所感,滿溢的是面對一景一物的觸動;這些顛簸路途中的所思所想,隨著時間積澱,還有學術累積,最終迸發出來的東西,正是我們組織絲綢之路研學考察活動根本目的之所在。
絲路,我們來過
漫漫長路千里西行,滿懷敬意的探尋祖先的蹤跡;細看滄海桑田變換,認真執著的走好自己的前程。
2016,絲路,我們一起走過。
致謝:
衷心感謝2016考古研學考察沿途支持與幫助我們的前輩、老師和同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星燦副所長、葉茂林研究員,翟少冬博士;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彭菲博士;
甘肅省文物局梁建宏;
甘肅省廣河縣文廣新局馬局長、文物股馬股長、齊家文化博物館馬館長;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靜;
甘肅秦安大地灣博物館邵耀鋒主任、程媛;
蘭州大學董光輝教授、張冬菊副教授、崔一付博士;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肖永明研究員、杜偉;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羅豐所長、王惠民研究員。
首師考古,感恩前行!
(作者:趙雅楠 秦昱 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
我國水下考古事業的回顧
我國的水下考古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二十餘年間,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1988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室與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組成小型水下考古調查隊,首次在廣...
同是挖掘陵墓 打擾死人 可為何考古不同於盜墓?
考古何以不同於盜墓,我始終對這個問題難以釋懷,在各個場合雖然都有一些零星的解釋,但始終不成系統。而且限於學力所限,難以把複雜的問題講簡明,效果也確實一般。在此權當一小結,把以往發的東西拼湊起來,...
200位專家達成《殷墟發展共識》
200位專家達成《殷墟發展共識》【中原經濟網訊】1928年10月13日,殷墟考古挖下第一鏟;90年後的這一天,200多位專家學者聚集安陽,經深入交流研討達成《殷墟發展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文化遺產時代的考古學
作 者:曹兵武作者簡介:曹兵武,中國文物報社原文出處:《南方文物》(南昌)2014年第20142期 第10-14頁 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學幾門學科分別從發現與研究、保護、展示、利用等不同角...
粵博物館四年後將超300個
本報訊 據《廣州日報》報導:廣東是嶺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文物資源豐富,現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開平碉樓與村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8處。以近年「南海1號」的整體打撈和「南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