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曾候乙編鐘——改變世界音樂史的千古絕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叫曾候乙編鐘,來自湖北省博物館。

相信大家對我有所了解,是在之前的《國家寶藏》中。

這次來參加#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雖然算是自帶流量了,但也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了解中國古老音樂史。

國之重器

我來自2400年前禮樂制度盛行的戰國時期,共由六十五件青銅樂鍾和鍾架組成的龐大樂器。

共三層八組,鍾架重 1665 公斤,鍾架上的掛件重 2755 公斤,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整套編鐘音域寬廣。

我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先秦編鐘里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鑄造最精、音律最全、保存最為完整、氣勢最宏偉的成套青銅編鐘。

曾候乙編鐘的精美支架

除了鑄造之術令人震撼之外,我的出土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打破了「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的說法,證實了中國才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編鐘雖只是鍾,但我擁有的音域僅僅只是比鋼琴少一個八度,青銅與音樂造詣就是一個世界奇蹟。

曾讓身為品鑑大師的王剛也忍不住鞠躬致敬的我,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國之瑰寶」,甚至曾經一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當然,這個是有點誇張了,不敢當。

編鐘之王

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

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春秋戰國時期,野心勃勃的楚惠王欲吞併曾國,善於外交的曾國國君曾侯乙,也就是我的主人,得到大量青銅,不造兵器卻造編鐘,用禮樂感召楚惠王,在亂世中保曾國一份安寧。

音樂寶庫

我出土於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在城郊一座小山包上,武漢空軍某部雷達修理所在擂鼓墩東團坡一帶擴建廠房,開山炸石。

結果,一炮下去,我主人的墓被發現了,沉睡於地下2430年的我,也重見天日。

出土現場

墓室面積有220平方米,分為北、東、中、西四室。

東室是墓主的寢宮,出土1具雙層套棺、8具陪葬棺和1具狗棺,由於墓中大多數青銅器上鑄有「曾侯乙作」的字樣。

曾國即為史書中的姬姓隨國,始祖為周朝開國大將軍南宮适(括)。

曾國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守南方的重要邦國。

而我的主人曾侯乙就是南宮括的後輩,姓姬名乙。

曾侯乙編鐘上的文字

曾候乙墓是一個樂器的寶庫,共出土文物7000餘件,其中最有價值的是124件樂器,共有編鐘、編磬、鼓、瑟、琴、笙、排簫、篪8種和1件不知名的五弦樂器,出土樂器數量之多,質量之好、品種之全,保存之完好都是前所未見的,其中的排簫與建鼓還都是首次發現。

我曾演奏過三次

第一次,在編鐘出土後3個月,恰逢建軍節。

第一次向世人發出它浪漫而又千古的絕響;

第二次,1984年,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在中南海奏響;

第三次,1997年香港回歸奏響。

兩千多年前傳來古老的聲音,述說當年的繁華盛世。

在眾多文物種類中,青銅器往往是超越了瓷器、玉器、絲織品等種類更加震撼的存在。

我們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印記。

現在常說「文化自信」,讓文物「活」起來,我們不想做「大家閨秀」,我們想走近你們的身邊。

只有更了解我們的故事,才能讓沉睡的歷史說話。

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台。

融合建築、文化、文創三大行業,匯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

知道曾侯乙墓編鐘出土於哪裡嗎?

曾侯乙墓編鐘出土於湖北隨州市, 提起湖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漢,或者是神鵰俠侶中出現的襄陽,或者這神龍架野人,其實湖北還有一個比較有歷史的城市就是隨州,曾侯乙墓編鐘是1977年在湖北隨州的郊區的...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10月6日,參觀完武漢植物園已經是中午了。 在植物園大門口乘坐402路公交車前往湖北省博物館。402路公交車沿著東湖轉一圈,坐在公交車上東湖景色一覽無餘。沿湖走,也沒有...

驕傲!隨州「國寶」將亮相CCTV

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日前舉行開播儀式。即將在節目中和觀眾見面的27件國寶也正式公開,其中包括三件來自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雲夢睡虎地秦簡。從現場公布的片...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曾侯乙墓

戰國早期曾國君主乙的墓葬。位於湖北省隨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由譚維四主持進行發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隨葬品。從出土的縛鍾銘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或稍後。該墓的...

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戰國早期編鐘,鐘體總重量達2567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編鐘之王。鐘體、鍾架及掛鈎上共有3755字銘文,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以及記錄諸如音名、階名、八度...