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將5800年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9月6日,浙江寧波市奉化區下王渡遺址Ⅰ期考古成果公布,該遺址核心區分布範圍約9500平方米,屬於河姆渡晚期,距今約5800年。
據介紹,下王渡遺址I期總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共清理出史前至宋元時期各類遺蹟現象170處,出土殘損文物標本千餘袋、各類可修復文物320餘件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
發掘情況表明,下王渡遺址地層堆積深度約1.75-2.5米,文化層可分為四個大層,其相對時代由早至晚分別為河姆渡文化時期、良渚文化時期、商周時期和宋元時期。
其中,河姆渡文化時期和良渚文化時期是下王渡遺址的主體階段,其遺存具體年代最早可至距今約5800年左右,相當於河姆渡文化晚期階段。
專家表示,下王渡遺址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學術研究價值:其一,該遺址內涵清楚、時代明確、延續性強,表明這裡自5800年前9以來一直有著較為頻繁的人類活動存在。
其二,該遺址地處平原地帶,聚落特徵明顯,而此前對於河姆渡文化聚落的認識是依託丘陵、低山等高地分布,未發現有依託平原作為居址的先例,這對今後認識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態的變化及其擴散的原因可謂十分重要。
其三,該遺址河姆渡文化晚期遺物中能看到不少馬家浜文化因素,良渚文化地層堆積中也能發現部分錢山漾文化因素,這對研究寧紹地區史前文化的變遷同樣十分重要。
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
寧波奉化下王渡遺址Ⅰ期考古取得了重大發現
9月6日,寧波市奉化區下王渡遺址Ⅰ期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寧南貿易物流園區正式召開,該遺址核心區分布範圍約9500平方米,屬於河姆渡晚期,距今約5800年。據介紹,本次下王渡遺址I期總發掘面積約3...
朱墓村遺址考古收穫喜人 出土約570件文物
內容摘要:據崑山市文物管理所和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朱墓村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介紹, 2014年度朱墓村遺址考古收穫很多,成績喜人。這些考古新發現加深了我們對朱墓村遺址的認識:一是遺址兩處地點均發現有明...
寧波大榭島發現史前聚落遺址 4000年前浙江人會製鹽
浙江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吳曉鵬鄒洪珊翁雲騫) 12月14日上午,記者從大榭遺址一期考古階段性成果新聞通報會上獲悉,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對大...
從史前文物看,浙江的文明史有多久?
導語:自1936年杭州古盪和良渚遺址發掘以來,浙江的史前考古已走過近80年的歷程,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史前文化發展序列,成果豐厚。撰文:劉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明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淅川地域文化之數十萬年的文化積澱歷史悠久
淅川境域人類文化遺蹟豐富。考古發現有屬於藍田人時期的先人牙齒化石,有距今20萬年到6萬年,2萬年不等的舊石器遺址,有晚期智人時期的生活用具——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炊具等。特別是陶炊具上面繪有藝術圖案...
考古家出土史前顛覆認識性文物,萬年前的真龍龍骨該如何解釋?
導讀:史前時期即有正式歷史記載之前中國境內人的發展史,從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後逐漸衰落,過渡到父系氏族時期,父系氏族之後是英雄時代,炎帝、黃帝、蚩尤還有此後的堯、舜...
(文化)江西宜黃髮現一新石器時代晚期環壕聚落遺址
新華社南昌1月17日電(記者袁慧晶)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一段時間的發掘,專家初步確認江西宜黃縣的鍋底山環壕聚落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據悉,這一時期的環壕聚落遺址在江西正式...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