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考古的一線實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馮佳雨

《考古四記:田野中的歷史人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先生的新著。

鄭先生是考古專家,主要從事浙江地區宋元考古、瓷窯址考古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尤其是對宋墓的調查和發掘。

眾所周知,考古是一門需要極大耐心和毅力的工作,也是一門讓普通人難以理解的工作。

和其他同行一樣一年中有280天待在野外的鄭先生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工作,「考古人是手拿鋤頭,動手動腳找東西的書生。

我們以田野的方式做學問,必須獨立思考,衝破表面,看到本質。

《考古四記:田野中的歷史人生》 作者:鄭嘉勵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時間:2018年1月

本書共分尋墓、行路、品物、懷人四個部分。

《尋墓記》主要記述墓葬調查與發掘,介紹墓葬的風水選址、類型劃分、喪葬物品等多個方面,同時還原了五個一線墓葬的發掘場景,使讀者從切實的文字中體驗考古人的工作,感受真正的考古場景。

2001年,雷峰塔地宮的發掘成為當時「21世紀以來浙江省最大的文化新聞事件」。

鄭嘉勵先生雖不是地宮發掘的骨幹人員,但也參與了此項工作。

作為一個親歷者,鄭嘉勵先生寫下了工作手記,完整且清晰地向我們展現了當年的地宮發掘工作——

2001年3月11日上午九時,發掘工作正式開始,一直延續到次日凌晨三時,從鎮塔頂石起吊,直至取出地宮底部最後一枚「開元通寶」銅錢,用了18個小時——七點多,參與地宮發掘的考古工作人員到達現場;九點整,發掘正式開始;十一點整,地宮的石蓋板掀開,舍利鐵函、銅佛像露出朦朧一角,考古隊員體驗到「發現的快樂」……

《行路記》以考古工作為軸線,展現寧波慈谿、金華樊嶺、溫州龜山、嘉興子城等多地的山色和史跡。

《品物記》探析文物趣味,賞析古器之美,展現古代的「匠人精神」。

《懷人記》展現考古人物群像,以散文遊記式的筆致寫下那些讓作者無法忘卻的人們,如以感性與理性並具的筆觸記錄下「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老師、兢兢業業的同事、熱心善良的房東等,透露出人間的溫情與善意。

其中有一位老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蟾宮埠是一個小山村,村裡有個渡口,擺渡的是一個老人。

擺渡這活兒,是當地對於聾啞人的照顧。

老人年幼時因為發燒導致雙耳失聰,可命運的不幸並沒有打倒他,老人總是微笑著,很開心的樣子,也許,對於老人來說,守在家鄉跟他的小木船朝夕相處就是最幸福吧。

村裡人照顧著老人,老人也照顧著村裡人,你來我往之間,脈脈的溫情已然深入心中。

顯然,這四個部分從不同的角度揭開了考古神秘的面紗。

「考古」一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距甚遠,隨著「你一言我一句」的傳遞,考古漸漸被曲解,在普通人眼中開始與神秘、奇特、驚險等詞彙相關聯。

考古變成了古董商,變成了灰突突的野地工作者,變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大冷門,考古工作者則成為了與時代脫節的「古人」,老土和古板成為刻板印象。

作者避開嚴謹枯燥的純學術研究,將學術化的字眼丟在一旁,用詩性的文字替代,結合散文的感性,讓理性與感性融合在一起,讓文字成為連接考古工作者與大眾之間的一座橋樑。

書中還收錄近百張實地拍攝照片,還原考古工作的一線實地場景,向大眾傳遞出考古嚴肅面紗下有趣、溫情的一面,也將一位考古人多年的心路歷程細緻綿密地展現出來。

(馮佳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義「文物大講堂」開講考古故事

近日,由縣文化局主辦、縣文物保護所承辦的「文物大講堂」在青創茶咖舉行。活動邀請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和40餘名文博愛好者共同分享《考古四記》。分享會上,鄭嘉勵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位於武...

考古四記:田野中的歷史人生

【《考古四記:田野中的歷史人生》】讀浙本書以考古工作手記為主,分尋墓、行路、品物、懷人四部分,展現了多地的特色風物和世事變遷。該書既有遊記散文的感性氣息,也具有田野調查筆記的理性氣質, 帶領讀者...

每個考古事件背後,都站著活生生的人

因為一句自我調侃——「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上班等於上墳」,很多人都知道浙江有個研究古墓葬、平常還寫點雜文的考古工作者鄭嘉勵。3月10日晚,他攜新書《考古四記》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做《考古與公眾...

未解之謎:龍游發掘規格最高的三國墓葬

一方橋形紐銅官印證實墓主人「新安縣令」身份,該墓位於龍游縣與衢縣交界的方家山一帶,因為杭長鐵路的建設,考古部門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當工作人員把整座墓室清理完畢,發現這座墓「大得不得了」,有1...

盜墓小說里看不到的硬知識 都在鄭嘉勵的金句里

「每個人都是沒有辦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的,風水就是抓住了人性中最深層也是最悲哀的一個問題,越有身份的人,越害怕失去的人,越在乎風水,朱熹也不例外。」「死亡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節日。」一位考古工作者的新...

考古揭秘——明清高僧「坐化」

在古典小說中,常有這樣的描寫:得道高僧臨終前,盤腿圓寂。現實生活中,高僧圓寂後如何入葬,傳說中的地宮又是什麼模樣?這些謎團將伴隨著西安木塔寺生態遺址公園的考古發掘一一解開。★緣起★「石門框」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