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中國轟動世界的考古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考古表示古代遺存中(尤其是原始社會)所觀察到的共同體。
以下就為大家介紹我們中國轟動世界的偉大考古發現
陶寺遺址墓葬陶寺遺址墓葬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指出,陶寺遺址是中原地區最早進入王國階段的代表性遺址。
但他同時認為,還有很多問題,比如陶寺文化的源頭、滅亡的原因等,尚待進一步研究。
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長白雲翔說,根據文獻提供的線索和現階段考古成果,絕大多數專家認為,陶寺遺址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國都。
「陶寺遺址的發掘是中國考古學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和里程碑,為中原地區文明進程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支點。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說。
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
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引發了對殷墟的發掘。
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它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北京達仁堂中藥鋪購得治療瘧疾的中藥。
在其中的龍骨上,他意外地認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這樣被發現了。
龍骨成為值錢的古董之後,商賈為專擅厚利而隱瞞了其真正的出土地點——河南安陽小屯。
直到1908年羅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從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對殷墟進行了15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其規模和成就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抗戰爆發後,發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國的考古人員繼續發掘,並於1959年設立了安陽殷墟考古工作站。
經過70多年的發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發現中,除甲骨文之外還有大量珍貴墓葬、祭祀坑、車馬坑等。
小屯東北地的殷墟中心還保存了宮殿宗廟的遺址。
這些遺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會生活狀況,同時也揭示了當時的文明程度和工藝水平。
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該鼎於1939年在安陽武官村挖出,因無法搬運,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於是復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現為中國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
敦煌:嘆為觀止的藝術寶藏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意外發現。
這座掩沒在漫漫黃沙中長達1600餘年的文化藝術寶庫引起了巨大反響。
八十多年來,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專門學科。
1900年5月21日,一個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圓在監督僱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號石窟甬道中的積沙時,忽有天炮震響,山裂一縫,奇蹟出現了。
王道士順手用菸袋鍋向裂縫處敲了幾下,發現裡面竟是空的。
於是,在僱工的挖掘下,一個內藏無數古經、繡畫、文書、法器等無價之寶的藏經洞就這樣重見天日了。
藏經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侶在躲避戰亂遷徙他鄉時用來珍藏佛家寶物的。
這些僧人既沒回來,新來的僧人也無從得知,於是這批稀世珍寶在石洞裡一睡就是近900年。
令人痛心的是,由於王道士的無知和當地官員的腐敗,這批寶物先後遭到俄、英、法、日等國的探險家的數次豪奪,損失極為慘重。
藏經洞的發現是重新喚起人們重視敦煌的一個契機。
敦煌石窟的重要還在於它保存著為數驚人的雕塑和壁畫。
這些藝術珍品經過從北朝到元代千餘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內容和建築、服飾、舞樂等社會史跡,具有極高的歷史、學術和科學價值,而且,其藝術價值也令人嘆為觀止。
北京人:五十萬年前的祖先
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這一發現為世界人類史寫下了極為重要的一筆。
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
採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發現化石。
老百姓稱之為龍骨,並將它們賣給中藥鋪。
1918年,來華擔任礦政顧問的瑞典人安特生偶然來到龍骨山。
1926年,外國學者們證實,安特生等人1923年發掘出的化石中有一顆原始人的牙齒。
這一發現震撼了世界科學界,沉睡了50萬年的北京人化石終於被發現了。
1927年,中國地質調查研究所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分別代表中外雙方簽署了系統發掘周口店的協議,經費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
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許,太陽落山,寒意襲來。
在昏暗的燭光下,有人忽然大聲叫了起來:這是什麼?人頭!主持發掘的專家裴文中激動地將其親手取出。
這就是這震驚世界的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
周口店的發掘工作一直持續到七十年代,共發現了6個完整及較為完整的頭蓋骨和大量的、包括40多個人類個體的人骨化石。
此外,還有大量簡樸的生產工具和用火的遺蹟,為研究四、五十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但令人極為痛心的是,所有二、三十年代發現的化石都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中失蹤,至今不知去向,成為不解之謎。
化石的失蹤和化石的發現一樣,再次震撼了全世界。
定陵:地下宮殿的輝煌
滿城:金縷玉衣、長信宮燈與博山爐
馬王堆漢墓:帛畫與兩千年的古屍
河姆渡:七千年前的魚米之鄉
1973年6月,建翻水站時意外發現了七千年前的魚米之鄉——河姆渡遺址。
從此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國遠古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在浙江省餘姚縣有一個河姆渡村。
1973年6月,餘姚縣羅江公社為使境內地勢低洼的稻田增產,決定在河姆渡村的北隅建造一個翻水站。
當開掘水閘基坑的工程進行到地下3米時,出現了一批罕見的黑色陶片、建築木構件以及大量古動物骨骼。
出於高度的文物保護意識,人們立即匯報了有關部門。
在考古工作者試掘三個探方,認定這是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文化層之後,對遺址的搶救性發掘正式開始了。
經測算髮現,這部分遺址的範圍達4萬多平方米。
經過兩期的大規模考古發掘後認定,遺址由4個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堆積而成,最早的一層達7000年之久。
在這片遺址上,出土了大量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藝術品,以及大片密集的、保存較好的木構建築遺蹟和一座形制奇特的木構水井。
而總量達到120噸以上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遺存更是轟動了世界學術界。
此外,河姆渡遺址中還有大量的全國之最和世界之最,比如最早馴養家豬和水牛、最早使用天然塗料——漆等等。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無可爭辯地證明,7000年前的長江流域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它為中國文明的起源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兵馬俑:秦帝國的赫赫武功
1974年3月,陝西省臨潼縣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高大的武士俑和車馬俑。
深埋地下的古代大軍震動了全世界。
秦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在陝西臨潼的驪山北麓,有一座中國第一帝陵——秦始皇陵。
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就位於始皇陵園東門大道的北邊。
1974年3月,臨潼縣一位普通農民在打機井時意外發現了與真人大小相仿的陶制人頭、人身和手。
縣文化館有關人員聞訊後趕到現場,進行了初步的收集和清理。
此時回鄉探親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聽說了此事,便內部報導了這一消息。
在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和中科院考古所有關專家的視察和批准之後,陝西省組織考古隊開始了發掘。
到1975年上半年,清理1號兵馬俑坑的工作基本結束。
1976年4月,1號坑東北側出現了2號坑。
5月,又出現3號坑和一個未完成的兵馬俑坑。
至今,發掘兵馬俑的工作尚未結束。
秦兵馬俑以大、多、真著稱。
它們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造型更是栩栩如生。
三個叢葬坑的兵馬俑以多兵種混合編組,組成了肅穆的大型軍陣。
據發掘的結果和鑽探測知,坑內約有8000位武士,600匹戰馬,125輛木質戰車,及各種青銅兵器39000餘件。
在秦陵墓冢西側的一個陪葬坑內,還有2乘銅車馬。
專家們指出,陶俑、陶馬原本都是彩俑。
1999年,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考古工作者終於得以保住兵馬俑上的色彩,讓其以原本絢麗多彩的面目出現在世介面前。
隨縣編鐘:禮樂文化的見證
震驚世界的中國考古史上的十大奇蹟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漫長的歷史中,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及物質財富,二十世紀以來,隨著西方掠奪者的潛入,一直埋藏在地底的文物遭受了重大損失,隨著我國考古學的誕生及考古工作的推進,中國在...
近代中國十大考古,一處被外國探險家豪奪,一處被批鬥損失慘重
中國考古領域一次次重大發現震驚著全國乃至全世界。這些遺蹟不斷改寫人類的歷史。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國能夠震驚世界的十大考古發現:1、殷墟:中國最古老的帝都
中國考古史上重大的幾個發現,讓全球考古學者羨慕不已
中國考古史中震驚全球的幾大發現,現在我們回顧這些激動人心的時刻,80年代末甲骨文的發現引發了對殷墟的發掘,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它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中國五大奇蹟震撼世界:炸出古墓珍寶
中國在全世界都算是地大物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文物更是享譽世界。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裡,誕生了中國現代考古學。考古領域的重大發現一次次轟動了全國乃至於全世界。這些奇蹟不斷改寫著民族和人類的歷史...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考古發現,舉世聞名,見證華夏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裡,誕生了中國現代考古學。考古領域的重大發現一次次轟動了全國乃至於全世界。這些「奇蹟」不斷改寫著民族和人類的歷史。1、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
嘆為觀止的中國十大「奇蹟」
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裡,誕生了中國現代考古學。考古領域的重大發現一次次轟動了全國乃至於全世界。這些「奇蹟」不斷改寫著民族和人類的歷史。1、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引發了對殷墟的...
二十世紀中國八大考古發現,敦煌文物被盜走,定陵發掘最詭異。
考古是通過考察古人遺留下來的物品,去尋找和了解歷史真相。自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以來,考古學家們組織了一系列有組織的考古挖掘工程,成果纍纍。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下二十世紀中國的八大考古發現。一、殷墟發掘...
歷史學變革背景下的中國早期考古學
中國現代學術的進程及西學東漸過程是與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相伴而行的,它是近代社會以來,中國被迫開放的一個社會側面。歷史學和考古學也不例外,中國歷史學的變革、中國考古學的誕生,與西方學術的發展有著很深...
寧波舉辦鎮海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展
近日,「遠古的微笑——鎮海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特展」在寧波幫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以鎮海古代文明的演變脈絡和發展歷程為主線,從「史前鎮海」「商周鎮海」「唐宋鎮海」三個層面介紹了魚山·烏龜山遺址...
開國立都之肇造⑩:商代殷都考
商代殷都考作者:閻鐵成殷是商代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望,不僅曾為商都,而且商王朝亦因為以此為都而被人們稱為殷商王朝。但是,商代之殷究竟在何處,歷史文獻未曾交待清楚,近代的一些說法也未曾展開認真的
河姆渡遺址位於什麼地方 河姆渡文化有何深遠影響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1983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
我們從哪裡來之六——考古學的登場
在上一節,我們簡單講述了考古學興起的背景。考古學的興起,歷史並不長,大約兩百多年。這裡所說的「考古學」,是指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如果單從字面上的「考古學」來講,中國的考古歷史恐怕是世界上最長的。...
殷墟:中國考古史上的里程碑
編者按: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祖國的悠久歷史與壯麗山河,為今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這既是今天我們建構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也是我們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題材。對...
追尋東方人類的起源——聚焦大同境內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編者按: 人類起源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息,全球考古學家的眼光,曾橫掃過歐亞大陸,最後定格在了非洲的奧杜維峽谷。現在,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泥河灣盆地。200萬年前,東方人類曾在這裡破石成器,開闢鴻蒙。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